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人宫乐图》

 夕妙斋 2022-12-1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唐人宫乐图》

佚名(唐)

绢本,设色

纵48.7厘米,横69.5厘米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人宫乐图》描绘了唐代宫廷女子围在一张巨型方桌四周休闲奏乐的情景。画中人物有的轻摇团扇,有的悠闲品茶,有的吹弹奏乐。她们手中所拿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和笙。旁边站立的两名女子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打着节拍。画中人物身旁的方桌上,摆放着茶碗和茶托,桌子正中放置着一个大茶釜。方桌右侧中间的一名女子正手执长柄茶勺,把茶汤盛入茶碗里。她身旁的一名女子,正手持茶碗,因为听曲听得入了神,一时忘记了喝茶。而左侧最下方的女子,正把碗里的茶一饮而尽,她身后的侍女则伸出右手,等着为她添茶。

时隔一千多年,这幅画虽然局部有些破损,但画面色泽依然亮丽,女乐师们脸上的胭脂,身上的猩红衫裙、霞帔,甚至连衣服上花纹的细微变化仍清晰可辨。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时期之一,也是仕女图创作的繁荣阶段,唐代仕女图以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而著称,流传至今的唐代仕女图除了《唐人宫乐图》以外,还有中国唐代画家张萱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以及唐代画家周昉画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

图片

画作创作年代

《唐人宫乐图》画上没有署名,作者已无从考证。这幅画作曾被误作为《元人宫乐图》。《石渠宝笈续编》中将其定为元人所画,但经现代台湾学者王耀庭先生等人研究,认为画中人物的开脸、服饰、乐器及饰物,均与晚唐时尚相似,因此,在台湾出版的《故宫书画图录》中将此画更名为《唐人宫乐图》。

图片

画中女子身份

画中的十二位女子,如果她们都是唐朝宫廷里的嫔妃宫女,那么,按照传统的人物画法,应遵循“主大从小, 尊大卑小”来做出区别,就像画中两个站着的女子,明显画得比另外十个坐着的女子小,由此可说明这两个人身份低,但是围坐着的这十个女子身材大小、座次、服饰等均区分不出尊卑贵贱,据此应不是嫔妃在那儿听音乐、作乐,而应是宫廷女乐师们在休息或者排练。

图片

画作独特视角

《唐人宫乐图》设色典雅艳丽,线条充满质感。古画一般的视角都是正面平视,但是此画作画家为了把案子周围的十二位女性都画全,采用了侧面俯视的视角,这个在唐代的人物画里边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这种独特的视角,能把画作中的每一个女性都看全,而且都能表现出每一位女性最美的一面,这是画家独出心裁的地方。

图片

画中女子发型

画中人物的发式有坠马髻、垂髻等,还有两名女子头戴花冠。

坠马髻

坠马髻,亦称“堕马髻”。古代妇女发髻名。因将发髻置于一侧,呈似堕非堕之状,故名。堕马髻据说是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的。《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李贤注引《风俗通》曰:“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后经历代传承,不断发展演变,至在唐天宝年间,又始流行。坠马髻主要为已婚中年妇女所喜尚。

图片

垂髻

画中有的女子把发髻梳向两边,在耳旁束成球形,这种发式称作“垂髻”。

图片

花冠

画中有两名女子头戴花冠。花冠起源于中国唐代,盛行于宋代,其形状如一顶帽子套在头上,直到发际,使佩戴者更增添了女子的妖娆之美。

图片
图片
图片

画中女子妆容

中国唐代社会开放,女性自我意识增强,她们大胆追求时尚,无论在发型还是妆容上都非常讲究。

桃花妆

图中的宫廷女乐师们一个个打扮入时,脸上画着当时流行的桃花妆。所谓桃花妆,即在化妆时先抹白粉,再涂胭脂,胭脂往往涂抹于面颊部位,妆成后两颊呈桃红色,额头、鼻子和下颌三处均呈白色,所以在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中,对古代仕女面部的描绘就有了“三白”之说。

图片

花钿

画中坐着的十位女子妆容都差不多,唯有额上花钿因人而异。花钿,专指一种饰于额头眉间的额饰,也称“额花”、“眉间俏”、“花子”等(也泛指面部妆饰)。花钿之俗于先秦时便已有之,至隋唐五代则尤为兴盛。

从形象资料看,最为简单的花钿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颇似印度妇女的吉祥痣。复杂的则以各种材料剪制成各种花朵形状,其中尤以梅花形为多见,也许是承南朝寿阳公主梅花妆的遗意。五代牛峤《红蔷薇》诗:“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酒泉子》词:“眉字春山样,凤钗低袅翠鬟上,落梅妆。”唐吴融《还俗尼》诗中也写道:“柳眉梅额倩妆新,笑脱袈裟得旧身。”均咏的是此种梅花形花钿。

除梅花形之外,花钿还有各种繁复多变的图案。有的形似牛角,有的状如扇面,有的又和桃子相仿。复杂者则以珠翠制成禽鸟、花卉或楼台等形象。更多的是描绘成各种抽象图案,疏密相间,大小得体。这种花钿贴在额上,宛如一朵朵鲜艳的奇葩。

图片
图片

画中女子服饰

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情》诗中有曰:“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画中除了可以欣赏宫廷女乐师们漂亮的发式和精致的妆容外,还可一览她们艳丽多彩的服饰。

