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脉法浅述

 一得斋主人 2022-11-24 发布于山西

《伤寒论》“辨某某病脉证并治”,深入人心,有人认为仲师将脉放在证候的前面,就是以脉统证,以脉定阴阳,脉定虚实。多看几种版本的《伤寒论》就会发现,只有宋以后版本是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开篇。在宋代林亿校书以前的其他版本,如高继冲进献的隋以前版本,孙思邈孙真人的唐本,都没有“辨某某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经》与高继冲本是“辨某某病形证”,《千金方》唐本是“辨某某病状”,可见“病脉证并治”未必是仲师所作,大概率是林亿校书作的总结,“形证”与“脉证”虽一字之差,导向迥异。“形证”注重形体病位,伤寒文中有大量的形体名词,如“头、项背、腰、支节、喉咽、胸中、胸下、胸胁、胁下、心中、心下、膈内、膈上、膈下、胃中、胃家、脐、少腹、腹中、血室、下焦、膀胱”,这些形体名词代表了病位,加上证候,如痞、痛、胀满等,就成了形证,头痛、腰痛、支节烦疼、心下痞、心下痛、心下痞硬而满就属于“形证”。“脉证”强调了脉象的重要性,同样是“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脉浮紧是太阳病,脉沉是少阴病。但不可否认的是,伤寒论中没有脉象的条文也很多,如第260条:“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伤寒发黄的三条条文都没有脉象,都是形证,根据特有证候直接给出处方,说明伤寒的辨证体系并非都是脉证并治,最起码在隋唐以前的中医眼中,形证的权重大于脉证。

伤寒脉法关注人体整体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不能参考后世的濒湖脉法,必须读《伤寒论》原著。《伤寒例》:“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尺寸俱浮就是寸关尺三部皆浮,代表体内阳气有能力祛邪外出,邪气在体表之外,属太阳病。尺寸俱沉就是寸关尺三部皆沉,代表阳气无力祛邪外出,邪气在体内,属少阴病。《平脉法》:“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阳脉也好,阴脉也罢,都是寸关尺三部皆现此脉,如果有特殊情况,仲师会专门指出,如“寸脉浮,关脉沉”、“关上浮”、“尺中迟”,只要不是专门指出的,都是寸关尺三部一致。伤寒的寸关尺,与五脏六腑无关,与气血阴阳有关。仲师认为,浮为阳脉,三阳病现阳脉是正常现象,但三阴病现阳脉也不必害怕,是好现象,为欲愈之象。沉为阴脉,三阴病现阴脉是正常现象,但三阳病现阴脉则是病情加重,急需扶阳。后世脉法反之,后世医家更关注五脏六腑的阴阳虚实寒热,所以明清注家的注解中经常出现心阳虚、心血虚、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名词。尤其是黄元御的一气周流,一气肯定是对的,但仲景先师说的一气是否五脏之气值得商榷。仲景先师对人体的认识,除“心中”或可指心脏以外,其它如胸中、心下、少腹、胁下、下焦等都是形体部位,与脏腑没有关系。

一些患者朴素的认为,中医号脉如同西医做CT、核磁、B超,属于常规检查,医生摸完脉就能知道自己五脏六腑有没有疾病。某些中医为了神话自己,刻意强调脉法的神奇,将自己辨证推导出的东西,说成摸脉即知,好的方面,提升了患者对医生的粘度,坏的方面,提升了患者对号脉的期望值,加上历代中医传说中的神奇故事,大有将脉诊架于神坛之势。从长远看,不利于中医的正面形象。古人云:“望而知之为之圣,闻而知之为之神,问而知之为之巧,切而知之为之工”。“问而知之为中工,切而知之为下工”,如果说脉诊的地位远不如望诊、闻诊,很多人可以接受,说脉诊的地位不如问诊,让人大跌眼镜,说明脉诊远没有某些人说的那么神奇。“脉”与“证”相对而言,证候易懂,脉理难明,有些人终其一生也分不清弦脉与紧脉,迟脉与缓脉,沉脉与伏脉,濡脉与弱脉。对普通中医人而言,与其把时间精力放在学习脉诊上,不如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证候的鉴别诊断上。这么说并非脉诊不重要,比如心下痛的结胸病,都知道用陷胸汤攻下,但脉浮则不可下,而浮脉是很容易掌握的,只要用心去摸,一般不会错。

个人认为,当下急需还原脉诊的本来面目,毕竟脉诊只是望闻问切中的一种,相较于其他诊断方法,脉诊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谓“浮沉迟数、大小长短”,都源于对比,很多患者之所以愿意选择熟悉自己身体状况的老中医,是因为他们拿患者本人作参照物,而不是拿统一的标准作参照物。以“迟数”为例,熟悉的医生拿患者平时的状态作对比,不熟悉的医生拿一息四至的平均值做对比。就像西医量血压,有些人高压九十,低压六十,本来挺舒服,被定为低血压,结果高压上到一百二反而出现头晕,这就是死守标准,不顾患者自身情况出现的问题。所以,对于有些中医提出中医四诊标准化的倡议要持谨慎态度,脉诊无法标准化,也是中医特别强调悟性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