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家陈潮祖,创立“膜腠三焦学说”,誉为治疗癌症“金钥匙”

 春风化雨100 2022-11-26 发布于湖北

陈潮祖1929年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方剂教研室主任,方剂学硕士导师。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中医学会主任委员,国家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他在中医理论上极具创新,提出了“膜腠三焦学说”,为病机病因的确定作出了极大贡献,被认为是打开癌症治疗之门的“金钥匙”。

陈潮祖的母亲身体比较差,常年要请医生治病。受此影响,陈潮祖从小立志学医,以救治母亲之病。18岁时,他师从当地名师孙芳庭学习中医。三年之后,学成归家,从此悬壶桑梓,由于医术好、医德高,所以在当地声名鹊起。

文章图片1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进入当地的联合诊所工作,1958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师资班学习,由于文化功底和中医功底都非常突出,所以结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后来成长为我国著名的方剂学家、理论学家和临床大家。

陈潮祖在学术上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而且强调在全面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要大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作为方剂学方面的专家,他对方剂学的一个突出贡献是广选医方,同时广收博采,然后在临床中加以运用,进行纠偏。

文章图片2

他不但重经方,而且轻时方和民间方,开辟了经方的渠道。在经方书的编纂上,他开创以五脏病症和病机为纲类的新体例,为方剂学的发展做出突破性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中医经方遗产。

陈潮祖作为中医学教授,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事业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陈潮祖就开始带硕士研究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文章图片3

20世纪80年代,陈潮祖在多年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写了一本叫《中医病机治法学》的书。他响亮地提出了“五脏宜通”和“膜腠三焦”学说,这两个学术观点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他认为,人体的“五脏宜通”,五脏之间通过气血和津液进行联通。

在“膜腠三焦”学说中,他指出人体的三焦是由膜原和腠理组成的。“膜原”是筋的一个延展,筋膜对人体非常重要,所谓的“筋”是膜的束聚,而膜就是筋的延伸。“腠”是膜外的组织间隙。人体内,“三焦”无处不在,都是气血流通和出入的场所。“膜腠三焦学说”的提出,为许多疑难病症,特别是癌症的治疗提供了非常新颖而且非常深刻的理论依据,被业界誉为打开治疗癌症之门的金钥匙。

文章图片4

陈老将自己的理论应用于癌症的治疗之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曾经治疗过一例喉癌患者。该患者咽喉疼痛6月有余,水米难下、面色黄白、脉沉细数,汲汲可危。当时,基层医院和市医都诊断为喉癌,西医治疗后效果不佳。陈老接诊后认为,患者前期大量运用寒凉药物,加上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寒湿郁闭日久,所以要改变思路。

陈老认真诊断后,根据“膜腠三焦学说”开出了药方。7日后复诊,患者声音得到恢复,症状得到改善。于是,根据患者实情进行微调后,继续服药,中间几次复诊,前后长达3个月。患者症状全部得到缓解,再无复发,最后活动81岁才因其它疾病去世。

文章图片5

晚年时,陈老将自己一生的临床经验和提出的“膜腠三焦学说”进行了全面总结,编撰了《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