分享

人生是一场又一场大考

 牵着蜗牛狂奔 2022-11-24 发布于河南

累计更文第100篇,本文1506字。

看电视剧《大考》,想到了自己。只不过自己的大考是在人到中年才开始面临。

我在想,作为中年教师,在重大问题来临时如何抉择。在电影《建国大业》中主席说了这样一句话: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照此说来,我们平时遇到的事,其实都是些小事,微不足道。

可是,我们遇到的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的《大考》。

01把自己的经历当成一个笑话

作家莫言说,自己写作是想每天都能吃上一顿饺子。作家余华说,自己原来是一个牙医,每天上班就是给人拔牙,他看到文化馆的人整天在街上闲逛,就很纳闷,你们怎么不上班啊?文化馆的人说,我们在街上逛,这就是在上班。想在文化馆上班,需要会唱歌跳舞,可是余华已经二十多岁了,这时候学习唱歌跳舞明显来不及了。有人告诉他,还有一条途径,你的文章要是能登上《人民文学》或者《小说月刊》,你就可以去文化馆了。于是,他白天拔牙,晚上就看书写文章,终于五年后,也就是1987年,文章《细雨与呼喊》发表在《北京文学》上。余华终于梦想实现了。上班第一天,他故意迟到了两小时,结果到了单位,居然是第一名来上班的。

说起小时候的经历,余华说,自己的父母是医生。那时候胆子大,自己午休没地方去,就去了太平间睡觉,因为发现在那里睡觉不出汗。自己的文章之所以通俗易懂,是因为自己识字少。再者是文章为什么写得好没有阑尾(烂尾),这是因为自己小时候为了装病,就说自己肚子疼,父亲问他哪里疼?他就随口说从脖子开始往下都疼。因此父亲判断是阑尾炎发作,等到小余华明白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他已经躺在手术台上,手脚被绑上了。

五年时间,每天晚上不停地写和读,这就是余华的经历。看似一场笑话,其实何其艰难啊?因此,余华老师说(写作的捷径)只有一个字,就是写,写个二三十年,写作就变成了你的生活。人都想走捷径,就跟学英文一样,我问朋友有没有捷径,对方告诉我,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背单词,越笨的人有时学得反而越好,就是因为他肯下功夫。

02选一个梦想不断地追逐

听吴再柱老师的一场报告《教科研与乡村教师突围》,吴再柱老师从17岁当民办教师,通过不断学习,读书,练习基本功,最后成长为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专业阅读与写作,就是吴老师实现自己梦想不断突破——突出——突围的历程。

吴老师的第二本书《乡村教师突围》,我在2015年读过,今年的8月,又读了《卓越教师的成长密码》。吴老师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我们都可以学习的个人专业成长的范例。

如果你还在迷茫,可以看看这两本书。特别是第二本《卓越教师的成长密码》。

03不断去修正自己的方向

我们是不是都应该立志去当一名作家?绝不是,写作能力可以通过练习来提升。但绝非余华莫言等老师说的那么简单。我们要通过不断读,来修正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曾说过,做一个明师,就是我的追求。什么是明师?就是不纠结,不迷惘,有追求,有方法。

比如课堂教学,老师的第一任务,就是让学生喜欢学习。你能够吸引学生不断追随你,喜欢上你任教的学科,那就是最大的成功。

04经常复盘自己的行动

我们成长的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会出现一些误区,走一些弯路。那就要坚持每日复盘和每周复盘。

这一天我们做了什么?哪些事儿不应该做?哪些事应该做却没有做?比如我计划每天听一节名师的课,然而常常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听。那就要立即改正。

计划每天读一小时书是否完成了?哪些事情偏离了我们的目标?

只有时常反省,时常复盘,我们才能发现问题。

最好是早上制定一个每天学习清单,把每天必做的学习任务固定下来,最好不要超过6件事。便签就贴在自己的办公桌的电脑旁,及时提醒自己。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 。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大考,考验的是我们的毅力和决心。同时,也在检验我们的信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