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巧梅:新课改背景下“批判性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12-04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中国教师》2019年8月

  新课改背景下“批判性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研究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      吴巧梅        邮编:445300

     摘 要:批判性思维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宝贵思维方式之一,批判性思维有三个要素,一是发现问题;二是自身逻辑;三是自身主张.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基于自身逻辑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自身的主张,才是批判性思维的完整过程,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应当从这三个角度入手. 

  关键词:高中数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关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早有讨论,只不过近些年来由于更多地讨论教学形式(如合作探究式教学)与教学效果(如有效教学)等,而对学生的内在学习过程与思维培养的有所淡化. 如今,课程改革已有十余年,不少有识之士重新将对数学教学研究的视角转移到学生的思维上来,笔者以为这是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的“固基”之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关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各国都把教育作为强国之路,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明确提出培养“能进行批判性思维,能有效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学生”。此后虽经历多次改革,“批判性思维”作为美国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却从未动摇过。在实践领域,美国首先在大学设置了一系列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后来迅速推广到中小学。之后,俄、法等国也纷纷效仿,批判性思维教育在欧美各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现在,我国对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未来公民重要的思维品质。如今在教育界已经掀起了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探索与研究的热潮。研究者既有像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北京师大的刘儒德教授这样的教育界专家,又有一些大、中学老师。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了一些探究。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1.批判性思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高中阶段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比初中、小学阶段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他们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看法和意见都要经过自己的审查才会接纳,部分学生还会怀疑别人的观点。第二,他们开始认真面对自己的思想,能有意的调节和论证自己的思想。第三,他们也开始思考一些关于世界观的问题,表现出一种不愿盲目生存的态度,能用辩证、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因此,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黄金时期。此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尤为及时和重要。
  2.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
  21世纪社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然而,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发现事物的新特点和新本质,没有批判就不会有新问题的产生,只有批判才能创新,只有不断反省才能进步。在认识过程中,批判是创造的前提,而创造又是科学批判精神的内在要求。所以,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与核心。
  3.批判性思维是时代的需要。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的产生和传播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互联网能快速地对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提供各种答案(信息),但是如果人们不知道答案的确切含义,各种答案就只会是沉重的负担。对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想法就会被这个时代浩如烟海的信息淹没。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之所以是崇尚批判性思维的时代,因为它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然而,在我国的高中教育实践中,批判性思维教育环节却十分薄弱。目前,对于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都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状况并不容乐观。中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存在的不足与我们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已经不相适应。因此,可以看出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兴起是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4.批判性思维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自身的和谐。健全人格是指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等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健全人格是一种既有鲜明个性,又有很强社会适应性的理想社会化人格。[1]健全人格的养成需要学会用批判的、审视的眼光来看待一切问题与做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全人格还要求个体具有思想开放、独立自主的品质,尊重他人、诚信交往的良好道德情操。批判性精神表现出的独立自主、充满自信和尊重他人等特性都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营造批判性思维的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就一定要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学观。新课程强调的理念是: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伙伴。长期应试教育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师始终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要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我们必须重新建构师生观,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老师。有些时候,学生的问题看起来是离奇的或荒唐的,但创新的火花往往就在这中间迸发。教师的职责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育环境,强调不要只是给出正确的观点,而要说出观点的理由,争论时允许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存在差异,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争议,鼓励他们自由讨论。同样,学生在互相交换观点和理由时,也一定要相互尊重。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他们才会感到安全,感到被重视,才会有自由表达的愿望和空间,才可能真正地相互学习。
  2.通过数学史培养批判性思维精神。
  数学史可以说是一部批判与反批判的历史,从数学史料中可以寻找批判性思维足迹,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是无数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为了让学生从中有所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精神,我们自编了《数学文化选讲》供学生阅读。本书共介绍了:数学上三次危机;中、英两国数学发展的对比;中世纪的黑暗;伟大的笛卡尔与解析几何;非欧几何的诞生;布尔巴基学派等几个专题。通过数学史的阅读,学生能认识到没有质疑不可能成功,只有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才能对事情精益求精;只有具有批判精神的团队,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只有具有批判精神的民族,才能居于世界民族前列。
  3.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一题多变,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对比,根据自身原有的思维水平和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策略或解决问题的手段,并使之在解决思维任务中生效,即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
  例如:①过点A(0,1)作抛物线y2=x的切线,求切线方程。
  ②若直线y-1=kx与抛物线y2=x相切,求切线方程。
  ③直线L经过点A(0,1),并且与抛物线y2=x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L的方程。
  有了前面两题中少直线与多直线的教训,解第三题时,大部分同学都能冷静思考,带着批判的意识,排除习惯性臆想,得出正确的结果,所求直线有三条。学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调整错误的思维结构,得到正确答案。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采用一题多变的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对比,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从而达到培养思维批判性的目的。
  4.通过数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与“研究性学习”是现阶段中学教学创新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两个词。“批判性思维”是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研究性学习”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者的目标是统一的,即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力。因此,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可以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批判性思维可以给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课题,研究性学习可以成为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的一种载体。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类似于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体验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实施过程是先由教师选定主题,学生课题小组通过确立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成果评价与反思等四个阶段完成。例如,在学习完抛物线的知识内容后设置下面研究学习案例: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只内壁光滑且近似抛物面形的玻璃水杯,取一些长短不一的细直金属棒随意丢入该水杯中,发现金属棒顶端剖面呈现抛物线状,提出问题:(1)猜想交汇点性质;(2)结合猜想,根据物理学原理,对上述现象提出假说;(3)将假说数学化;(4)对假说的真假加以证明;(5)自我评价以上探索过程。
  国家要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善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发现问题,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问题,从中找出其不合理因素。数学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才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批判性思维应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成为个人成长教育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瑞.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81-82.
  [2]韩永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