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文蔚回忆:我所知道的淮海战役情况

 兰州家长 2022-12-27 发布于甘肃

我所知道的淮海战役情况

文章图片1

(本节所记述的内容,除本人亲历之事外,多是粟裕同志生前向我介绍的-----管文蔚注)

济南战役原计划准备打一个半月,但敌军的战斗力下降比我们估计的还快得多,只有八天时间,我军就完成了整个战役的作战任务,不少主力部队尚未动用。

文章图片2

粟裕和华野其他负责同志讨论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建议主力由山东南下,先打两淮,歼灭黄伯韬兵团于新安镇地区,然后打海州,歼灭李延年兵团。因在淮海地区与敌决战,故称淮海战役。这样,不仅能打开苏北粮仓,解决部队粮食供应问题,而且可以背靠苏北,西击徐蚌线,孤立徐州,最后攻取徐州。

粟裕关于攻打两淮和海州,发起淮海战役的建议,刘伯承、陈毅很支持。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四日,粟发电报向中央军委陈述了自己的意见。次日,中央军委即复电说:“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二十八日,中央军委又来电指示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作战计划“应以歼灭黄伯韬兵团于新安镇、运河车站之线为目标”,切断海州与徐州之联系,同时打通我军山东与苏北之联系,以利下一步对徐州之敌作战。

一九四八年十月九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负责同志于山东由阜召集师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的意图,统一意志,布置所属各部做好这一战役的充分准备。准备好后,才统一开始行动。

当时敌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所统率的部队共有六十万人(连同战役中敌增援至淮海战场的十二兵团、三十九军、五十四军等部共八十万人),大部分部署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临城、蚌埠段和陇海路海州、郑州段,形成一个十字形的布局。我军有二十三个纵队,加上地方武装,也有六十万人的兵力。

十月十一日,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局、中原野战军和中原局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即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中央军委指示:

文章图片3

“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峰县、枣庄、临城、韩庄、沐阳、那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第二阶段再打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等地。第三阶段则转向两淮地区作战。计划用一个半月至两个月时间完成整个战役的全部作战任务,然后准备渡江作战。

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作了具体部署,分配了作战任务,决定采取济南战役中攻济打援的办法,以六至七个纵队分割歼灭黄伯韬兵团所辖的第二十五、六十三、六十四三个师;以五至六个纵队担任阻援和打援任务。大体上以两个纵队对付敌人一个师。并各以一至两个纵队,分别攻取临城和韩庄,侧击徐州、商邱段,同时活动于宿迁、灵壁地区,以牵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使其不敢全力出援。这样,从北面、东南面等几个方向,直接威胁徐州,使敌有后顾之忧,不敢轻举妄动,以保证我军彻底歼灭黄伯韬兵团三个师的任务。

为了加强统一指挥,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总前委,邓为书记,领导华东和中原部队,统筹淮海前线的一切事宜。同时,要求组织好后方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一定要做到前线需要什么就保证供应什么。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党政军民都全力以赴,根据实际情况,在统一计划任务的前提下,作出自己的安排,深入动员群众,并做好一切组织工作。

华东局、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给我华中工委和苏北军区的任务:一是组织力量配合淮海战役,并以极大努力做好支前工作;二是准备组织安排渡江工作,弄清江防一线之敌情,并加紧对敌军的策反工作。

我们考虑两大野战军会战徐蚌、淮海,粮草极其重要,我苏北、苏中地区大力支前,责无旁贷。为了完成配合淮海大战的任务,我们必须把两淮巩固下来,必要时准备动员地方武装补充主力。

华中工委决定由曹荻秋、贺希明负责抓支前工作(华东局总的支前工作由刘瑞龙负责),开了各地区专员、县长会议。会议开了好多次,有几次我也参加了。

十月下旬,中原野战军主力解放郑州、开封。敌判断我军将向徐州地区发动攻势,立即收缩兵力。十一月上旬,中央军委依据战争形势的新发展,决定扩大原定作战规模,指示集中全力歼刘峙集团于长江以北,并指出非有重大变化,不可改变计划。

十一月二日,东北我军攻克沈阳,营口也于同日收复。蒋介石在东北的四十七万多军队彻底被消灭干净。蒋暴跳如雷,决心死守徐州。十一月四日,蒋命他的参谋总长顾祝同赶到徐州,按其意图重新调整部署。顾祝同召集了紧急军事会议。会上,黄伯韬、邱清泉、李弥等皆说他们正面已发现共军大部队运动,有进攻之势,但他们都无法判断我主力在何处,无法作出相应的调整部署。顾祝同决定把李延年兵团撤往上海,其余部队收缩,向徐州靠拢,以改变“十字架”形战线太长的不利局面。

