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科】孩子发脾气时,做有阿尔法功能的父母

 老沔城人 2022-11-26 发布于湖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孩子发脾气时,做有阿尔法功能的父母

文/曲鹞奇



    经常听到父母们会抱怨,总是控制不住脾气要去吼孩子,甚至打孩子,网上也隔三差五出现父母被孩子气得住院的情况。知道这样做不好,但除此之外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管教孩子。

    很多关于亲子教育的书籍,会讲到好的妈妈需要能够去理解包容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的体验。那么具体的该如何去理解和做到呢,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比昂的阿尔法功能的理论能够很好的说清楚。

    比昂认为人的情感分为两种:

    忍受得了的情感是α元素;忍受不了的情感的是β元素。

    β元素不能被思考,被定义,在人的心理空间也没有它的位置。我们生活中常常说的我控制不住要吼孩子,控制不住要摔东西就是β元素。

    α元素是我们可以用思维整理,用语言表达,用意识压抑,总之我们自己有很多办法可以处理它。

    一个人要想健康地、愉快地生活,就需要把自己的β元素转换成α元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智功能,可以被称为“阿尔法功能”。

    父母的阿尔法功能就如同一种容器一样,当孩子在生活还有学习当中所遭遇到的负性情绪,诸如焦虑、恐惧以及压力等感觉投入到父母身上。

    父母的容器功能将孩子的这些负性情绪接纳下来,经过加工转化成支持、安慰以及接纳、理解等这方面的感觉,再反馈到孩子身上,孩子的负性情绪就会得到大幅度的缓解。

    阿尔法功能不完善的父母非但不能接纳孩子的情绪,反而面对孩子的负性情绪,父母更加的焦虑并且指责孩子,导致孩子所承担的父亲情绪非但没有减轻,反而会更加加重。

    例如:孩子回家以后告诉父母最近的学习压力很大,具有阿尔法功能的父母会帮助孩子查找原因,甚至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而功能欠缺的父母非但不能帮助孩子,反而会将自己的压力投入到孩子身上,使孩子自身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还要承担来自于父母的压力。

    当父母能够去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就会有能力去应对孩子的情绪,试着去理解孩子:孩子已经很用心很努力的去做了,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从而对自己产生了否定和怀疑,面对受挫,这时孩子没有办法承受,而把情绪扔给妈妈,孩子是期待我能够去帮助他让他平静下来。

    很难想象,本身脾气暴躁的父母可以养育一个性格温和的孩子,本身就很焦虑的父母可以养育出内心平和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本质,说到底,还是人格层面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