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大制”能让心怀天下者成为“官长”

 巨蟹座思考者 2022-12-19 发布于北京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婴儿”其实并不“纯”,不过确实有些像空的“溪谷”,准备好了装载世间的各种元素。然而,我们还应该知道的是,婴儿的“溪谷”早就有一定“形状”,例如有些人生而易于信任别人,有些人则天生处处设防,因而相同的人世间元素装在不同的“婴儿”身上,结果很可能是迥异的人。
一个人大脑中的模块都被“装载”和“修剪”完之后,就很难再改变了。老子的《道德经》,以及我现在正在做的,实际上都在干着人世间最难的事情:改变业已固化的大脑。
理想主义者相信自己理解了人类社会变化的规律,洞悉了社会混乱的根源,于是为社会和谐出谋划策。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老子与之不同,他认为“道”很高深,我们普通人无法掌握它,无为才是最好的选择,并且“道”本身也如此要求。但是,无论哪个思想,都倡导“虚怀若谷”,唯有如此,个人才有机会容下更多事物,变得全面而不偏狭。
一个人既刚毅进取,又能柔和退守,才可以容纳且保持“德”。“道”是自然的,原本已经存在的,“德”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道”便为有“德”。但人更多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得到感受,你懂得追逐受人瞩目(白)的地位,也会享受籍籍无名;你了解赞誉的荣耀,也能承受屈辱和责难。具有如此胸怀和气度的人在一个群体中往往进退有据,更能应对世俗之事。
老子认为,兼具雄雌、同视黑白、并包荣辱的人一定形朴神简,最接近于“道”,实际上已经在循“道”而行,可谓有“德”了。就像“道生万物”一样,有德之人知道怎样制造人世间的各种器具,懂得如何使用,那么他必然会成为群体的领导者,实现和保持国家管理的自然协调。
实际上,无论“克己复礼”这种纯粹立足人与人关系,还是从“道”追根溯源导出“天下式”,都要求国家管理者不为个人荣辱所扰,要懂得将所有人和所有事物兼顾起来,才能称职,完成群体任务,维护群体稳定。不管一个群体实行的是什么组织模式,那些完全不顾别人、刚愎自用、自私狭隘的人都会对群体造成损害。
今天,大多数人相信群体发展依赖的是协作,管理者的职责是确保那些保障协作的“器具”有效地工作。自古以来,国家的“大制”都是在继承过往中演化出来的,没有一个管理者有能力完全了解。管理者是“圣人”固然很好,但“大制”本身应该就是要减少没有圣人导致的风险,也就是说,即使一个平庸的领导者也不至于将群体带向灾难,当然,如果制度能够遴选出虚怀若谷的人做管理者更好。
可惜,大自然并没有赋予人类一个“大制”,因为大自然没有“承诺”人类的永续存在。大制只能由人类自己来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