齐胸襦裙

画中的十二位女子均身着华服,这种服装叫“齐胸襦裙”,在唐代贵族妇女中非常流行,现在保留下来的很多唐代文物上,都可以看到这种唐代服饰。此种服饰,穿着时,把裙带高高系于胸部上方,这样能使穿着者无论胖瘦都能穿出一种优雅飘逸之美。

图片

袍袴

画中两个站着的侍女身穿圆领窄袖袍衫,腰间系红色革带,长袍腰间左右两侧开叉至大腿处。身着男装,但在妆容和发型上依然保留女性特征的侍女,被称作“袍袴”。唐代薛逢曾在《宫词》中提到“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袍袴宫人即穿袍着裤的宫人。由此可见,侍女着男装除图方便,多半也有迎合主人喜好的缘故。

图片
图片

画中演奏乐器

画中的宫廷女乐师们,一个个体态丰腴,脸若银盘,头上梳着各种漂亮的发髻,脸上化着浓妆,身上穿着艳丽飘逸的华服,她们似乎正在为某次重要的演出进行排练。画中出现的乐器,自右至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和笙。画面左侧还旁立一侍女轻敲牙板,为她们打节拍。

筚篥

筚篥又称悲篥、笳管、头管、管子,是由古代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的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簧管乐器,这个乐器名称就是从古龟兹语的译音而来的。筚篥在我国流行了两千多年,其音色深沉、浑厚、凄怆,对人们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激发力,特别是表现悲愤、激昂情绪时有独到功能,古人往往借它抒发伤时感事的情怀。

图片

琵琶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如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描述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至唐代后期,琵琶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

图片

古筝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咏筝诗

【南北朝】沈约

秦稳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
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
宁知颜如玉。

图片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的《短歌行》中有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笙,是汉民族古老的簧管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一般用三十六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用于吹奏。它由笙簧、笙笛、笙斗三个部分组成,由笙簧振动引起笙笛内的空气振动而发音。

图片

牙板

牙板即象牙或木制的拍板,歌时击之为节拍。古时多用檀木制作,又名“檀板”。唐玄宗时,梨园乐工黄幡绰善奏此板,故又称“绰板”。中国碰奏体鸣乐器,用于戏曲、曲艺和器乐合奏。古时由西北传入中原。唐代用于散乐,宋代用于民间说唱、民间器乐、教坊大乐和马后乐,元代用于宫廷音乐和杂剧,明、清用于宫廷和民间音乐。现代拍板多以3块长方形紫檀、红木或黄杨木板组成。板长18~20厘米,宽4~6厘米。前两块板用丝弦缠绕,然后用布带与后面的单块木板连结。以左手执后板,撞击前两块木板发声。拍板常与板鼓合用,由鼓手兼操。拍板也流传于蒙古族和满族中。

图片
图片

画中宠物

小巴狗

画面中,除了宫廷女乐师以外,还描绘了一只黑色的小巴狗,它半眯着眼蜷卧在方桌下,似乎正享受着音乐,它安静的神态,与桌上热闹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图片
图片

画中饮茶方式

《唐人宫乐图》为后人展现出一幅中国唐代宫廷女性的生活画面,不仅可以看到宫廷女子们的时尚穿着,还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饮茶方式,可以说是一幅鲜活生动的历史教材。

画中最突出的家具就是方形大案子,四角镶着铜活,案子上面铺着竹席,摆着茶具和酒具,中间是一个很大的茶釜,古人煎完茶后把茶汤倒在茶釜里,画中几个女子正拿着大碗喝茶,像极了现在喝大碗茶的情景。这是唐代真实生活的写照。

据专家考证,《唐人宫乐图》创作于中国晚唐时期,此时饮茶之风盛行,中国唐代的茶圣陆羽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了著名的《茶经》,陆羽在《茶经》里摒弃唐代以前人们采用的粗放的煮茶法,而极力提倡煎茶法,他的煎茶法不但合乎茶性茶理,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一经推出,立刻在文人雅士和王公贵族之间得到广泛响应。《唐人宫乐图》中表现的就是唐代典型的煎茶。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茶釜里的茶汤是煮好后放到桌上的,女乐师们饮茶时,用长柄茶勺把茶汤从茶釜中盛出,倒入自己的茶碗中饮用,图中的茶碗有圈足,便于手持。

在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原之前,中原是没有椅、凳之类的高坐具的。最合礼数的“坐姿”是脱鞋跪在席上,两膝并拢,将臀部落在脚踵上。要探身说话或起身离席时,则挺直腰将上身直立起来。画中十二位女子中有十位围坐在桌旁,或奏乐,或畅饮,她们的坐姿就是汉末传入中原的“胡坐”。由于人坐得高了,配合的桌案也要随之升高。在经过了一段漫长的“跪坐”“胡坐”混用时期之后,到宋代,“胡坐”正式取代了跪坐,桌椅样式与今日所用的已经非常相似,完全看不出这原本竟是一种“胡俗”了。

饮茶

图片
图片

长方案

图片

铜活

大案子的四角镶着铜活。

图片

茶碗和茶托

关注公众号:古董圈

图片

竹席

案子上面铺着竹席。

图片

大茶釜和长柄茶勺

图片

月牙凳

画面正中前有两个空的“月牙凳”,凳上覆以红色绣花丝绸坐垫,色彩抢眼,似是为两位重要宫廷仕女预留的。

图片

团扇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它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 。团扇起源于中国。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