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故宫|倦勤斋内装修(下)

 新用户8926AVU2 2022-12-25 发布于北京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们今日介绍倦勤斋戏台。

文章图片1

倦勤斋西四间

穿过幽暗狭窄的过道,转步进西四间,间内顶棚饰以竹架藤萝的海墁天花。

这种用藤萝架通景画装饰宫殿的做法,最初是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在半亩园宫殿绘制。

文章图片2

藤萝海墁天花

站在屋宇中央抬头向项棚望去,藤萝架上的一朵花似正悬在头顶。如果视线向四周的话,又会发现那些花朵慢慢变成倾斜状,最远处的花朵几乎是“躺”着开放,但是站在中心点向西边望去,藤萝架上的花朵又是朵朵下垂,摇摇欲坠的样子。

紫藤萝花微风一吹仿佛摇曳出淡淡香味,透过叶茂花繁的萝架,略透蓝天,每簇花的描绘都依焦点透视的原理,以宝座前方一簇为中心,发散开来。

藤萝枝叶繁茂,象征绵延不绝,藤萝果实累累,象征子孙万代。

文章图片3

戏台北侧通景画

戏台北侧和西侧的墙壁是通景绢地大画。

文章图片4

西侧墙上通景画

西侧墙体上绘制的是斑竹搭架的院墙,墙后远山,山石高耸,树木成林。

文章图片5

北侧宫墙通景画

北墙上画着一处春日宫殿景致,红色的宫墙和金碧辉煌的宫殿,呼应着窗外的符望阁。院落中用斑竹搭成篱笆墙,姚黄魏紫的牡丹透过篱笆的缝隙吐露芬芳,高处两只喜鹊飞临竹篱笆月亮门。

文章图片6

北侧通景画局部

月亮门外的庭院中,丹顶鹤正在梳理羽毛,整幅通景画中,仙鹤象征长寿,两只喜鹊象征双喜,为双喜临门。

文章图片7

清郎世宁唐岱合绘《松鹤图》轴绢本

倦勤斋的天顶画、通景画的手法风格技法仿佛都出自郎世宁之手。可倦勤斋是在郎世宁去世六年后添建。

根据《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内记载: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二月二十日,接得郎中德魁押帖一件,内开本月十一日太监胡世杰传旨:宁寿宫倦勤斋西三间内四面墙、柱子、栏顶、坎墙俱着王幼学等照德日新殿内画法一样画。钦此。”

说明倦勤斋内的通景画由王幼学所画,档案并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双鹤斋着郎世宁徒弟王幼学等画油画”可明确王幼学曾经跟随郎世宁学过欧洲画法,曾是郎世宁的徒弟。

文章图片8

楠木雕彩绘竹纹圆光罩

南立楠木雕彩绘竹纹圆光罩,与北墙裱糊的彩绘竹篱圆光罩遥相对应。

文章图片9

座西面东的方形小亭

西侧一座西面东的方形小亭,亭为木质仿竹纹,也称竹亭,四角攒尖式顶上置涂金木宝顶

亭南与亭后有木质仿竹夹层篱笆,用金丝楠木仿刻斑竹而成。

文章图片10

方形竹亭

亭子后檐两侧留有小门,供演员上下场用。

戏台柱上挂【著添南极应无算,喜在嘉生兆有年】的对联,上句说寿命无量,下句表达丰年邦本。这两句组合成对联,是对藤萝架通景画的最好诠释。乾隆把对长寿的追求与政治理念相结合,描绘了一个“天下太平,万民长寿”的美好蓝图。

文章图片11

西四间面西仙楼

亭前设一座面西仙楼,正中上下均设宝座床,为观戏时所用。

文章图片12

在二层仙楼北侧墙壁上也有一幅通景画,

文章图片13

二层仙楼北侧墙壁通景画局部

一妇人正探出头,似被斋内戏曲和藤萝吸引。

乾隆花园至此介绍完毕,下期介绍奉先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