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中国教师》2020年1月 当前高中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分析与心理辅导策略研究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 郭文凤 邮编:028100 【摘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收集的学生"关心、关注和困惑的问题"展开讨论,共归纳了目前高中生中存在的关于学习问题、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以及睡眠等常见心理困惑,分析了学生出现上述心理困惑与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构建和谐社区文化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性格 心理辅导 高中生处在一个朝气蓬勃的时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是从学校迈向大学和社会的一个开始,很长时间以来,家长、老师、社会更多的是关注高中生的学习成绩,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一直被人们所忽略,针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十分重要,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更加需要被重视。 一,高中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分析。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策略 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高中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客观现实,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有可能出现以上一系列心理问题。 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及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 如能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可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另外,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阐述,使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孩子早恋等问题,从而减轻学生来自家长的压力。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高中以后,学习负担加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掌握高中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不适应,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差,成绩跟不上。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使学生不会感到学业压力过大,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 3.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良好班集体教育力量巨大。要注意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有利于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4. 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大部分能够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都应该会经常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奖励,但很容易使他们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味追求奖赏和追逐名利。 进入高中以后,一旦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就容易引起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心理障碍。所以,在做心理障碍的预防和疏导工作时,从长远来说,还要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心理失衡。 所以一方面要减少对优秀生的过分呵护,让他们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不妨有意设置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5、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总体的表现和延续。 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作好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有条件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 总之,要使教育教学达到高效全面,必须使内容策略符合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教师只有把现代高中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和化学学科特点充分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张学亮,王荫玲;中小学校规的观察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4年09期 2.徐瑞;学校规章制度的现实问题及发展走向[J];教学与管理;2012年19期 3.卢毓清;关于校规的应然价值的重新诠释[J];教学与管理;2013年31期 4.高庆蓬;校规制定中的若干关系辨析[J];教学与管理;2014年08期 5.邓建新,汪玉;浅谈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4年25期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心理观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