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正琳:走进生活,构建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新课堂

 昵称15221501 2022-12-06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3月

走进生活,构建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新课堂 

湖北省巴东县教育局     陈正琳     邮编:444300

    【摘 要】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语文是对人生命表达方式的一种学习,写作是对个体生命情感世界的一种表达。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感物伤怀,都是通过语言文字展现出来的。因此,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实际效果却不佳,中学作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较为普遍。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就要走出教室,走进生活,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方法去教会学生写作。 
  【关键词】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生活化    新课堂  
  中学语文作文写作极为注重写作素材的选择。学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来源于学生平时阅读的书籍当中,主要包括语文教材中的语文阅读以及学生对杂志、报刊的阅读积累等;另一种来源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多重视对学生的情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从生活中捕捉素材,融入真实情感
  观察是知识的源泉,同时也是认知世界的起点。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与事,能够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观察力,把生活中的点滴直接运用到语文作文的写作中。因此,老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让学生适当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与事,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一点一滴,搜集更多的外界信息,整理成写作素材,便于以后应用到语文写作中。
  例如,学生在练习有关记述文的写作时,老师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还应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农村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捕捉生活中出现的小细节。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农民的生活,可以让学生帮农民画像,观察农民的外表、衣着以及精神风貌等,与其他人进行对比,并描绘出农民的不同。由于多数学生还是第一次去到农村生活,对农村生活比较好奇,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在农村平凡的生活中去体会生活的辛酸苦辣。学生在参加完农村实践活动以后,都会对生活产生极大的感触,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
  又如,在母亲节时,老师积极组织每个学生都参与帮妈妈做家务的活动,实践的时间为一天,学生可以帮助妈妈洗衣服、做饭、倒垃圾、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的辛苦,使学生应该学会对父母感恩。学生在参加完这一活动之后,就会有感而发,在写文章时能够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从现实生活中不断积累素材,不仅能充实学生的头脑,便于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还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2、指导学生自主思考,感悟生活点滴
  学生在写作文时,如果只有观察体验与阅读积累,而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则很难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一篇好的文章,必须要有思考,有见解,才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生活的探究,对人生的思考。思考是指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过程,对文章起到承前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认识。
  例如,鲁迅写的《故乡》这一篇文章时,鲁迅对“我”回忆中的那个美丽的故乡的描述运用了很多色彩,“深蓝的天空”“黄金的月圆”“碧绿的西瓜”三者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一个具有色彩的故乡。鲁迅就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对写作用词的精当与绝妙,从而写下很多优质的文章,因此,老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思考研究。
  又如,中秋节马上就要到来,人们购买大量的月饼,都忙着回家过节,售票大厅排着长长的队伍,会看到每个人手上都提着月饼礼盒,不管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坐在火车上都会听到人们议论的话题,这些场景在生活当中都是十分常见的,但是这背后却具有很深的人生哲理。老师应善于把握生活情景,将生活情景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总结自己的亲身体会。
    3、关注时事热点新闻,深入了解生活
  中学生在语文写作中,不仅需要非常丰富的写作素材,还需要有深厚的思想文化,以及对事物的独特看法。伟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古语言:“写作要多读、多看;做题要多练、多思;巩固要多记、多用;运用要多想、多试。”因此,学生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需要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例如,中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多阅读《读者》和《哲思》这一类杂志,多关注时事新闻,学会观看新闻联播以及阅读报纸、报刊等,积累有关政治、文化以及经济方面的素材,通过时间的阅读积累,形成一个来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丰富,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担心没有东西可写。此外,老师应对当前的热点新闻进行分析,并搜集整理相关的专题报道,及时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对报道中的消息提出自己的看法。
  又如,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搜集一些热点问题,如目前最为热点的贪污案、揭露社会贪污等,并把资料的时评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社会现象,指导中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上的人如何理解新闻事件,采用多样化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积累热点新闻常识,如果写到这一类作文时,便能把社会中出现的一些贪污腐败事件应用到作文写作中。

      4.模拟生活情境,再现生活

    课堂学习情境通常比较严肃,单调,学生大多处于一种被动学习意识,不符合儿童乐于游戏的天性。我们稍作调整,在课堂中引入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带着模仿表演、游戏的成分,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教学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例如复述课文,如果,我们稍作调整,引进生活中母子间讲故事的情境,复述由一人独白改为由“母亲”给“儿子”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说”者因为有了一个忠实的听众,有了交流的对象,说兴更浓,并且很自然地会用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听”者则一改沉默静听的僵化形象,回归生活的真实,边听边作出反应:提问、猜测、反驳、赞同……结果复述演绎成为平等、开放、不断生发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于是整个课堂都沉浸在这种生动活泼,如听相声似的活动之中,并且谁都乐于尝试,早已忘记这就是自己曾经多么惧怕的“复述”了。 
  综上所述,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来源于日常生活,对中学生来说,也需要充满生活化的气息,使作文内容变得更加真实。生活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素材选择空间,因此,老师在进行中学作文教学时,必须让生活走入学生的学习课堂,进一步提升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参考文献】
  【1】朱文秀.日本作文评价给我国作文评价的启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04)
  【2】叶黎明,种海燕.“生活贫乏说”与课堂写作教学内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Z1)
  【3】范金豹.中外作文教学目标取向的比较【J】.中学语文教学,2015(02)
  【4】韩向东.专门性作文与应需性作文比较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Z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