要坚守徐州,北面的防御至关重要。当时驻守徐州北大门的为第三绥靖区的部队。外传该部不稳,蒋介石很耽心,因为那是我山东部队南下的要冲。蒋一面令刘汝明部移至固镇、蚌埠地区,以防不测;一面电召冯治安、刘汝明到南京,倍加慰抚,又嘉奖,又送钱,百般笼络,并指使其发表了拥蒋反共宣言,以安定军心。

敌情发生了变化。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已开到蚌埠附近。蒋又仓促决定,将第九绥靖区各部迅速空运蚌埠,归黄伯韬指挥。由于迟了几天,无法空运,只好沿陇海路西撤。我苏北地方部队积极予以袭击。这时,我军各路主力部队已按计划隐蔽进入攻击出发地了。

事后,粟裕告诉我说: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三步棋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主要负责同志详细研究后定下来的,第一步一定要吃掉黄伯韬兵团这块硬骨头。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坚决阻挡邱、李二兵团东援。他们相距不远,不容易分割开。我军一定要不怕疲劳,不怕牺牲才能做到。当时命粟裕日夜兼程从山东赶往徐州以东,歼灭黄伯韬兵团。七八个纵队,路上很拥挤,部队要绕过台儿庄、贾汪、曹八集,至少得几天时间,那里离徐州又很近,迂回进击相当困难。这事真使粟裕伤透了脑筋。

文章图片4

十一月六日晚,淮海战役开始。我军担负歼灭黄伯韬兵团主攻任务的几个纵队急速前进。其他部队分别包围郯城和进逼临城、枣庄。临枣之敌闻风逃窜,我军进逼台儿庄。中原解放军则已于五日进入商邱东南地区,发现刘汝明部尚有一部滞留商邱,即发起攻击,一举歼其一八一师于张店,但刘部主力已东窜。邱、李兵团正向徐州收缩。黄伯韬兵团也在加速西撤,部队乱成一团。但我军还不知黄伯韬西撤的情况,仍命各纵队迅速抢占运河,向新安镇挺进。

这时,中央单线领导的特别党员何基洋、张克侠,奉命于八日率国民党第三绥靖区所部两个军计二万三千余人在徐州以北之台儿庄、贾汪、枣庄地区举行起义。敌之防线出现了很大的空隙,徐州东北大门洞开,大大便利于我军山东南下的几个纵队从此空隙通过,直奔陇海路上的曹八集等地,将黄伯韬兵团的归路切断。何、张率部起义对我军切断黄伯韬兵团的归路意义甚大。

粟裕指挥歼黄的几个纵队赶到新安镇时,黄伯韬兵团已经离开,立即紧紧追击。敌人过去后,即将所有桥梁破坏,我军几个纵队,数万之众分成若干个箭头,向西穷追猛打。为了争取时间,过河时战士们奋勇跳入冰怜的水中,用肩膀抬着门板,架起许多座人桥,让大部队和骡马从人桥上过河,场面非常感人。

黄伯韬兵团及其指挥机关搬到运河桥边时,桥面不宽,人马拥挤不堪,建制大部混乱。我军即乘机向运河车站猛攻。敌人落水者、被俘者甚众,好不容易将主力渡过河西,进入窑湾、碾庄一带,想把部队休整一下。黄伯韬尚不知其归路已被切断,还以为徐州接应部队已到了,估计在那里休整两天没有关系。突然听到西边炮声很紧,经查明,归路已被我军切断,他大惊失色,怆然泪下,急急忙忙把部队布置在各村庄坚守,将自己的指挥部移至碾庄,并向徐州刘峙呼救。

刘峙回答:“已令李弥兵团东来接应,希你尽可能向西夹击,否则就坚守待援。”

这时,刘峙已接到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淬、张克侠率部投共的报告,急得几乎晕倒。他边哭边命邱、李两兵团星夜东援,但为时已经迟了。

蒋介石听说何、张投共后有向徐州进攻之势,大骂刘峙无能。接着又得悉黄伯韬陷入重围,更是暴跳如雷,立即吩咐侍从室通知杜聿明速来见他。杜见蒋时,蒋对他说:“你速去徐州任剿总副指挥,立即动身,不要耽误!”同时,蒋又用十万火急的电报,命邱、李兵团要不顾一切,从速东援,限期与黄伯韬会师;命驻守蚌埠之线的刘汝明火速开往徐州以南之宿县,准备随时增援徐州,命驻守河南驻马店一线之黄维兵团经蒙城向徐州方向靠拢。

