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这段条文:几个名医都在吵

 谷山居士 2022-12-04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伤寒论条文言简意赅,去内涵丰富,深藏疾病生发机理,又彰显治法的效如桴鼓。

由于流传年代久远,至今少说也有1800年了。也许条文中的内容被人改了都难以考证。当学习到下面这个条文时,居然发现近现代几位名医对条文的本字本义差别很大。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几位名医尽管对条文的理解不同,却又出奇不意地一致认为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来治疗。

这个条文在古本康平伤寒论是这样记载的,“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倪海夏的倪注伤寒论中是却将条文中的大汗出,脉洪大写成了“不汗出,脉洪大。”发现这个问题后,于是干脆把近现代几个名医曹颖甫、倪海厦、胡希恕等对这条文此处的记录罗列了出来。

倪海厦:不出汗,脉洪大。

曹颖甫:大汗出,脉不洪大。

胡希恕:大汗出,脉洪大。他认为此处脉洪大写错,应该是脉浮。
古本伤寒:大汗出,脉洪大。

图片这些名医们竟然对这个条文的理解出理了差别,奇怪的是他们都认为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来解决。

要知道,在疾病中,出汗与不出汗,脉洪大与不洪都是十分容易区分的,而且所代表的发病原因不同。这些名医看法都不一致,还很任性!

那到底是大汗出还是不汗出?脉洪大还是脉不洪大?如果抛开从症证倒推病证的罗辑,仅从语义的逻辑关系分析,便会得出谁是谁非的问题。


图片

首先,整个条文是讲述了吃桂枝汤后的情况,而且个中还有一次再吃桂枝汤。第一次吃药,为什么要吃桂枝汤?显然,病人得了桂枝汤证,医生才给他吃,因为桂枝汤的症状是很好辩认的。那第二次,还给他吃桂枝汤,为什么?说明病人吃了桂枝后,尽管出大汗了,脉变洪大了,身上还表现出桂枝汤证的症状。当吃了第二次桂枝汤的时候,本以为好了,病人去表现出忽然发热,忽然怕冷(恶寒)的症状,一天发作一次这样。到这时候才发现,这病人原来还有伤寒的兼证。于是用桂枝二麻黄汤一。
从这个语义逻辑还原当时的情况,条文中应该是“大汗出,脉洪大”为宜。就是因为吃了一次,尽管脉洪大了,但还出汗,桂枝汤证还在,再给他吃桂枝汤。倪注的条文内容说“不汗出”似乎与语义逻辑有异。

图片

其次,桂枝汤是解肌发表剂,病人有了桂枝汤证,本身是有微汗出症状,一般喝了会出更多的汗。从这一点应该是“大汗出”的。

再次,大汗出与不汗出字形简单,容易辩认,即使在古代,也不至于分辩不出来吧,多个版本显示是大汗出,而倪注版本是不汗出,倪注的版本显然存在传抄手误或擅自更改问题。

最后就是关于脉洪大与不洪大的问题。胡希恕认为这里写错了,应该脉浮,而曹颖甫干脆写成脉不洪大。这显然是根据他们的主观判断来定义。依据就是既然第二次还是喝桂枝汤,就不应该是脉洪大,脉洪大是化热入阳明的表现,属于白虎汤的问题。这是不是属于用脉象定主证的思路呢?

那么脉洪大一定是白虎汤症吗?谁也说不准,因为白虎汤还是烦渴问题。以单一脉证判定主证未免有过偏面。但唯一敢肯定的是,脉洪大,这一定是病在表。这是正邪斗争表现出的体层问题。这个表是在阳明还是在太阳呢,这后面的“形如疟”就是重要的证据了。白虎汤证是不恶寒的,这个“形如疟”,就是一会发烧,一会怕冷。不是表寒是什么?

说了这么多,这个条文讲的是病人既有中风证,又有伤寒证,既有桂枝汤证,又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多点,麻黄汤证少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