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府之气

 神明的食粮圣地 2022-12-03 发布于海南

藏府之气,是“心气、肝气、中气、肺气、肾气、胃气、骨气”的总称,是经人体元气分配的、存在于藏府之内的人体“元气”。

其中,“中气”即为“脾气”,心、肝、脾、肺、肾五藏皆存“元气”,称为“五藏之气”。

《素问·平人气象论》:“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也;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藏真”,即为五藏“真气”;骨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府”之一,“骨气”为存于骨内的“元气”。

胃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府”之一,“胃气”为存于胃内的“元气”,《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人初生之时,吸吮母亲乳汁而化血,所受的“气”,即为“胃气”。

《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蒸津液、化精微,所受的“气”,同样是“胃气”。“胃气”是人将饮食五谷化生为宗气、营气、卫气的原动力,《灵枢·五味》:“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

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饮食门》概括了胃气的重要性:“且凡欲治病,必须先藉胃气以为行药之主,若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常易愈,此以胃气强而药力易行也。胃气虚者,攻亦不去,此非药不去病也,以胃虚本弱,攻之则益弱,而药力愈不能行也。若久攻之,非惟药不能行,必致元气愈伤,病必愈甚,尽去其能,必于死矣”。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盖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

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府而气至,和调于五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

“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清楚明白地说明了“胃气”的“元气”性质,与其关乎人体“生死”的极端重要性。

“五藏之气”,存在于五藏“心、肝、脾、肺、肾”之内,由人体元气依椐其功能的需要,进行着“分配与调节”,五藏呈现相关功能,如“肝主筋、藏血、藏魂、出谋虑、藏筋膜之气;心主脉、藏神、出神明、藏血脉之气;脾主肌肉、藏意、出五味、藏肌肉之气;肺主皮、藏魄、出治节、朝百脉;肾主骨髓、主水、藏精、藏志、出伎巧、藏骨髓之气”等等,均需要消耗五藏元气。

因此,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五藏之气逐渐消耗,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加出现依次虚弱的规律,如《灵枢·天年》:“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随着“五藏府之气”减少,五藏功能势必衰减。

所以,保持五藏功能活动的“和”,即“中庸”,无“太过”或“不及”,则是“节养五藏元气”的关键。

《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五藏功能活动,如果不能保持“中庸”,出现“太过”或“不及”,均会直接损伤“五藏之气”,如过怒、过忧、悲哀、大呼、久行则伤“肝气”;过喜、大笑、忧愁、思虑、恐惧、怵惕、久视则伤“心气”;思、久歌、久坐、醉以入房,汗出当风、饮食、劳倦则伤“脾气”;悲、忧、大哭、久卧、寒邪则伤“肺气”;恐、惊、盛怒、久呻、火热、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大热饮冷则伤“肾气”;“五藏之气”受损,会出现相应表现,如肝气虚,则恐,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悲,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厥,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

人体五藏相互关联,一藏损伤终致五藏损伤,致使“五藏不和、七窍不通“,“七窍”为眼、耳、鼻、口、二阴,七窍不通,人体视力、听力、嗅觉、味觉、饮食、大小便功能,也就是人体重要生命活动都会出现失常,“五藏之气”虚衰,进而引发各种疾病,最后直接危及生命。

《灵枢·本神》:“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因此,依椐五藏的功能特点,在“小柱留灯”原则指导下,采用“中庸”之法,节养“五藏元气”,是为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措施。

“胃气”,存在于六府之一的“胃”内,由人体元气依椐其功能的需要,进行着“分配与调节”,胃为五谷之府,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藏六府之海,胃为五藏之本,五藏六府皆禀气于胃,胃呈现“受纳、腐熟水谷”等相关功能,需要消耗“胃气”。

因此,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胃气”逐渐消耗,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加出现虚弱的规律,人体自五十岁开始,出现“胃衰老”,食量日渐减少、消化日渐减弱,《素问·示从容论》:“年长则求之于府”,府,即胃,清代乾隆皇帝御医黄元御释为:“年长者,肠胃日弱,容纳少而传化迟,府病为多,故求之于府”。

食量减少,是“胃气“虚衰的标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战国时期用食量多少来判断身体健康情况的著名例子。

饮食不节、中寒饮冷,则伤“胃气”,胃气受损而虚衰,则出现腹寒、胃胀等临床症状,如《灵枢·经脉》:“胃,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则胀满”。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是关乎人体健康与生死的重要元气,因此,依椐胃的功能特点,在“小柱留灯”原则指导下,采用“中庸”之法,节养“胃气”,则为中医“治未病”的重中之重。

“骨气”,存在于奇恒之府之一的“骨”内,由人体元气依椐其功能的需要,进行着“分配与调节”,骨呈现“保护内藏、支持身体、运动、造血、贮存钙磷”等相关功能,需要消耗“骨气”;人体的肢体运动,包括“卧、坐、爬、立、行、走、跳”等,都由“骨气”所主导,都是消耗“骨气”的途径。

因此,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骨气”逐渐消耗,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加出现虚弱的规律,人体自五十岁开始,出现“骨衰老”,久立、用力举重、远行劳倦,则伤“骨气”,“骨气”受损而虚衰,则会出现骨皮质变薄、骨骼的韧性、弹性降低、骨胶质大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质疏松、容易骨折、骨髓减少、造血与充脑减弱等症状,人老了以后,身高降低约10厘米,原因就是“骨气”虚衰,脊椎压缩性骨折所致。

因此,依椐骨的功能特点,在“小柱留灯”原则指导下,采用“中庸”之法,节养“骨气”,亦为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