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pdf

 刘雁辉 2022-12-05 发布于湖南

《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32035.5 (22)申请日 2020.06.11 (71)申请人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地址 201802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众仁路 495号 (72)发明人 厉海洋顾明达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和长优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4 代理人 周捷吴强 (51)Int.Cl. A61K 36/8888(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P 11/00(2006.01) A61K 35/618(2015.01) A61。

2、K 35/64(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57)摘要 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其组成为: 金 银花7-11g, 板蓝根10-18g, 赤芍6-14g, 桔梗3- 8g, 姜半夏6-15g, 僵蚕6-15g, 蔓荆子6-15g, 射干 6-15g, 胆南星6-15g, 牡蛎20-35g, 石菖蒲6-15g, 甘草1-5g。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11494522 A 2020.08.07 CN 111494522 A 1.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其组成为: 金银花7-11g, 板蓝根10-18g, 赤芍6-14g, 桔梗3-8g, 姜半。

3、夏6-15g, 僵蚕6-15g, 蔓荆子 6-15g, 射干6-15g, 胆南星6-15g, 牡蛎20-35g, 石菖蒲6-15g, 甘草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 其组成为: 金银花9g, 板蓝根15g, 赤芍9g, 桔梗6g, 姜半夏9g, 僵蚕9g, 蔓荆子9g, 射干9g, 胆南星 9g, 牡蛎30g, 石菖蒲9g, 甘草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 其中, 所述药物为颗粒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494522 A 2 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风热犯肺、 痰湿蕴。

4、 肺、 痰热郁肺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咳嗽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 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 支气管 扩张、 肺结核、 胸膜炎等。 天气变化时极易发病, 寒冷地区发病率较高。 0003 咳嗽中医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外感咳嗽包括风热、 风寒、 燥热等类型; 内伤咳 嗽有肺阴不足、 肝火犯肺、 痰湿、 痰热内蕴等类型。 0004 风热犯肺: 是由于风热侵袭人们肺部之后导致肺失清肃造成的一种病症, 属于热 感冒的一种表现。 大多数患者在发病之后, 临床上通常为咳嗽频剧, 气粗或咳声嘎哑, 喉燥 咽痛, 咯痰不爽, 痰粘稠或稠黄, 咳时汗出, 常伴鼻流黄涕、 口渴、 头痛。

5、、 肢楚、 恶风、 身热等表 证, 舌苔薄黄, 脉浮数或浮滑; 0005 痰湿蕴肺: 咳嗽反复发作, 咳声重浊, 胸闷气憋, 尤以晨起咳甚, 痰多, 痰粘腻或稠 厚成块, 色白或带灰色, 痰出则憋减咳轻。 常伴脘闷, 食少, 腹胀, 大便时溏, 舌苔白腻, 脉濡 滑; 0006 痰热郁肺: 咳嗽气息粗促, 或喉中有痰声, 痰多质粘厚或稠黄, 咯吐不爽, 或有热腥 味, 或吐血痰, 胸胁胀满, 咳时引痛, 面赤, 或有身热, 口干而粘, 欲饮水, 舌质红, 舌苔薄黄 腻, 脉滑数。 0007 目前已知的临床咳嗽治疗手段多为西医补液及口服药物对症治疗, 服药后常有反 复发作或缠绵难愈。 中医药处方。

6、种类繁多, 功效各异。 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条件普遍转好, 饮 食结构及营养变化较大。 同时, 人口流动性增加, 受地域、 气候、 饮食习惯等因素对人们体质 的影响较大, 因此传统中药组方已不适合目前人们体质因素。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以提高中药对呼吸道感染疾病 的治疗效果。 , 本方医者已在上海地区临床使用十余年, 是多年临床经验所得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其组成为: 0010 金银花7-11g, 板蓝根10-18g, 赤芍6-14g, 桔梗3-8g, 姜半夏6-15g, 僵蚕6-15g, 蔓 荆子6-15g。

7、, 射干6-15g, 胆南星6-15g, 牡蛎20-35g, 石菖蒲6-15g, 甘草1-5g。 0011 优选的, 其组成为: 0012 金银花9g, 板蓝根15g, 赤芍9g, 桔梗6g, 姜半夏9g, 僵蚕9g, 蔓荆子9g, 射干9g, 胆南 星9g, 牡蛎30g, 石菖蒲9g, 甘草3。 0013 本发明的药物为颗粒剂。 0014 本发明的药物与传统汤剂相比, 不需要煎煮, 临用时开水配成冲剂; 小剂量精细包 装, 冲服浓度可自行调解, 服用剂量小; 单位药物重量轻, 体积小, 储存和运输方便; 安全卫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1494522 A 3 生、 防潮防蛀、 保质。

8、期长; 原材料是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的、 炮制过的传统中药饮片; 经现代化 制药技术提取、 分离、 浓缩、 干燥、 制粒、 包装而成; 规格统一、 标准一致。 配方为医师个人经 验方, 经多年临床证实疗效确切、 稳定。 本发明组合药物具有疏风清热利咽、 活血解痉、 抗炎 解毒、 减少和消除痰液等分泌物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本发明是基于中国中医学对呼吸道感染证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则, 参考现代药理 研究成果, 采用金银花、 板蓝根、 赤芍、 桔梗、 姜半夏、 僵蚕、 蔓荆子、 射干、 胆南星、 牡蛎、 石菖 蒲和甘草配制而成。 0016 据现代药理研究记载: 0017 金银花, 芳香疏散肺经。

