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不好怎么调理?千古补心第一“斧头方”,滋阴养血,温阳补气,复脉定悸,早搏、房颤、心慌、心悸、心律...

 金苹果6 2022-11-25 发布于北京

Image

前几天,小编的一个中学同学来我家玩,看到小编书桌上的一些中医书籍,就随口说了句:“最近感觉很奇怪,心脏总是时不时的停止跳动,停止跳动时候那种窒息濒死的体验让人感觉很恐怖,于是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查出来有冠心病和其他疾病。”很明显,这种情况让小编同学很痛苦。

于是小编问他:“是不是心脏跳动几下后突然停了一下,一会又开始跳动?”小编同学说:“对对对,大概跳动八九下的时候停了一下,此时我就会想这次会不会要过去了,去医院又查不出来具体啥毛病,医生虽说没啥危险,但我心里总想着这事,搞得整个人都很崩溃,睡眠也不是很好了。”

小编同学显然不是心脏停止跳动,因为停止跳动的话,他就不可能站在小编跟前和小编说话,这就是典型的心脏骤停,在西医里叫早搏,即心脏跳动几下后突然停了一下,一会又开始跳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所谓的“富贵病”接踵而来。不信你观察下身边的人,是不是心脏有问题的人占了半壁江山,轻一点的,总是觉得心里发慌,这种情况就叫心悸,严重一点的,老觉得心脏跳的很累,突突突的感觉难受,总是有种窒涩感和“费力”感,再严重一点,就会伴有心绞痛甚至剧烈疼痛,有一种濒死感,这就是所谓的心梗。

中医理论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主神明,掌控人的情绪,是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的主宰,是脏腑、百骸之君王,为君主之官,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只有心绪必须先稳定、平和下来,人才会长命百岁。《黄帝内经》曰:“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又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这里的“主”,就是指心脏,就是说只要心脏不出问题,其他脏腑一般也会安分守己,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神”也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中医理论还认为,心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阴阳平衡”、“水火相济”等中医术语,举个例子,心属火,时时刻刻都要下降,把阳气输送给肾,肾才不会寒;而肾属水,必须上行滋养心阴,否则心火就会亢盛。如果心阳不足,就无法把充足的阳气输送给肾脏,进而导致肾精亏损,比如我们心跳加速时,明明是心脏出了问题,很多人却会说“心慌”,换言之就是慌恐,而恐对应的是肾脏,所以心脏出问题的时候,肯定会影响到肾脏。对其他器官的影响可以以此类推,由于主题要义问题,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从心的主要生理机能上看,心主血脉,即通过心气推动和调控,使得血液流注全身在脉道中运行,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主血有两层内涵:一是心的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必须经过心火(心阳)才能化为血液;二是心的输送作用,即心气通过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心主脉,即通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维持脉道通利,“脉为血之府”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一个人心阴与心阳协调,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运周身,脏腑得养,颜面自然红润光泽,脉象必定和缓有力。反之则会阴阳失调,血运失常,脏腑失养,出现早搏、心悸或心胸憋闷疼痛、唇舌青紫、脉细涩或结等症状。

综上所述,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人的心脏为什么会难受。简单地说就是缺少营养了,西医则会说是血氧供给不足。在中医理论中,没有血供和氧气一说,我们只论气血阴阳,心脏的气血阴阳不足的时候,其跳动自然会出问题,气血阴阳就好比是心脏的饭,只有心脏吃饱饭,他才能不急不躁悠然工作,否则他就会罢工,一旦罢工,心悸、停搏、心慌甚至绞痛就会不请自来。

