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暖冬流感爆发,当如何防治?

 医文杂谈 2022-11-24 发布于河南

流感又逢暖冬,容易造成疫情爆发。且目前新冠疫情尚未结束,身处其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健康?

美国疾控中心(CDC)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冬天美国正面临十多年来最严峻的流感季,住院患者数大幅增加,程度仅次于2009年的H1N1甲型流感疫情。

为什么在暖冬会出现流感爆发?从中医来分析,这与“三虚致疫”理论相关。

一是天之虚,即暖冬。暖冬源于五运六气的异常变化,2022年壬寅年六之气的客气为厥阴风木,风木主动,会干扰太阳寒水的闭藏,导致阳气闭藏不彻底,由此会造成火气升浮。

二是虚邪,即流感病毒。现代医学非常关注病毒,认为流感病毒才是导致流感的根本原因。但按中医理念,这只是诱发因素而已,因为病毒要想发作,必须侵袭人体,而人体有抵抗力,也就是正气。正气决定着最否会患流感。

三是,人之虚,即正气不足。人居天地之间,禀天地之气生,就会受暖冬的影响而阳气升浮,造成上实下虚。生命以下为本,下虚则生命活力下降,意味着正气不足。正气不足则卫外不固,就容易感染疫毒。而且,感染后因为正不胜邪,容易造成邪气内陷,进入三阴层次,造成病情加重。

2022年的冬天,最容易出现木火升浮。民国大医彭子益说的非常清楚:“荣属木火,其性疏泄;卫属金水,其性收敛——主管表气,而根于里气。节令一交木气,大气降极而升,疏泄起来。中气不足之人,本身的荣气,即随造化的木气升动疏泄。乙木为风木,甲木为相火。里气的乙木升而甲木不降,则相火外泄。”

更何况2022年是为壬寅年,本来整年就偏木火旺盛,入冬后再逢厥阴风木客气,更会诱发木火升发而相火外泄。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负面的影响,最容易造成体质下降。

有研究发现,当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时,因为人人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人群的流感感染风险降低。

从中医来分析,这是积极避邪的结果。邪与正不两立,邪盛则伤正,导致患病。所以中医对于防疫有两个观点:一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积极养正,使正气健旺,则邪不能侵袭;二是主动避邪。

今时从预防新冠疫情来看,我们更多地重视了第二点,却忽视了第一点。其实,第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按“三虚致疫”理论,正气是决定是否感染并发病的关键因素。防疫首在扶正,这不但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也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有学者认为,避邪会带来抗体携带率低的隐患。我的观点是,这完全是杞人忧天的想法。疫毒最伤人正气,所以有效避邪是预防感染的关键。“邪风之至。疾如风雨”,避邪加养正如果能结合起来,即是最佳的预防疫病的措施。

为什么流感会在冬天爆发?美国疾控中心的观点是:美国社会放开,人群聚集,流感才会卷土重来。

我却认为,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原因。流感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暖冬,即五运六气的异常变化。换句话说,天地气机的异常变化才诱发了流感。我们要从天地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疫情,这样才是最正确的,也才能找到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试问,自从有人类以来,哪个冬天人群不聚集呢?难道每个冬天都会爆发流感吗?

美国疾控数据显示,本年度流感季最常见的病毒株包括H1N1,H3N2等,已造成至少160万人感染,1.3万人住院,730人死亡。住院率约十万分之三,是新冠疫情之前流感季的五倍。

从中医来分析,流感具体是什么病毒,叫什么名字,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群在感染流感后出现何种症状,是偏寒,还是偏热。

按中医理念,若偏寒,可考虑用仲景的六经辨证法。因为仲景当年之所以写作《伤寒杂病论》,根本原因在于:“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也就是说,经方辨证是治疗寒疫的标准。

若偏热,建议考虑用明清时代医家研发出来的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这比较适用,而且也经历过数百年的临床验证。

按美国疾控数据的数据:老年人和5岁以下儿童风险最高,他们的住院率约为人群平均值两倍。

从中医来分析,这正显示了正气为本的理念。正气越弱的人群,就越容易被流感病毒侵袭,而且其病症越容易加重;反之,正气越强的人群,抵抗力越强,也就越不容易患流感,即使被感染,其症状亦轻微。

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治疗流感要扶正祛邪。以正为本,以邪为标。具体的理念是:邪之来路,亦即邪之去路。一方面加强扶正,使人体正气旺盛;另一方面加强开表祛邪,使邪气从表而解。

现代医学致力于杀灭病毒,这与中医理念是完全相反的。我的观点是,用杀灭的理念来治疗流感,这是错误的。一方面,在杀灭的同时会伤损正气,造成正不胜邪,邪气容易内陷三阴层次,诱发疾病加重;另一方面,即使侵入体内的流感病毒被彻底杀灭了,但正气已损,容易诱发多种后遗症。事实证明,用现代医学理念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后遗症,这值得我们深思。

据美国的福奇博士预测,2022年冬季还会出现新的新冠变异体,届时将面临以上病毒的疫情“三重奏”,对医疗系统尤其是儿科系统压力非常大。由于它们感染症状相似,因此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嘴唇面部青紫、胸部或肌肉酸痛,以及口干尿少等脱水症状,应尽快就诊。

《内经》明言:“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因为症状相似,意味着病因与病机亦相似。由此说,疫病的治疗与普通疾病的治疗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即普通疾病是一人一方,而疫病则是千人一方。

这就为中医防治疫情提供了一个理念基础,即可以用中药漫灌的方法来防治疫病。即不管大人小儿,还是老弱男女,都可服用同样的药方。这样说来,又如何会对医疗系统产生压力呢?!

