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温法之温中袪寒第一药,被李可老中医称为可治百病的“人参汤”,上则温脾,下则温肾,横扫五脏之寒

 文香阁 2022-11-30 发布于河北

图片

上篇我们重点介绍了中医温法之回阳救逆之法,详细阐述了能够救人生命于危急一线的四逆汤。今天,小编带着大家继续聊中医温法之温中袪寒法,该种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身体有内寒但还不是特别严重的人群,介于温经散寒法和回阳救逆法之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疾病是由寒气引起的,也就是说寒气为很多疾病的根子。寒气的来源很多,一般可分为外寒和内寒:外寒顾名思义就是由外界风寒引起的,比如我们所说的风寒感冒;内寒则是由人体自身阳气不足引起的。

无论是外寒还是内寒,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以脾胃受寒为例,我们在衣食住行上稍加不注意,便会中招,看看有没有你。

一是喜食冷饮甜品。坊间有句口头禅“冰镇饮料一时爽,茶不思来饭不想”,且看:夏季炎炎,一口气喝掉一瓶冰镇饮料,透心凉;冬日漫漫,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一边喝着拔凉拔凉的冰镇红牛。口腹之欲是爽了,却遭殃了脾胃。

二是酷爱反季水果。如果说冷饮是脾胃遭殃的罪魁祸首,那么反季节水果绝对是不二之选,正常吃水果补充维生素无可厚非,前提是要“因时制宜”,但是很多在本不该吃水果的季节大量吃着反季节水果,比如大冬天在暖气房里吃着西瓜,貌似很酷,殊不知西瓜正在蚕食你的阳气。

三是冬季耍酷着装。冬季的大街上,形形色色的男女着装清凉,露着脚脖子,更有甚者,穿着露脐装,下露大腿上露肚脐,这些人真的是太无知了,尤其是女孩子,妇科病来袭的时候不后悔吗?俗话说“人暖腿,狗暖嘴”,狗冷的时候都知道缩成一团,把嘴巴藏起来,何况是人呢。

四是滥用各种药物。过度医疗的话题这里就不说了,动不动就消炎药、抗生素和激素并用,更有甚者,中西医结合,外加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西医大夫开的药充其量只能叫草本药剂,消炎、清热的药,都会伤害到身体的阳气,之所以很多人感冒过后饭量都会减小,是因为感冒期间服用的药物伤害到了脾胃。

以上因素均能引发人体受寒,那么人体受寒后会有哪些寒象表现呢?

一是面色苍白。身体内的寒,反应在人的面色上,就会是苍白色,比如人运动热起来了,脸色就会红润起来,冬天气温降低了,脸色就会比较白,缺乏血色。

二是四肢不温。手和脚凉凉的,怎么暖也暖不热,是因为阳虚会导致人体失去温化、温煦、温通作用,热力的来源不足了,手和脚自然是冰凉冰凉的。

三是脘腹冷痛。腹中隐隐作痛,主要是由于寒性痉挛收缩引造成腹痛,一般情况下表现为虚症,用热水袋敷或者手按压会缓解疼痛,反之则为实症,用手按压疼痛加剧。

四是脘痞食少。前文提到过,阳气之于脾胃具有腐熟、温化水谷的作用,一旦脾胃失于温化,就容易津液凝聚,上下不通,失去运化动力,自然吃的就少了。

五是泄泻呕吐。前文提到过,胃气以降为顺,脾气以升为顺,由于寒性收引凝滞,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胃气不降反升,自然会出现反胃呕吐的症状。

六是小便不利。中土(脾胃))湿寒,运动停顿,木气不能疏泄,故而小便不顺畅。

弄清楚人体寒气的来源和受寒的症状后,我们就不难对症下药以寻求解决之道。如果是外寒,只需要解表,微微地出点汗就能够将身体的寒气驱走;如果是内寒,则是需要温度的,需要补充人体阳气以驱走寒气。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生寒,是因为脾土的根源是相火,相火少所以中土(脾胃)寒冷。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车轮的话,脾胃(中土)就是中轴,心肝肺肾(火木金水)就是车轮,中轴运转则车轮行进,如果一个人上下都是病,不用分治疗上下,只需要推动中轴运转,车轮自然就开始运动了,这就是运轴行轮之法,典型的中医治病思维。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运用运轴行轮之法,通过理中汤补脾阳以袪寒:“霍乱,头疼,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霍乱为阴盛之证,中气凝滞不运转,湿盛者用五苓散泻湿,寒盛者用理中汤温中。病后阳虚,胃寒气逆,津唾上涌,久不了了,胸上有汗,此当以丸药温之,适合用理中丸。

理中丸方子组成:人参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干姜12克。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效,主治体虚欲脱、气短喘促、自汗肢冷、精神倦怠、食少吐泻、气虚作喘或久咳、津亏口渴、消渴、失眠多梦、惊悸健忘、阳痿、尿频、一切气血津液不足等症。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和中、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主治脾气虚弱,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乏力等证。

干姜,性热,味辛,入脾经、胃经、肾经、心经和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等症。

炙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复脉定悸之功效,主治心阴阳两虚、虚劳肺痿、肺燥阴伤等证。

上述方子中,干姜辛热,温中焦脾胃,助阳祛寒,为君药;人参益气健脾,培补后天之本以助运化,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防脾虚生湿,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正如《伤寒明理论》曰:“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应土,处在中州,在五脏曰孤脏,属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独治在中,一有不调,此丸专治,故名曰理中丸。”

理中汤作用原理:重用干姜温助中阳兼化寒邪,奏燥湿温中、行郁降池、补益火土、消纳饮食之功;配伍人参补中焦脾胃之虚,辛能散寒,甘能补中,一温一补,合中焦脾胃虚寒之病机,奏甘辛化阳之功;脾为燥土,喜燥恶湿,故佐以苦温之白术,奏补脾气、祛湿池之功;炙甘草温中健脾、缓急止痛,与干姜为伍,取甘草干姜汤之意,奏补阳气、除寒邪之功。四药合用,温中焦之阳气,祛中焦之寒邪,健中焦之运化,共奏温中袪寒、补益脾气之功。

本方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主治中寒腹痛,身痛,四肢拘急;本方加枳实、茯苓,名枳实理中汤,主治寒实结胸欲绝,胸膈高起;本方加茯苓、川椒、乌梅,去炙甘草,名理中安蚘丸,主治胃寒吐蚘;本方加黄连、茯苓,名连理汤,主治伤暑泻而作湿;本方加陈皮、茯苓,名补中汤,主治泄泻;本方加青皮、陈皮、名治中汤,主治腹满痞闷兼食积者。

脾胃为后天之本,有气血之源和营卫之根之称,其生理功能在脏腑活动中举足轻重,一旦受损,往往变症百出,故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理中丸具有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效,如果你平时脾胃比较虚寒,阳气不足,由于吃了凉东西、或者吹着寒风等造成脾胃受寒,水湿聚集成痰饮,困阻中焦气机出现了胃脘疼痛、上吐下泻等情况,不妨参考上述药方,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把脾胃温暖起来,让身体的阳气充足,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望每个人都做自己的神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