弄清楚了以上道理后,怎么确保心脏的气血阴阳充足呢?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给出了答案:“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什么意思呢?脉结代,就是西医所谓的“心律不齐”,主要表现为脉跳3-5下下停一下,结就是结脉,用手摸脉好像绳子上面打很多结,结的距离不一定,代就是代脉,用手摸脉就好像滴水一样,久久才滴一滴。心动悸,就是心慌、担惊受怕、想哭很严重的意思。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呢?心跳偷停(脉结代)的原因无非有二,一是经络不通淤堵,二是心脏气血供应不足。前者属于实证,需要温通;后者属于虚证,需要滋补。而心动悸则主要是由于心阳不足,水气上冲导致的。总之,脉结代和心动悸是由心阳不足、阴邪阻滞、气血不能濡养心脏导致心脏功能失调,既有心阳不足,也有心阴不足,还有实邪阻滞,治疗的原则无非就八个字:温阳滋阴、温通经络。而炙甘草汤既能温通又能滋补,且以滋补为主温通为辅,故而本方治疗心脏疾病,也是针对阴虚为主、阴阳两虚的患者。

炙甘草汤组成:炙甘草15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30克、阿胶9克(药熬好后烊化)、麦冬9克、火麻仁9克、大枣9个(擘),米酒或者黄酒700毫升。

炙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复脉定悸之功效,主治心阴阳两虚、虚劳肺痿、肺燥阴伤等证。

生姜,性微温,味辛,入肺经、脾经、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等症。

桂枝,性温,味辛、甘,如肺经、心经、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症、痰饮、蓄水证、心悸等症。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效,主治体虚欲脱、气短喘促、自汗肢冷、精神倦怠、食少吐泻、气虚作喘或久咳、津亏口渴、消渴、失眠多梦、惊悸健忘、阳痿、尿频、一切气血津液不足等症。

生地黄,性寒,味甘,入心经、肝经和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知绛烦渴,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等症。

阿胶,性平,味甘,归肺经、肝经、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之功效,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症。

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入肺经、胃经、心经,具有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等症。

火麻仁,性平,味甘,入脾经、胃经和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血虚津亏,肠燥便秘等症。

大枣,性平,味甘,入脾经、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之功效,主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等症。

上述方子中,以桂枝汤(去芍药)为底方,加上人参,生地,麦冬,阿胶,麻子仁等,同时加重了炙甘草的剂量。我们先看第一组药:炙甘草、生姜、桂枝、大枣,温通心阳,温通经络,祛除阻碍心脏跳动的实邪,消除心悸症状;我们再看第二组药:人参,生地,麦冬,阿胶,麻仁,滋阴养血生津。滋阴的药多了超出了脾胃的运化能力,脾胃无法充分运化,就会产生痰湿,桂枝、生姜等通阳行气显然不够,故而加米酒或者黄酒700毫升,克服滋阴药物的弊端,酒量小的人,可以少加一点。

炙甘草汤作用原理: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配合阿胶、麦冬滋阴养血,补足心脏之能源;人参大补心气,桂枝温通心阳,打通心经经络和血脉,为心脏提供强大的动力,将生地、阿胶、麦冬储存的能源转化为能量;炙甘草、生姜、大枣益心气,补脾气,资气血生化之源,让脾胃转动起来,源源不断生产气血去支持其他五脏六腑;心与小肠相表里,火麻仁润肠通便,把小肠的浊气去掉,减轻心脏的压力;酒为百药之长,可以通行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尤其善于上行,完美的把药性带入心脏。十药合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复脉定悸之功。

若心气不足,重用炙甘草、人参以补心气;若阴血亏虚,重用生地、麦冬以补阴血;若心阳偏虚,换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强心阳;若神慌心悸,加酸枣仁、柏子仁安神定悸。

由于该方复脉定悸有奇功,又被称为“复脉汤”或者“斧头方”,临床上除运用于阴阳两虚、阴血不足、阳虚气弱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等症外,还可用于心脉四肢经络失养而导致的虚弱乏力、面色无华、身体瘦弱、夜卧不安、大便干结、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症,妥妥的补益阴阳气血,鼓动血脉充盈。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望每个人都做自己的神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