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条辨浅释41——条辨121-124

 与春天同行 2022-12-12 发布于青海
一二一、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一二二、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历代伤寒家对上述两条条辨的解释争议颇多,认为症状和治疗方法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腹满、谵语为阳明证,寸口脉浮而紧是太阳伤寒证,这种情形是木(肝)克土(脾)的结果,可以针刺期门穴。以伤寒论的治病原则,先解表,再攻下即可。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说明肺虚,肺虚掉之后不能行水,嘴里会燥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中津液不足,大肠中津液同样受影响,肚子便胀满。如果病人自己流汗,小便正常的时候,代表脾胃的功能自己能够恢复,身体能够自愈。如果病人不能自愈,病情会比较严重。肝脏有肿大,会影响到脾胃,继而影响水的排泄系统,形成腹水。肝癌的患者会有大渴欲饮水的症状,喝水之后,不能止渴,水不能正常气化,会让腹水越来越多。肝癌、肝硬化腹水在水证论中讲述过治疗的方剂,实践中还需具体症状具体分析,随证治之。
 
一二三、太阳病二日,反烧瓦熨其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之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故欲小便不得,反呕。先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鞭,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太阳病二日,为两候(十三日左右),“反烧瓦熨其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之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如果用瓦熨的方式让病人发汗,会让病人胃肠的津液进一步流失,变成阳明证,这时候应该用白虎人参汤救治。药汗和瓦熨都能让人出汗,方剂中由生姜、大枣、炙甘草能够补充津液,吃药发汗能令病人康复;瓦熨让人发汗之后,津液会受伤,实践中不建议使用这种方式发汗。“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和“发汗,亡津液而小便不利,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的道理一样,津液受伤之后可以让患者津液自行恢复,达到不治而治的效果。

“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故欲小便不得,反呕。先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鞭,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人体需要由津液滋润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种运动,脾能够为胃行津液。津液到手指,手能够握拳;津液到足,足才能行走;津液到肠中,才能正常地大小便。上述的症状都是津液受伤的各种表现形式。当大肠中津液恢复的时候,肠中浊气会顺着阳明经到达头部,头部会突然疼一下。津液恢复,胃气能够顺利到达脚底,足心自然会热。
 
一二四、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太阳病中风后,用火熏患者,两个阳热互相熏灼,结果会造成病人津液丧失过多,其身发黄,血里面的水分流失很多的时候,从皮肤上看到血的颜色是黄色的,这时候宜吃水梨补充津液。阳盛则欲衄,阳气是往上走的,病人会流鼻血;如果病人阴虚小便难,说明津液不够;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身上没有汗,只有头流汗,这种情况叫作浮阳,是阴(津液不足)不能固阳的结果。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都是伤津液的表现。甚者至哕,患者不停地打嗝是胃气将绝的表现,非常危险。如果再加上手足躁扰,捻衣摸床,这是神将失守的表现,说明病情更加严重。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如果小便还通利,代表他元阳还在,因为小便是气化出来的,小便通利代表还有津液,代表还有一线生机。火劫发汗,大伤病人津液,会形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学习者在实践中务必要关注患者的津液是否大伤。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