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发挥 (诠法学说及其临床运用)7.8.

 昵称1Z7nN02j 2022-11-30 发布于福建

(三)真藏脉及其主死的机理

真脏脉的理论与脉之胃气密切相关,盖因真脏脉就是无胃气之脉,即《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言之“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至于真脏脉的具体脉象,《素问·玉机真脏论》作了相当形象的描述∶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亦将真脏脉称为五脏死脉,除了言其脉象为“但弦无胃”、“但钩无胃”、“但代无胃”、“但毛无胃”、“但石无胃”外,亦做了如下的具体描述∶

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

两处经文所比拟的物象虽然有所不同,其脉象或锐利、强硬搏指,或浮散、断续,都是失去从容、冲和、滑利之象,因此,说其为无胃气之脉。后世所言之“七怪脉”(弹石脉、釜沸脉、鱼翔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解索脉)和“十怪脉”(七怪脉加偃刀脉、转豆脉、麻促脉、等,都是真脏脉。

为什么真脏脉是无胃气之脉?按《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言,其机理为∶

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胃)而至于手太阴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就是说,五脏真气贵乎蓄藏而不宜暴露外亡,正常脉象是由胃气带动、鼓舞五脏真气变见于手太阴肺经的寸口部,故表现为冲和从容有胃气之中略带应时之脏的脉象,即《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言的“春胃微弦”等。如果邪气(病气)炽盛,正气(胃气)严重受损,不能正常营养、带动五脏真气于寸口部,而且五脏真气得不到胃气的滋养,则暴露、流失于外而成为脏

真之气独见的真脏脉。正是因为真脏脉得不到胃气的滋养、鼓舞,故其脉失去从容冲和的气象,亦正因为其是胃气是衰败、枯绝的征象,因此认为是死证之脉,提示预后凶逆不良。历代医家在临证时,根据真脏脉以诊断病情吉凶、预后死生,颇有应验,兹举喻嘉言《寓意草》中两案于下,以见一斑∶

《寓意草·辨痢疾种种不同随症治验》∶喻嘉言治朱孔阳“暑湿合内郁之火而成痢疾,昼夜一二百次,不能起床,以粗纸铺于褥床,频频易置,但饮水而不进食,其痛甚厉,肛门如火烙,扬手踢足,躁扰无奈。余诊其脉,弦紧劲急,不为指挠。谓曰∶此症一团毒火,蕴结在肠胃之内,其势如焚,救焚须在顷刻,若二日外肠胃朽腐矣!于是以大黄四两,黄连、甘草各二两人大砂锅内煎,随滚随服。服下人事稍宁片刻,少顷仍前躁扰。一昼夜服至二十余碗。大黄俱已煎化,黄连、甘草俱煎至无汁。次日病者再求前药。余诊毕,见脉势稍柔,知病可愈,但用急法,不用急药,遂改用生地黄、麦门冬各四两,另研生汁,而以天花粉、牡丹皮、赤芍、甘草各一两,煎成和汁,大碗咽之。以其来势暴烈,一身津液,随之奔竭,待下利止然后生津养血,则枯槁一时难回。今脉势既减,则火邪俱退,不治痢而痢自止,岂可泥滞润之药而不急用乎服此药,果然下痢尽止,但遗些少气沫耳。第三日思食豆腐浆,第四日略进陈仓米清汁,缓缓调至旬余,方能消谷。亦见胃气之存留一线者,不可少此焦头烂额之客耳。”

按  本例脉见“弦紧劲急,不为指挠”,是为无胃气之真脏脉,本应病属不治,喻氏脉证合参,见其虽不进食,但尚能饮水而不呕逆,故知其“胃气之存留一线”,因而大胆用大剂泻心汤,釜底抽薪以挽救危亡。服后见“脉势稍柔”,知邪气已退,胃气得存,故改用甘寒生津以善后。其凭脉诊病之理,正与《景岳全书·脉神章》所言之“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相合。由此亦可见∶虽然从理论而言真脏脉主死证,但若能细心辨析,知其胃气尚未全绝,则果敢、准确施治,亦可力挽狂澜,起死回生。

《寓意草·论吴叔宝无病而得死脉》∶喻嘉言于吴叔宝未病之时诊得其脉“躁而不静,劲而不柔”,“或三至一转,或五至一转,不与指相值”,知为真脏脉,因劝其禀赋虽厚,但尚宜经常药饵调养,以冀能享古稀之年。吴氏不以为然,至冬月果如喻氏之言,患胸腹紧痛,胀闷不堪,后虽服附子理中汤十数剂始安,但次年四月又呕血、痰膈,喻氏“以未病先识,不敢染指投剂”,他医治疗无效,终至身亡。按  本案喻氏见病者虽然病征未显,但出现真脏脉,因而知其不免于病,且病之预后不良,此亦应《难经·二十一难》所言“人形病脉不病曰生,脉病形不病曰死”之论,由此亦可见真脏脉之诊病意义。

