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389)《伤寒论》当归四逆汤,医脉细、手足厥寒,由当归12g、桂枝12g、白芍12g、细辛6g、甘草6g、通草6g、大枣30枚(劈开)组成。老朽临床以之调治手足经常发凉、麻木、无力,按血虚、循行障碍处理,无论颈椎病、神经性麻痹、多发性神经炎,都有功效,如未见好转,加黄芪30g、川芎12g、丹参12g、能提高疗效。1965年遇一麻木患者,病史2年,似触电状,甚时失掉知觉,即投本方,十剂后几乎无有反响,减不足言,将药量增加半倍,嘱其每日1剂,连服45天。从此未来复诊,过了四个月途经济南,询问症状,言坚持饮用至三十帖,已彻底治愈。大脱汤的临床应用《挑竿记》言一乡村医家,对风、寒、湿、气、血所致经络阻塞,表现手足肌肉、关节疼痛、麻木、阵发性电击状,常投自制大脱汤,有当归15g、细辛6g、附子15g、桂枝15g、秦艽15g、没药10g、独活20g、生姜10片,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不停,30天为一疗程。老朽临床应用观察,颇有效果,宜于痛风、四肢末梢神经炎、多种关节炎。在止痛与消除麻木方面,疗效明显。曾诊治肩胛神经炎十余例,药后也称道良好。事实证明,凡手足麻木不仁,必须加入“风药”,否则石沉大海,难见功效。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195)家族马俊骥老朽,为经方派名家,擅长调理外感热证,对内伤杂病亦长袖善舞,阅历广泛,见闻很多。曾介绍个人经验,凡手足麻木、发凉,除先天遗传,均应治疗,宜投《伤寒论》当归四逆汤,量大久服,都能生效。计当归30g、桂枝30g、白芍15g、细辛6g、通草6g、甘草3g、大枣15枚(劈开),加黄芪60g、红花9g、川芎15g、苏木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忌吃生冷食物,1-3个月即见其力。内寒较重加生姜9片、吴茱萸9g、附子30g(先煎60分钟);局部皮肤色泽变紫,转成血痹者,加丹参30g。老朽给与患友,反馈良好。 小郎中按:当归四逆汤的经典方证原文是: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有医家认为此方治疗厥阴病的表证,可参考学习。其方证要点是: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临证中牢牢把握住脉细,手足厥寒,无明显热象者即可使用本方,近日小郎中接诊一老年男性患者,患糖尿病多年,近2年来足冷明显,夏季都要穿厚袜才可,当时见症:自觉足冷,颜色无异常,体型偏瘦,面色偏暗,口唇暗,自觉疲劳,血糖服药控制尚可,夜间要穿棉袜才能入睡,晨起也自觉足冷物缓解,二便可,纳眠可,舌暗苔白,脉沉细弱。辨证:血虚寒厥证,处方:当归四逆汤加附子、川牛膝、独活。患者复诊自诉服用3剂药后就感觉到足部有热感,后自行服药十余剂后症状明显缓解,可不用再穿棉袜。后复诊时说看了我开的处方查资料,发现方中附子很好,认为就是这个附子起了很大作用,我也没有解释,心中说到,其实真正起作用的是这个当归四逆汤。张老在文中展示了此方的加减法,也提到了他的一个医案,从中体会到,治疗手足麻木冷痛类疾病,有时需要守方坚持才可收效。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