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了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御生堂章晓辉中医调治有方

 新用户04085737 2022-12-17 发布于内蒙古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危害大,补养调治中医支招啦!

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易外感邪毒,与痰湿浊气瘀血互结而患上甲状腺疾病,患病率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何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其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体内的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刺激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引起甲状腺激素生成和释放增多所致,也是引起甲亢最常见的原因。也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包括高代谢症候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神经兴奋症候群和突眼等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气瘿”、“中消”等范畴,多见颈前肿大,伴有情绪激动、烦躁易怒、消谷善饥、消瘦乏力、心悸多汗、肢体颤抖、甚至双目突出等症状。

一旦这些症状发生,就要找到其诱因做好防治,消除危害。

发病者还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且年龄越大的女性,患病几率越大,患者急性发病之始,为什么这个病会“重女轻男”呢?

1、女性更容易受情绪困扰

不良情绪是甲亢的主要诱因之一,无论是过度兴奋、过度愤怒、过度悲伤,都有可能对人体正常生理机能造成紊乱和损害,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

2、受雌激素水平影响

女性怀孕期间,甲状腺激素需求量增大,有的人就会出现妊娠期甲状腺肿大;产后,甲状腺炎在临床也不少见。

3、遗传因素

甲状腺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而且传女的几率大于传男,但它不是遗传病,没有家族史的人也会得。

所以章主任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体检,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B超,早发现、早治疗,自然疗效也更好。

中医辨证病机

章晓辉中医主任认为,本病病机以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为本,气滞血瘀痰结为标。

病因在一定的体质因素下,由于水土失宜或情志失调,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津液不输、凝聚成痰,气、痰、瘀交结,壅于颈前而成。

图片

中医临床治疗主要分为:分期治疗、辨证分型治疗、经验方治疗、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中医起效徐缓而持久,但更强调辨证论治,通过全方位的调动身体机能,来改善全身症状以使甲状腺功能趋于平衡,复发率低,特别在调节人体免疫机制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分期治疗

章主任认为甲亢病机特点属“本虚标实”,以“肝肾心脾亏虚"为本,“肝郁胃热、化火生风、痰瘀停滞”为标。

初期以肝郁胃热为主,治宜理气解郁、清肝泻火。

可用逍遥散、丹桅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像知母苦寒质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药法象》谓其“泻无根之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玄参味甘苦咸,性寒,善于滋阴降火、软坚散结,两药相合以滋阴清热,共为臣药,也都是疗效很好的中药材。

图片

中期以心脾气阴两虛明显,治以益气养阴、软坚散结。

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兼能升阳止泻,《珍珠囊》言其“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益胃气”,《本草纲目》谓其“为补气之长”;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滋补肾阴、凉血清心,伍黄芪以气阴双补,在方中合而为君。

牡蛎咸涩微寒,归肝、肾经,既镇惊安神、益阴潜阳,用于烦躁、惊悸失眠以及眩晕,又能软坚散结,《本草纲目》云:“牡蛎化痰软坚……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本草备要》称其“咸以软坚化痰,消瘰疬结核”。

图片

后期多属脾肾两虚,痰瘀互结,治以健脾补肾、化痰祛瘀散结。

健脾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归脾丸等加减。而炒酸枣仁甘酸而平,归肝、胆、心、脾经,养心安神、益阴敛汗,浙贝母苦寒,归肝、心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本草正》言其“善开郁结,疗瘰疬”,合夏枯草以消瘿瘤颈肿目胀。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滋阴、理气化瘀、化痰散结之功。

总而言之,气滞血瘀痰结于颈前而成瘿,是形成颈肿目突的主要病理机制,根据“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原则,通过辩证施治,调节机体状态,扶正补虚,化痰散结,有形之邪可祛,无形之气可消,颈肿目突可愈,让患者能达到早日临床治愈的目的。

御生堂为您推荐专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