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周易(传世经典?文白对照)》笔记(9)地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浪人观察 2022-12-02 发布于山西
7、师(坎下坤上,地水师):贞丈人吉,无咎。

《师》卦象征军旅之事:占测行军用兵的结果是,如果贤明之长者执掌军旅就吉祥,没有灾害。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彖传》说:军旅之事,是众人所组成的军队。贞,就是要坚守正道、正义。能使兵众坚守正道、正义,就可以作君王了。譬如有刚健中正之人在军旅之中响应君王,执行危险的任务而能顺应天下之民心,以此来治理天下,而民众纷纷顺而从之,吉利得很,还哪有什么灾害!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象传》说:地中蓄积着很多的水,这种情况象征着兵众和军旅之事。君子深悟其中的道理而广泛地容纳百姓畜养民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初六,军旅出征必遵循国法军纪,反之,则必有凶险。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象传》说:“军旅出征必遵循国法军纪”,没有国法军纪的约束就会有凶险。

(初六强调出动军队的严肃性、策略性。对什么情况下才能出兵得有一个基本原则,这就是“律”;同时治理军队也得要有严格的规范和纪律,也是“律”。“否臧”可以理解为出兵随个人的情绪而进行、治军则仅以善恶的德行作标准, 实行起来都会产生“凶”的结果。《孙子兵法》说:“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就是“师出以律”。)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九二,贤明长者在军旅之中就吉利,也没有灾害。受到君王多次奖赏并委以重任。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象传》说:“贤明长者在军旅之中就吉利”,承受天子君王的宠爱。“受到君王多次奖赏并委以重任”,四方万邦之民皆因此而归服君王。

(九二“在师中”省略了主语。谁在师中?联系卦辞,应是指那个“丈人”,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被俘。“王三锡命”,似乎是在宽慰要求对“丈人”占卜的人:“丈人”还多次受到奖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六三,师或舆尸,凶。

六三,军旅出征有时会运输尸体归来,有凶险。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象传》说:“军旅出征有时会运输尸体归来”,说明六三无战功,很失败。

(六三的“尸”不是指战死者的尸体,因为打仗是必然要死人的,不存在“或”的问题。“尸”的本意是祭祀中代表死者受祭的人,此外,用木头做一个神像代表逝去的先祖或主人,也叫“尸”。《史记·周本记》:“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就是用木头做了一个周文王的像,就是“尸”,放到车子上,作象征性的统帅。但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因为“尸”虽然增强了号召力,但无形中可能会削弱现实主帅的权威,本爻及六五都是说的这种情况。)

六四,师左次,无咎。

六四,军队驻扎于左方,就没有灾难。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象传》说:“军队驻扎于左方,就没有灾难”,没有违背正道、常理。

(六四的另一种解释是:军事行动虽败,但兵力并未受损,丈人不会获罪或罪较轻。孙子说:“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意思是鸟兽被惊起,下面就有伏兵,或是有敌人来偷袭。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六五,打猎有所擒获。有利于发布命令,没有灾祸。长子统帅军队,弟弟打了败仗载着尸体而归,这件事是很凶险的。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象传》说:“长子统帅军队”,这是因为九二以中正之道行师。“弟弟失败载着尸体而归”,这都是因为用人不当啊!

(六五中已明确了“长子帅师”,“弟子”还要“舆尸”,即再立一个假统帅,似隐含了“弟子”们对“长子”的不服气,这就不利于团结作战。六五似也可以这样推测:开始讨论作战计划时,有人主张在“田”这个地方伏兵,而“丈人”就认为“田”那里“有禽”,如果伏兵,就会惊动“禽”,“禽”一动就会暴露自己。但主张伏兵的意见占了上风。后来伏兵的结果,正如“丈人”所料,最后导致失利。失利就引起了对领兵的“丈人”的担心。“师出以律,否臧凶”,正是后来总结出的教训。)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上六,君王发布命令,裂土分封诸侯,采邑赏封大夫,小人不可重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象传》说:“君王发布命令”,就是为了公正地评定功劳。“小人不可重用”,说明任用小人必然导致祸乱国家。

(上六的 “小人”是对出馊主意的人或不能采取正确策略的人的一种蔑视和出气的贬称。鸿门宴上,项羽不听亚父范增的意见,致使刘邦走脱,范增非常生气,当着项羽的面,骂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与“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意味相仿。)

笔记

地水师(坎下坤上)以“九二”、“六五”为卦主。卦义:群众、军队、领军、兵师;本卦阐述的是用兵之道,严明公正是领师之道;师出正道;事业成功取决于用人,知人善任,要善于人尽其才。错卦(六尽变)为天火同人(13),综卦(把本卦倒过看)为水地比(8),互卦(下卦以二至四为下卦,三至五为上卦)为地雷复(24),换卦(就是内外卦位置互换)为水地比(8)。

(一)

【启示】上一卦讼卦讲争讼,若没解决矛盾便会升级为战争,所以讼卦之后是师卦。师是兵众的意思,是古代军队的一级编制。古书中记载:“藏兵于农,每户出一人,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四两为一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师”就是两千五百人的编制,引申为战争之意,有战争必有忧患。师有强烈抗争之意,会受到很大教训、挫折。打仗不是儿戏,它有几大原则:一、师出有名,是正义之师;二、善于选择统帅,以贤明而富有经验和威望的将领统兵;三、执法严明,以纪律来约束军队;四、赏罚公正,使军队乐于听从号令。然而,即使万众一心,舍生赴死,但战火一起,生灵涂炭,伤财损民。不过,正义战争又是非打不可的,这如同用毒药治病,非到迫不得已不轻易使用。由于是正义之师,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虽然伤财损民,人民仍然愿意顺从。尽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断易天机》解师卦:

天马出群之卦,以寡伏众之象

师卦点睛:师象征在柔顺的外表下埋伏着凶险与机遇,看你如何选择。得师卦者,因众成势,但有隐忧。因为与聚众相比,服众更难。驾驭众人时,正则使之浑然一体,可成大业;邪则为乌合之众,一旦失控则为害惨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