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华 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思品课教学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昵称15221501 2022-12-15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中国教师》2017.2.

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思品课教学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     谭华     邮编:445000

      优秀的教育家认为: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教育、科学、艺术三者应有机统一。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则要动脑筋,下功夫。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思品课如何做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呢?笔者认为,要处理好这个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寓教于乐,寓趣味性于科学性之中,把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从而促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从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看,趣味性教学由来已久。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强调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两千多年前《论语》中就记载着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代心理学看,趣味性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活动呈积极化情形,由此产生内在动力来完成学习任务。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学习成功的诸要素中智商因素只占20%,而情绪商却占80%。情绪商指的是非智力因素,也即制约学习过程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的总称,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动机、信念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从认识论看,趣味性教学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大多数是从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理论概括和名词概念。而对于缺少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强调趣味性教学就是要理论还原,即把抽象的理论回复到它所产生的原材料中去。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以上三方面可说明: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少数趣味性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和教材的制约,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师疲于抓考试复习教学,往往只注重讲授些严肃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忽视了趣味性教学。结果,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教师出题,学生答题,致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由苦学到厌学,厌学到弃道。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也就丧失了。其实,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传授的是科学的真理,并不一定要为保持其严肃性而板起面孔。科学的真理和知识固然需要严密、准确的语言来表达,需要严肃性。但这与趣味性并不矛盾。严密而不刻板,精深而不晦涩,神圣博大而不乏感性色彩,这才是科学真理的特点。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统一起来是完全可行的。那么,如何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统一呢? 

    我们不妨学学毛泽东的著作,邓小平的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教育。其最大特色和魅力就在于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直观形象,幽默诙谐出神入化,使人读来精神振奋。如:毛泽东在文章中嘲笑党八股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说那些左倾教条主义者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后厚腹中空”。又如:邓小平在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反复强调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改革要有“敢闯”、“杀出血路来”的精神以及“猫论”等。这都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政治科学知识是能够运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和手段加以表达阐释的。而运用这些方法比单纯运用枯燥的语言更能深入浅出地阐明深刻的道理。法国演讲家雷麦曼说得好: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  其次,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第一、讲授的观点具体化。就是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来说明观点,一便把书本知识讲活。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引入笑话、故事等材料来讲述观点。因为一段笑话,一个好故事往往都是有事有理有趣的。这种融事、理、趣为一体的材料是具有极强艺术感染力的。它可使学生不知不觉的理解和接受知识观点。如: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哲学道理,我曾引用清代的一个农民难到大学生的故事:大学士张英微服私访,一个农民出了个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女”。张英无法对出下联。他的侍女说:“竹篮装笋母怀儿”。张英听了,拍案叫觉。故事讲完后及时让学生思考: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学士苦思不得其对的难题,为何被一个侍女轻而易举对出来?经学生议论,教师点拨:这就是“实践出真理”的道理。如此由故事到教材,由感性到理性,学生听得有趣,学得有劲,理解也深。

    第二、学理形象化。由于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涉及的科学理论比较抽象。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就需要着力形象化讲解。为此可运用漫画、比喻、谚语等方法来达到目的。如在讲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这一道理时,采用漫画说明法:漫画是一个人因穿不了不适合的鞋,致使他不仅行路难,而且还摔破了头。然后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好比脚与鞋子的关系,鞋的大小应由脚来定,鞋必须要适应脚。同样道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有可能像漫画中那样,发生因穿错鞋而摔破头的事情。用这种学生喜欢的形象直观的漫画来说明道理,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如,选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谚语、俗语、诗歌等形象化的语言来说理。我们在讲“货币”时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谚语,说明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对以一般等价物——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形式的总结,这就是较为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通俗的形象。再如用流沙河的《理想》诗来谈“人生的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这些优美动听、节奏明快、意蕴深沉的语言宛如涓涓的溪水流入学生的心田,学生们就会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中与教师的教学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接受教师传授的道理。

      第三,记忆提示化。由于政治概念、名词及基本观点多,要学生记忆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就将一些政治概念、基本观点编成易懂易记的顺口溜,如我们把邓小平理论中的几个重要观点概括为“一块石头”“两只猫”“三条鲤鱼”“四只鸡”。“一块石头”是指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稳步前进。“两只猫”是指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其意是指在合法前提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效益。“三条鲤鱼”是指“三个有利于”,即衡量一事物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四只鸡”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如此一来,学生记忆有趣,就乐意学习。

     第四,形式多样化,即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法,尽可能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教学,由“一言堂”变“多言堂”。如运用电化教学设施,将电视剧某情节或小品、相声,还可以知道学生按所学知识点去寻找与之相关的趣味趣事,办手抄报,开演讲会等,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去获得成功感。如我们在讲法律常识时,注重行为规范教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法律条文。为此,依据某些案例情节编写成小品,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人物情节,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道理。 

    最后要说明一点,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要有主次之分。就教学而言科学性是第一位的,是基础,离开科学性讲趣味性就无意义了。所以说趣味性教学绝非仅仅为了获得笑声,它是在追求喻理与说情合二为一的美妙境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从而唤起学生热爱和追求科学真理的求知欲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