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疫名方:大青龙汤临床必学!

 音圆 2022-12-19 发布于湖北

大青龙汤

【方剂组成用法】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经典原文汇要】

1.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

2.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临床经验附识】

1.脉浮紧,无汗,烦躁,或发热恶寒,或身疼痛,或咽痛,或喘,或咳嗽,或口渴,或水肿者……

2.麻黄汤证,有烦躁或渴者。

3.咳嗽吐黄痰,有表证者(加重方中石膏剂量)。

4.头痛剧烈,身体酸痛无力,发热无汗者。

5.眼目疼痛,风泪不止,赤脉怒张,或目翳,或眼睑溃疡,或涕泪黏稠,或瘙痒,其脉浮紧、烦躁者(加车前子)。

6.皮肤瘙痒性疾病,脉浮紧、烦躁者。

7.发热,不恶寒,无汗,口渴,烦躁。

8.麻黄汤证,服麻黄汤不汗出而出现烦躁者。

9.结膜炎病,炎症剧甚者(合葛根芩连汤)。

10.桂枝汤证,身重烦躁者。

11.眼病红肿疼痛,流泪,烦躁,脉浮有力者。

12.小青龙汤证,而脉浮紧者。

13.麻黄汤证,而烦躁饮冷者。

14.越婢汤证而无汗者。

15.喘咳,渴,上冲,或身疼恶风者。

16.眼疾,疼痛,流泪不止,充血严重,头痛剧烈者。

17.麻黄汤证或葛根汤证,服汤已仍不出汗、恶寒亦不止者。

18.麻黄汤证或葛根汤证,服汤已仍不出汗,而出现烦燥、口渴、脉浮紧数者。

19.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发热或未发热,属表阳证而不恶寒者(酌加重方中石膏剂量)。

【前贤方论撷录】

《伤寒附翼》:太阳中风脉浮紧,头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此麻黄汤之剧者,故加味以治之也。诸证全是麻黄,有喘与烦躁之别,喘者是寒郁其气,升降不得自如,故多用杏仁之苦以降气;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性沉而大寒,恐内热顿除而表寒不解,变为寒中而挟热下利,是引贼破家矣,故必倍麻黄以发表,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枣以调营卫,一汗而表里两解,风热两除,此大青龙清内攘外之功……麻黄治表实,桂枝治表虚,方治在虚实上分,不在风寒上分也。盖风寒二证,俱有虚实,俱有浅深,俱有营卫,夫有汗为表虚,立桂枝汤治有汗之风寒,而更有加桂去桂,加芍去芍,及加附子、人参、厚朴、杏仁、茯苓、白术、大黄、龙骨、牡蛎等剂,皆是桂枝汤之变局。因表虚中更有内虚内实浅深之不同,故加减法亦种种不一耳。以无汗为表实,而立麻黄汤治无汗之风寒,然表实中亦有挟寒挟暑,内寒内热之不同,故以麻黄为主而加减者,若葛根汤、大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甘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麻黄连翘赤小豆等剂,皆麻黄汤之变局,因表实中亦各有内外寒热浅深之殊也……盖仲景平脉辨证,只审虚实,故不论中风伤寒脉之缓紧,但于指下有力者为实,脉弱无力者为虚;不汗出而烦躁者为实,汗出多而烦躁者为虚。实者可服大青龙,虚者便不可服,此最易知也。凡先烦不躁而脉浮者,必有汗而自解;烦躁而脉浮紧者,必无汗而不解。大青龙汤为风寒在表而兼热中者设,不是为有表无里而设,故中风无汗烦躁者可用,伤寒而无汗烦躁者亦可用。盖风寒本是一气,故汤剂可以互投,论中有中风伤寒互称者,如大青龙汤是也;有中风伤寒而兼提者,如小柴胡是也。仲景但细辨脉证而施治,何尝拘拘于中风伤寒之别名乎。

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