如何预防流感呢?有专家呼吁,为了应对三种疫情同时来袭,所有人需尽快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加强针。勤洗手,咳嗽喷嚏捂住口鼻。

一定要应用疫苗吗?从临床来看,流感疫苗年年打,但流感却年年爆发;从“以正为本”来看,疫苗容易伤正,会有不良反应。

按以上分析,防治流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除了有效避邪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积极养正扶正。使人体正气不虚,则疫毒不能侵袭,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有效的。

我的建议是,可及时服乌梅白糖汤,这即是一个收敛木火,扶正固本的药方。

乌梅白糖汤由彭子益所创制,他认为“乌梅酸收,降甲木安乙木,敛相火而大补木气。木气动于上必虚于下,故乌梅为风木要药。收而不涩,能生津液,温病尤宜。白糖能补中而不横滞,与乌梅酸甘生阴,最宜温病虚证,故服之病愈。”

河南民间有食酸汤面治感冒发烧的方法,与彭子益的酸收相火之理相合。 我的观点是,2022年木火偏旺,天地之间气机偏于升散,最容易造成感冒或流感。建议常吃点酸味的食物,有益于缓解天地异常气机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关于流感的症状,彭子益分析地非常透彻,值得我们多多学 习。

为什么流感会发烧?因为“荣气与木火升泄,故发热……相火外泄的多,故发热甚大。”

一般来说,流感发热多是发热不恶寒,因为“热由木火升泄”,但临床所见,亦有发热仍兼恶寒者,这是“感大气之疏泄,又感大气之收敛,而本身卫气,闭束不舒”之象。

为什么流感会头痛身痛?因为“荣卫失和,故头痛身痛。”

为什么流感会出现舌上无苔?因为“病在荣卫之时,外泄之相火,正在浮游,尚未化生定在之热。”

为什么流感也会导致昏迷呢?因为“火泄中虚,故神智昏迷、精神倦怠也。” 彭子益特别强调,对于流感所导致的危重症,源于“脉来躁急模糊,根本动摇之象。”

显然,流感根本就是“本气自病”,即人体的正气不足,五脏六腑阴阳气血失和。至于流感病毒,那只是诱发因素。若致力于杀灭病毒,根本就是南辕北辙而已。

流感的标象是实,本质是虚。这从脉象上可以体现出来:一方面“脉象洪盛,乃木火外泄”,属实;另一方面“重按虚微,乃木火之虚”,属虚。

我的体会是,正气虚才是流感的根本病机。之所以会虚,源于“本气自病“,即“虚者,木火升泄,自伤本气也。”若能抓住这一点,则防治流感并不是难事。

流感如何治疗呢?以下提供两种思路:

其一,彭子益从“本气自病”理论出发,提出可用三豆饮。

三豆饮出自扁鹊,其方为:黑豆、绿豆、红豆各等量,水煎服。而彭子益将扁鹊三豆饮中的红豆换成了黄豆,重新组方为:黄豆、黑豆、绿豆。我的建议是,可三豆各30克,水煎服,日一剂。

对于木气疏泄偏胜引起的发热,这两个三豆饮的处方都具有退热的作用。不同之处在于:红豆具有利湿兼养木的功效,黄豆则具有补津液、养木气、补中气的作用。

其二,可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十神汤。

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说法,此方“治伤寒,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或欲出疹,不问阴阳,两感风寒,并皆治之。”我的观点是,这是治疗流感的神方,治寒疫即属对证之方。

其方为:川芎6,麻黄6,葛根6,苏叶6,赤芍6,升麻6,白芷6,炙甘草6,陈皮6,香附6,生姜三片,水煎服,日一剂。

我的经验是,若出现流感,表现为呼吸困难、嘴唇面部青紫、胸部或肌肉酸痛,以及口干尿少等症状时,皆可试用十神汤。

以上两种治疗思路,一是从正入手,重在扶正;一是从邪入手,重在祛邪。我的观点是,二者本质上是一回事。扶正即能祛邪,祛邪则正气自复。

选择中医推出新版书

《董洪涛谈肿瘤》

️本书为董博签名版书籍

限量100本❗️

一旦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不少人会陷入恐慌、悲观、绝望等负面情绪之中。为什么会“谈癌色变”?癌症到底是怎么回事?癌症真的是绝症吗?癌症患者还能活多久?癌症能否治愈?……关于这些问题,在书中都给出了答案。

点击下方图片进行抢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