(四)“脉合四时阴阳”

“脉合四时阴阳”指正常脉象随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而出现适应性的脉象变化,是《内经》着重论述的脉学理论∶

(春夏秋冬)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椿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春日浮,如

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素问·脉要精微论》)

春胃微弦曰平;……夏胃微钩曰平;……长夏胃微 耎弱曰平;……秋胃微毛曰平;……冬胃微石曰平。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素问·平人气象论》)

其他诸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亦对四时五脏的应时平脉及其太过、不及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并认为“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均是对脉合四时阴阳这一理论的强调。

《内经》之所以强调脉合四时阴阳的重要性及其主病意义,是因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活于天地自然之中,受自然界四时阴阳所影响和制约,形成了必须亦能够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的生命节律。脉合四时阴阳正是这种节律的表现,它说明人体能够调节自身生理活动以适应自然变化,是生命活动正常的标志。反之,若脉不应四时,特别是与四时的阴阳五行属性相反,则说明人体内部机能紊乱,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故于病为逆。这种脉合四时阴阳的理论,鲜明地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参应”的整体观念,对临床诊脉断病亦有切实指导意义。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咳嗽》∶“陈,秋冬形体日损,咳嗽吐痰,诊脉两寸促数,大便通而不爽。此有年烦劳动阳,不得天地收藏之令,日就其消,乃虚症也。因少纳胃衰,未可重进滋腻,议用甘味养胃阴一法。《金匮要略》麦门冬汤。”秋冬阴气主令,阳气藏敛,两寸脉不该促数。叶氏以病人秋冬两寸脉促数,而断其病为“烦劳动阳,不得天地收藏之令”,病属阴虚阳亢,虚火扰肺之虚证咳嗽,本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但“因少纳胃衰,未可重进滋腻”,故用《金匮要略》治虚热肺痿咳嗽之麦门冬汤,甘寒生津益胃阴,既培土生金以滋肺阴,亦补后天以养先天之肾水。

(五)“五十动”

“五十动”又称“五十营”,其说见于《灵枢·根结》∶

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代脉是脏气衰败之征,而其脉象是“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由于代脉“时来而一止”,因此必须诊察足够的脉动次数,才不致遗漏。《内经》提出“五十动”的诊脉规则,正是为了防止因草率仓促而遗漏对提示脏气衰败的代脉的诊察。之所以以“五十动”为标准,根据在于人身之气昼夜营行于周身五十周次,“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灵枢·五十营》),亦即∶将脉搏搏动次数类比于人身之气的“五十营”而作为一个脉动周期,在这一周期

内脉搏的搏动能够比较全面反映五脏的情况,故以“五十动”周期内出现代脉次数的多少判断脏气衰败的程度。

“五十动”的理论一方面提示代脉主脏气衰败的诊病意义,另一方面亦提示诊脉必须耐心细致,不可马虎匆促,因此,后世脉学将其作为诊脉的重要规则加以强调。而其诊察脏气衰败的诊病意义,历来亦为医家所重视,但对其主病意义,则必须脉证合参,因人制宜,而不可拘执。兹举有关病案两例于下∶

《脉诀汇辨卷九医案》“燕都王湛六兄,以脾泄求治。神疲色瘁,诊得促脉,或十四五至得一止,或十七八至得一止。余谓其原医者曰∶法在不治。而医者争之曰∶此非代脉,不过促耳,何先生之轻命耶余曰是真元败坏,阴阳交穷,而促脉呈形,与稽留凝泣而见促者,不相侔也。医者唯唯,居一月而果殁。”本案虽言促脉,但不是主气血稽留凝泣的促脉,必有“止而不能自还”之象,或者重按无根,故主“真元败坏,阴阳交穷”之死证。

《脉诀汇辨·卷九医案》∶“善化令黄桂藤,心痛夺食,脉三动一止,良久不能自还。原医云∶五脏之气不至,法当旦夕死。余曰∶古人谓痛甚者脉多代,周梅屋云∶少得代脉者死,老得代脉者生。今桂曦春秋高矣,而胸腹负痛,虽有代脉,安足虑乎果越两旬而桂巅起矣。故欲穷脉之变者,非博学者不能也。”本案患者虽然代脉频见,但因年龄已高,且有胸腹痛,故李士材断其为气滞血瘀之结代脉,而非脏气衰败。当然,其为痛证之结代脉,必是脉虽结代但冲和有胃气,按之不绝有根,否则则为死脉矣。案中所言“少得代脉者死,老得代脉者生”,证之临床,亦颇有征验,可资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