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声医学科:融合影像引导,精准诊治肿瘤

 长庆wcqjs 2022-11-25 发布于上海

超声成像以其操作便捷、可实时多角度反复观察、无电离辐射等优势,已成为医学影像的重要支柱。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超声医学科已不再是单纯的医技科室,而是发展为融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学科。

图片

尽管超声成像具备诸多优势,但其成像原理是人体不同组织声阻抗各异,超声波在越过组织界面时形成反射,获取反射波后经一系列转换形成图像,故而超声影像反映的是人体组织与脏器的声学特性,与病理变化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通俗地说,存在这样的可能——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但实质上存在病变;也有可能超声影像显示的病变性质与范围和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

基于上述情况,十院超声医学科于9年前启动了“融合影像引导下的肿瘤精确诊疗”特色项目,通过将超声影像与CT、磁共振等影像融合,彼此取长补短,发挥CT、磁共振影像清晰度高的优势,弥补超声影像存在盲区、噪声大、分辨率低的劣势,带来颠覆性医学成像效果,为实施精准的微创治疗和评估提供了有利条件。

甲胎蛋白升高,普通超声检查却“无异常”,融合影像揪出癌魔

一位43岁大叔在体检中意外发现甲胎蛋白(AFP)高达200纳克/毫升,这是一种与肝脏肿瘤高度相关的标记物。为排除假阳性、一过性增高等情况,患者遵医嘱随访、复查,然而甲胎蛋白水平不仅没有降低还持续升高,最高达到403纳克/毫升。

图片

除了肿瘤标记物升高,患者无任何不适,也没有肝炎、血吸虫感染病史,也不存在酗酒或长期服药史,现有情况难以解释甲胎蛋白异常升高,诊断思路回到了肝脏肿瘤上。然而,普通超声检查也没有发现显著异常,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超声医学科开展了“融合影像诊断”——首先通过增强磁共振发现了肝右叶血管旁的异常信号灶;而后通过灰阶(普通)超声与磁共振影像的融合,准确定位磁共振发现的病灶区域;最终由超声造影融合磁共振影像,发现肝右叶血管旁病灶动脉期呈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增强,终于揪出了隐藏颇深的癌魔。

图片

发现并精准定位了病灶,后续治疗就可有的放矢——先行TACE治疗,碘油沉积在肝右叶血管旁病灶,印证了之前的超声造影-磁共振融合的诊断。最后,超声-磁共振融合引导穿刺消融行射频消融治疗,实现一次完全消融。

前列腺穿刺从12针减到4针,高效率检出癌细胞

一位61岁老伯在体检中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高达9.22纳克/毫升,前列腺指检提示腺体Ⅱ°增大,质偏硬,无明显结节,压痛阴性。为排除前列腺肿瘤,须接受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

图片

然而,老伯的情况却有些棘手——灰阶(普通)超声只显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并未发现腺体内部有明显病灶。对于这样的患者,穿刺时即便有超声引导,实质也和“盲穿”无异。按照传统的穿刺方案,为尽可能穿到肿瘤病灶,一共要穿刺12针,带来的创伤显而易见,而且即便如此阳性率也仅为58%,同时组织条中肿瘤比例仅45%。换言之,如果只接受一次穿刺检查,有将近一半的概率(42%)未穿到肿瘤,后续可能需要“二进宫”甚至“三进宫”。

图片

为了让穿刺能够有的放矢,超声医学科做了灰阶超声与磁共振影像融合,T2W1序列提示前列腺右叶外周带有异常信号灶。针对这一区域作了4针穿刺,全部是阳性(前列腺腺泡腺癌),阳性率100%,并且组织中肿瘤比例高达70%,诊断效率大大提高。

经过近10年的积累,十院超声医学科成功打造了“融合影像引导下的肿瘤精确诊疗”学科特色,已累计服务超1200位患者。在肝肿瘤消融方面,一次性消融完全率提升35%;在前列腺活检方面,提高阳性检出率25%,减少穿刺针数13%。通过多模态医学影像的融合,十院在肿瘤精准微创诊疗领域开辟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赛带,也为更多患者带去了健康福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