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5岁,甲流后咳嗽,5味药,4剂缓解九成

 mxb08 2022-12-23 发布于黑龙江

叶某,女,85 岁。2019年3月14日入院。住院号:6084×。

主诉:发热伴咳痰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伴恶寒,咳嗽咳痰,咳白色稀白痰,体温 38.8℃,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血常规示 WBC 8.0×109/L,NEUT% 75%。血气分析示 pH 7.48,PaO60.6mmHg,PaCO34.1mmHg;流感 A+B 流感抗原示甲流病毒抗原(+);胸片示双肺感染,双肺多发慢性炎症,纤维灶。CRP 103mg/L。诊断为“甲流、肺炎”,予热毒宁清热解毒、布洛芬退热、补液等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改善,发热暂退,但仍咳嗽咯痰明显。现为求进一步治疗,拟“甲流、肺炎”收入我科。

诊查:神清,精神疲倦,暂无发热,恶寒,咳嗽、咯白黏痰,痰不易咳时有胸闷气促,腹胀满,纳差,夜眠差,大便每日1~2次,小便尚可,夜尿3次。舌暗,苔白,左脉浮弦,右脉浮滑。下睑偏淡,腹满,下肢甲错、袜痕,手温。

西医诊断:①甲流;②肺炎。

中医诊断:发热(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基础病机:表束,表寒,伤营;太阴血少,里虚,水饮;阳明里结,外燥,外热。

辨证分析:患者外感起病,上焦表位的咳嗽咯痰、恶寒等主要不适为表束,恶寒为表寒,眠差为伤营;太阴层面,下睑偏淡为伤血、血少,大便2次为里虚轻症,夜尿3次、轻度袜痕分别为水饮之淡饮及溢饮;阳明层面,手温、发热为外热,甲错为外燥。综合分析,患者在表有风寒不解,水饮停滞,在里有淡饮及结热攻冲上逆。治以解肌清热,养津除饮。结合手温、发热、甲错的情况,患者里虚为胃津虚层面。

处方:知母解肌汤。

麻黄12g,知母18g,生石膏18g,葛根18g,甘草12g。

用法:加水900mL,煮取300mL,分3次服。

处方分析:方中半个麻杏石甘汤解表清热化饮,知母清热除水,葛根辛寒解肌、养益津液,全方共奏解肌清热、养津除饮之效。

3月17日:患者服药4剂,咳嗽已缓解九分,无明显痰,无发热,饮水不多,纳眠较前好转,大便成形、日1次,夜尿2次。舌暗,苔白,脉浮细。复查 CRP 24mg/L。予守方3剂带药出院。1周后随访,患者服完3剂后,恶寒发热、咳嗽等情况均无反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