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停了作文赏析课,停了什么?

 小赵作文 2022-12-08 发布于重庆

平常的线下教学中,孩子们很期待作文赏析课。鲜活的作文,沉浸式的阅读,同学的尖叫,针对性的提升,让孩子们雀跃不已。可是,当我们转为网课的时候,变了。

我尝试着上课解除全体静音上课,有些同学发出的细微声音被话筒放大,鸡鸣效应让我大多数时候选择全体静音。当全体静音之后,没有教室的氛围,连麦也会在耽搁掉一些时间,真的令人抓狂。这是让我放弃分享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在教室可以边赏析边根据孩子的回馈板书要点,可以和同学有表情的互动。网课中,不能实现了。所以我第一次放弃了分享,选择了录了一个视频。第二次习作,因为同学们达成度较高,对于没有达成的,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第三次周记,也没有给出时间分享。

这是第四次习作了,我突然感觉停了作文赏析课,这件事好像有点不对劲。

停了作文赏析课,停了什么?

1.优秀的习作没有得到更大范围的回馈。比如在网课中冒出来的黑马邓子涵同学,他的作业经常被各科老师表扬。每一次习作完之后,对于习作质量高的也有进行实名表扬。质量高的习作不仅值得表扬,更是同学们的范例。不同的同学来读,会发现他在写作中不同的精妙之处。没有了作文赏析课,这些精妙之处就不能一一被发现。就像江琳羽同学,在写趣事的时候,用到了课文中的反复手法,将长句子化为短句子,突出迫不及待的心情。如果能够在赏析的时候被发现,那这个点不仅仅是其他同学会用起来,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法会在江琳羽的心中植根。下次,只要合适的地方就紧赶着用。

2.同学们没有欣赏到优秀的作品。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优秀的习作没有得到更大范围的回馈;同时同学们也没有机会欣赏到优秀的作品。作文结束之后,老师只是做了一对一点评。我只知道我的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那他们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我的作文是不是真的就像老师说的那么好呢?最优秀的作文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写出来的?就变得像一个黑洞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渠道就这样被关闭了。

3.工整的卷面带给人美的享受,他们没有机会感受。网课进行到第四周,很多孩子的书写已经急剧下坡了。即便在老师的提示下,好像也不能好好地写好一个字了。

如果有作文欣赏课,当优秀的卷面一展示出来,“亮瞎双眼那一瞬间就提升了对自己的要求。人类的进步,很多是因为比较产生的。在比较中,我看到了优秀 模样,我也可以尝试一下;在比较中,我发现了自己改进的点,下次我可以更优秀。

同伴的互促是一股相当强大的力量。当然,我们现在社会上这股力量太过强大,以至于大家都在喊“停下来”。那么停下来的意思,就是放弃这种互促吗?我想肯定不是的。无论什么政策措施,比较是始终存在的,而且决定着事情进展的。那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们倡导各美其美,而作文赏析课,学会欣赏和自省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想到这儿,越发觉得作文赏析课不该停。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对一语与作文赏析课的结合。所以,补上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