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到,记得吃“传统5样”,做“吉祥2事”,为家人祈福,保平安

 简食记 2022-12-21 发布于山东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也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冬至过后,白昼渐长,阴气回升,气温也就更低了。据史书记载,将冬至视为节日的开始于汉代,据《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唐、宋、明、清相沿,将其称为“冬节”“长至节”等,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中国,但凡是节日都有几个共同点,就是以吃某种食物来表示对节日的庆贺,无贫富之别,也无官民之分。因此,各个节日都有对应的饮食风俗。按照南北方不同的文化差异,冬至这天所吃的食物也是不同的。今天咱们就聊一下,冬至节要吃的“传统5样”。
1:饺子,冬至吃饺子是北方的传统习俗,并且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据说,冬至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一天,民间有冻掉耳朵的说法,所以在北方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碗饺子。冬至吃饺子作为传统习俗,不仅味美,而且还有美好的寓意。因为饺子形似元宝,所以这天吃饺子又有财源广进、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
冬至吃饺子是源于张仲景,据说他告老还乡时候,看见当地生灵涂炭,百姓肉耳朵都长了冻疮,便和手下把羊肉和胡椒,以及药物,都包进面皮里,下锅煮熟,让百姓食用。百姓吃过后全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慢慢的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不过当时它不叫饺子,而是称其为“娇耳”或“扁食”。
2:汤圆,冬至这天,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作为传统习俗在江南一带最为流行。据史书记载,早在宋朝时期就有冬至至汤圆的习俗,汤圆也叫汤团,冬至这天吃的汤圆,也叫冬至团。因为汤圆是圆滚滚的,而“圆”又象征着团团,美满,所以冬至就要吃圆圆的汤圆呀。吃完冬至圆,来年一家人团团圆圆。
3:馄饨,在过去的老北京,一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俗语,冬至吃馄饨据说是起源于汉朝,北方的匈奴部落中有两个十分凶残的首领,分别姓“浑”和“屯”,老百姓早就对其恨之入骨,他们就把肉馅包进面皮里下锅煮熟,取“浑”与“屯”之音,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冬至,所以就有了冬至吃馄饨的习俗了。吃馄饨既是一种节日的习俗,也是祈求来年顺利的美好愿景。希望吃完今年的冬至馄饨,各位小主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4:羊肉,“冬至到,羊肉俏”,自汉代开始,就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冬至这天吃上一顿滋补的羊肉,不仅可以暖身,而且还寓意来年有个好兆头。作为冬至的主角,在四川简阳,喝下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这个冬至节才算是完整了。在贵州,不管是羊肉汤还是羊肉粉,贵州人照单全收。当然,在大山东的滕州,也会用一碗羊肉汤贺冬至。
5:年糕,冬至吃年糕,图个年年高。 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除了过年要吃年糕之外,冬至也有吃年糕的习俗,米粒经过高温和高压的磨砺,蜕变成洁白如雪,莹润如玉的年糕。白糖年糕、红糖年糕、花样年糕……做法虽然能简单,但寄寓着人们一年更比一年高的美好愿望。一份简单的食物,是人们对未来如意的寄托。
当然,除了吃上面提到的5种食物之外,在浙江宁波地区,番薯汤也是冬至必吃的食物之一。因为“番”同“翻”,按照当地人的理解,吃完冬至大的番薯汤,一年的霉运也会翻过去。煮番薯汤的是时候还要加点酒酿,在当地的方言中,酒酿也将“浆饭”,“浆”同“涨”,又有“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在古城苏州,有句俗语叫作:“冬至不喝冬阳酒,是要冻一夜的”。在旧时,东阳酒是一种米酒,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此酒口味甘甜,色泽金黄,并且隐隐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吃完喝完后,这2件“吉祥事”别忘记做,为家人祈福,保佑平安。
1:祭天祭祖,在我国不少地区,冬至这天都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祭祖的同时,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2:冬至要养生,冬至养生重点在“躲”,冬藏要藏阳气,冬天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饮食起居方面,请勿暴饮暴食,也不要吃的过咸过辣。捂好背、腹,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锻炼,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冬至节气还是“数九”或“交九”的开始。即从冬至这天开始,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总共分九个“九”,八十一天之后便会进入春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不仅是百姓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