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教你通过面部颜色的变化,反映气血盛衰和病变。

 凯哥好心情f6v8 2022-11-30 发布于湖北

面部是反映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窗口,是脏腑气血上注之处,血液循环比较丰富。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中医将面部不同部位分属五脏,即左颊部属肝;右颊属肺;下骸属肾;鼻属脾;上额属心。

《素问·痿论》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我们正常的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见的病色有青、赤、黄、白、黑五种,通过面部的变化可反映出经络的气血盛衰和病变。

常见的病色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图片

1

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

青色为经脉经阻滞,气血不通之象。

  •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

  • 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之象。

  •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属心气、心阳虚。

  • 面色青黄(苍黄),多见于肝郁脾虚。

  •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色青者,多属惊风或惊风先兆。

2

红色

主热证。

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

热证有虚实之分:

  • 实热证,满面通红。

  • 虚热证,仅两颧潮红均为热迫血壅,脉络充盈所致。

  • 久病面色苍白,泛红如妆,多为戴阳证,是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

3

黄色

主湿证、虚证。

黄色是脾虚湿蕴表现。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

  • 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萎黄”。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者。

  • 面黄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

  • 若面目一身俱黄,称为“黄疸”。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之故。

  • 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之故。

4

白色

主虚证(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白色为气血虚弱不能荣养机体的表现。阳气

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血脉空虚,均可呈现白色。

  • 面色淡白无华,舌、唇色淡者,多属血虚证或失血证。

  • 面色白者,多属阳虚证;面色白而虚浮者,多属阳虚水泛。

  • 面色苍白(白中透青)者,多属亡阳证

    实寒证;或大失血之人。

5

黑色

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

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面色黛黑。

  • 面黑暗淡者,多属肾阳虚。

  • 面黑干焦者,多属肾阴虚。

  • 眼眶周围色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 面色騖黑、肌肤甲错者,多由瘀血日久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