9、热邪, 透热达表; 抗病毒(流感病毒、 疱疹病毒、 埃可病毒)、 抗病原微生物(广谱抗菌)、 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 0018 赤芍, 清热凉血, 散瘀消肿; 抗病毒(流感、 副流感、 疱疹、 肠道病毒)、 抗病原微生 物、 降温抗炎(芍药苷)、 对抗Ach引起的平滑肌痉挛。 0019 蔓荆子, 清利头目, 疏散风热, 引药上行; 平喘祛痰(舒张气管平滑肌)、 抗病毒/抗 菌(黄素)。 0020 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减少腺体分泌、 各种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止咳 作用、 抑制呕吐中枢、 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0021 射干, 清热解毒, 消痰, 利咽; 减少炎症渗出、 抗病毒(流。

10、感病毒、 疱疹病毒、 腺病毒、 埃可病毒)、 抗炎解热。 0022 桔梗, 宣肺祛痰, 利咽开音, 利肺排脓; 稀释痰液、 镇痛、 解热、 松弛平滑肌、 增强细 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力、 其抗炎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 0023 僵蚕, 疏风利咽, 化痰通络, 软坚散结, 息风止痉; 抑菌(金葡菌.绿脓杆菌)、 抗惊 厥、 抗凝、 降血糖。 0024 甘草, 祛痰止咳, 清热解毒, 缓急止痛, 补脾益气, 调和诸药; 止咳祛痰、 保护发炎的 咽喉和支气管黏膜、 平喘、 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解毒(类似葡萄糖醛酸作用)。 0025 石菖蒲, 开窍豁痰, 化湿开胃, 醒神益智; 解痉平喘(抗Ac。

11、h、 抗组胺、 抗5-HT)、 中枢 镇静及抗惊厥作用。 0026 胆南星, 清热化痰, 息风定惊; 镇咳祛痰平喘、 抗炎抑菌、 抗过敏、 抗惊厥。 0027 生牡蛎, 软坚化痰, 潜阳补阴, 重镇安神; 镇静镇痛、 抗惊厥、 降血脂、 抗凝血、 抗血 栓。 0028 板蓝根,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止痛;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 用、 解毒、 消肿及抗过敏作用。 0029 具体地,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其组成为: 金银花7-11g, 板蓝根 10-18g, 赤芍6-14g, 桔梗3-8g, 姜半夏6-15g, 僵蚕6-15g, 蔓荆子6-15g, 射干6-。

12、15g, 胆南星 6-15g, 牡蛎20-35g, 石菖蒲6-15g, 甘草1-5g。 0030 本发明优选的组成为: 金银花9g, 板蓝根15g, 赤芍9g, 桔梗6g, 姜半夏9g, 僵蚕9g, 蔓荆子9g, 射干9g, 胆南星9g, 牡蛎30g, 石菖蒲9g, 甘草3。 0031 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药物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1494522 A 4 0032 1、 药物的制备: 0033 将上述各单味中药制成单味中药免煎颗粒制剂, 各单味中药按各剂量混合后沸水 约50ml冲服。 单味中药免煎颗粒制剂制作方法如下: 0034 (1)遵照药典炮制。

13、规范炮制, 饮片投料生产。 0035 (2)继承传统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用药原则。 0036 (3)以水煎煮为主, 其中牡蛎需多煎30分钟。 0037 (4)全成分提取。 0038 (5)成品尽量不加或少加辅料。 成品不加糖、 防潮剂、 防腐剂、 矫味剂。 0039 2、 病例的选择: 0040 年龄30-70岁, 男女不限, 以咳嗽、 痰壅为主要症状。 服用类似本方案药物作用的中 药患者需停用中药1个月后方可纳入。 病例包括西医学所称上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支气管炎 等。 0041 3、 观察指标: 0042 体温、 咳嗽程度、 痰量、 痰色、 气促、 鼻煽、 肺部听诊、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14、等。 0043 4、 疗效判定标准: 0044 体温变化、 咳嗽减轻、 痰量减少、 呼吸平稳、 肺部听诊及血液指标恢复正常范围。 0045 5、 疾病总体的治疗结果; 0046 (1)对照组: 68人, 按传统中药服用, 给予肺力咳合剂口服。 肺力咳合剂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镇咳祛痰。 用于痰热犯肺所引起的咳嗽痰黄, 支气管哮喘, 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经过服药7天后疗效观察, 总有效率94。 0047 (2)治疗组: 87人, 本发明药物颗粒混合剂, 每日一剂, 分早晚各服半剂, 沸水约 50ml冲开融化, 温服。 发明药物对风热犯肺、 痰湿蕴肺、 痰热郁肺治疗均有效, 经过服药7天 后疗效观察, 治疗总有效率99以上。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1494522 A 5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