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夏和胃颗粒,用于上热下寒的脾胃病

 空谷幽兰80 2022-11-27 发布于广东
现在很多人因为饮食的问题,上热下寒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关键点是因为脾胃这个中焦枢纽转不动了。
其中,饮食生冷辛辣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思虑过度。
下面讲一个可以用于调中焦寒热的中成药,叫半夏和胃颗粒。
组成:半夏(姜制)、黄芩、干姜、黄连、党参、炙甘草、大枣。
之所以说半夏和胃颗粒可以调寒热,是因为组方中的用药。
半夏是君药,消痞散结的功效就好比打通中焦枢纽;干姜温中散寒;黄芩黄连清热;再加上党参甘草大枣补脾益气。
这个组方来自一个方子,叫半夏泻心汤:半夏12g,黄芩、干姜、人参各9g,黄连3g,大枣4枚,甘草9g。
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的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心下痞的意思是心下的脾胃位居中焦,是沟通上下的枢纽,脾为阴脏,脾气主升;胃为阳腑,胃气主降,中焦脾胃气虚则升降失常,出现上吐下泄症状。
功效:和胃降逆,平调寒热,用于脾虚胃热所致的胃脘胀满,神疲乏力,胃纳减少,嗳气反酸,口苦口干,大便溏或不爽。
所以半夏和胃颗粒主要用于脾虚胃热导致的多种症状,比如胃胀,饮食减少,嗳气打嗝,反酸呕吐,口干口苦,大便不成形或黏腻不爽,容易疲劳乏力等。
辩证的重点是上热下寒,中气虚弱。热有口干口苦或胃热呕吐,寒有大便不成形或腹泻,中焦不通有胃胀,饮食减少等。
还可用于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于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如果是因为气滞或积食引起的胃胀胃痛或呕吐腹泻等,则不适合使用。

复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

复方黄柏液涂剂,皮肤红肿溃烂

文中所提及中西药及方剂,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中医药爱好者可在公号主页“读者群”中进群交流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