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临终一首禅诗,用山水道破3重境界,融汇儒释道之精华

 新用户6516h3hB 2022-12-19 发布于山东

艺述史官方原创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今天我们来聊一首很有意思的禅诗《庐山烟雨浙江潮》。

据说写下这首诗时,苏轼已经是六十六岁的老人,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他从遥远的海南归来,路过庐山,这已经是他一生第四次探访庐山,历经一生风雨,他的心境自然是格外不同的。

这首诗很有意思,您看,头尾一致,都是“庐山烟雨浙江潮”,形成了一个环形,其中却含着充满禅意的万千变化。

初看这风景,是庐山烟雨,钱塘大潮,山山水水,自然光景,如果没机会亲眼目睹,恐怕一生都会觉得遗憾,可是当真置身于这烟雨山水之中,发现也不过是庐山烟雨浙江潮罢了。

之所以说这首诗是首禅诗,因为苏轼在这首诗中化用了一个很有名的禅宗典故,您肯定听说过,就是《五灯会元》中参禅分为了三重境界,当然也是人生的三重楼:

一开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就说,庐山烟雨浙江潮,如同每个人心中梦寐以求的理想,之于苏轼,是朝堂抱负、是政治理想,我们始终为这个目标努力,如果不能达到,肯定会抱憾终身。

当人生经验更加丰富,我们开始揣测、怀疑,觉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当初的理想好像也失去了吸引力,又要寻找新的目标,开始精神内耗。

再经历一些,来到了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抹去了我们本身的主观意识,这山山水水,不过是不为意志所转移的自然。正如无论你如何锤炼你的人生,道,就在那里。

当年写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苏轼,历经一生波澜,好像已经看透了人生的真面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虽然只是一首小诗,却体现了苏轼的禅宗修养。苏轼是一位儒道释三家贯通的人物,儒家不必说,是那个年代读书人的必备素质,此外苏轼接触道家比较早,时常捧读《庄子》,后来与释家打了不少交道,有许多僧人朋友,尤其与“云门宗”的禅师交情甚笃,或许因为他太有才华,禅宗修养反而被严重低估了。

他的修行其实被佛家的“灯录”认可,这就相当于承认这位东坡居士的境界达到了“妙臻圣解”,也就是和高僧差不多。我想正因为这份精神力量极好地结合在诗词中,才使得苏轼这么受现代人喜爱,充当着多人的精神导师,闲暇时,不妨多读读苏轼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