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二)——唐三彩载乐骆驼俑

 与春天同行 2022-12-27 发布于青海

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的村民正在翻修房屋,准备在村内的空地取土。村民在用铁锹挖土的过程中频繁挖出瓷器碎片,村长得知消息后随即联系当地的文物研究所。经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后,判断出古墓始建于唐朝,并决定进行保护性发掘,当时古墓的墓顶已经被挖去一部分,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发现这座古墓在很久以前就已被人盗挖过,且盗墓贼已经盗走了墓中大部分的随葬品,因此专家们在古墓中并没有找到任何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信息。幸运的是,由于这座古墓沁水,墓室后半部分80厘米处发生了坍塌,有一部分随葬品得以幸存,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便是其一。

文章图片1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通高48.5厘米、乐俑高11.5厘米。骆驼直立于长方形底板上,昂首张口,舌尖上卷,两耳竖起,作仰天嘶鸣状。骆驼周身施白釉,并饰有赭色釉斑;头顶、颈部、前腿上端的长毛及尾巴均施赭黄釉,尾巴自然贴于臀部右侧,呈弯曲状。驼背上垫一椭圆形蓝色须边的毯子,两峰之上架有深绿色的平台,平台上铺一条长方形蓝须边菱形格纹毯子,毯子下垂至驼腹部两侧。

文章图片2

在饰有赭、绿、蓝、白四种彩釉的毯子上,有七个手持各种乐器的乐伎,相背盘腿而坐。有的身穿圆领长袍,有的着翻领胡服,衣服的颜色分别为赭黄、深绿、浅绿、黄蓝白三彩等。他们头上均戴皂丝幞头,腰系宽带,眉目清晰,神态各异,手中分别持笙、筛、琵琶、竖琴、笛、拍板、排箭作奏乐状。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在七个乐俑中间,有一亭亭玉立的女子,身穿绿彩交衿长袖衫,着白底蓝花曳地长裙。发髻梳于额前,眉目清秀,神态自如,右手上举至胸前,左臂下垂手微上翘,双手藏于袖内,作歌舞状。

文章图片6

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白、绿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唐三彩从唐初开始制作,其间经历了初创走向成熟时期、高峰时期,安史之乱后进入衰退期。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约80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但由于实用性较差,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即冥器和俑。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在施釉技法上主要采用了“分区施釉法”和“点染融彩法”。前者是指器物上单彩、双彩和三彩的痕迹同时存在;后者则是借鉴了国画中的水墨晕染的手法,在陶器表面点上釉色以出现斑驳淋漓的效果。进一步说,这件器物在施釉手法上主要采用的是“溜釉法”,即采用勺子等容器盛满釉汁从器物周围慢慢溜挂以施釉。在上釉过程中,由于唐三彩的釉流动性很大,玻璃质感较强,不同颜色的彩釉便会相互掺杂和融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而这也是唐三彩的精妙所在。

自从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中国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交流就以此为动脉流动不绝。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所持乐器基本出自西域,而演奏及舞蹈者皆为汉人。他们演奏和歌唱的,很可能是流行于开元天宝年间的“胡部新声”。胡部新声有别于纯粹的胡舞,传自河西少数民族地区。在唐代,西域的西凉、高昌、龟兹、疏勒等地民族音乐已十分成熟,经改造传入长安后,立即受到人们喜爱。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升胡部于堂上”,后又专门下诏,令“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胡部新声在长安风靡一时。

另外, 唐三彩俑的创作上也体现了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尤其是南亚的印度文化。唐代佛教文化盛行,因此随着佛像造像艺术在中国的普及,佛教的石窟艺术对三彩俑的人物造型有着深刻影响,并为三彩俑人的造型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模式,这点从三彩骆驼载乐俑的端庄秀美的人物外貌上可以看出。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属于国家一级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名列《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三彩骆驼俑是唐代三彩陶俑中的稀世珍品,是唯一一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