十一日,我军将黄伯韬兵团团团围住。敌已混乱,我抓紧战机发起猛攻,经过逐个村庄的争夺,黄伯韬兵团伤亡惨重,残部龟缩于碾庄周围的狭小地区,没命地向徐州呼救。蒋介石严伤刘峙、杜聿明催促各部火速救援黄伯韬。十二日起,敌七个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向我军阻击部队猛扑,企图在限期内到达碾庄,救出黄伯韬。我军正面阻击部队凭借国民党筑就的坚固工事,顽强阻击,将敌堵在侯集、林修山一带。在唯宁西逃之敌,为我军在徐州东南的部队歼灭。我军已无后顾之忧,大胆向徐州进逼。杜聿明又催刘汝明,黄维等部向徐州靠拢。

我中原解放军得悉固守蚌埠之刘汝明部北援徐州,急忙于十一月十五日抢先攻克宿县,歼敌一万余。然后从西南两面威胁徐州,杜聿明慌了手脚,一面向蒋请示,一面令邱、李兵团不得冒进,说“徐州情况也紧”。蒋得此消息,急令黄维兵团兼程东援,同时要刘汝明火速拿下宿县,以解徐州之围。

陈丕显和我当时在苏北。曲阜会议后,陈、粟曾指示我们苏北军区的部队一定要对当面之敌展开猛攻,拖住敌人,不使其他调。

此时,西线主战场已进入紧要关头,我侧翼必须予以配合。于是我苏北军区部队即以滨海、淮海两军分区主力,约两个独立旅,在有关县团配合下,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攻克海州,歼敌一万余人。七日,我军进攻新浦,敌四十四军在其军长王泽溶带领下弃城逃跑;困守在连云港之敌也如惊弓之鸟,征调船只准备从海上逃窜。我军直插港口,截断敌之退路,又歼敌三千余人,余敌从海上逃往上海。另以一个独立旅在淮阴至仙女庙一线进行袭扰,各县地方武装也按给予的任务积极行动;江淮军区两个旅,直接由华野指挥和分配任务。

黄伯韬兵团被围,内部非常混乱。我军于十一月十六日起集中优势兵力,发扬猛打猛冲的精神,与敌人逐堡逐村展开争夺战。至十九日,外围据点全部肃清。当晚即对敌兵团部驻地碾庄发起总攻。二十日拂晓,我军攻进碾庄。黄伯韬组织其六十四军、二十五军残部继续顽抗。战斗至二十二日黄昏结束,敌全军覆没,黄伯韬被当场击毙。

粟裕一再强调各围歼部队必须在黄维兵团尚未到达徐州之前,先将黄伯韬兵团歼灭,否则下一着棋不好下。现这一目标如期达到。

粟裕第一口吃掉黄伯韬兵团后,中央军委原指示是打新(浦)、海(州)、连(云港)和灌云,然后转向两淮。战场的情况是时刻发生变化的。海州、新浦、连云港之敌既被我苏北部队歼灭,因此,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役前委,调整了作战部署,决定我军转过头来,集中兵力,第二口吃掉黄维兵团。当时的战场态势对我军十分有利。

邱、李两兵团已缩回徐州,刘汝明、李延年两兵团被我军阻击在淮河以南,只有黄维兵团远道赶来,沿途受我军阻击,伤亡累累,疲惫不堪,而且在运动中,易于分割围歼。于是刘邓大军即布成了一个口袋形阵地,等待黄维兵团钻进去,然后把口袋一扎,围起来打就行了。刘伯承风趣地说:“我们吃着一块(指黄维兵团),夹着一块(指邱、李两兵团),看着一块(指刘汝明、李延年两兵团)。”

蒋介石得悉黄伯韬兵团被歼灭,心急如焚,坐卧不安,仓促命令黄维兵团向北攻击前进,同时命徐州之敌南下接应。

十一月二十三日,黄维兵团猛攻南坪集。中原野战军拟诱敌渡过侩河,然后再予以攻击。敌发现侩河以北我大军云集,生怕中计,慌忙命令前进部队退回河南。刘伯承亲自指挥大军乘敌半渡之际,猛烈予以打击。他对部下说:“两军相遇勇者胜,进攻一定要狠、要猛!”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压过去,终于在二十五日晨将黄维兵团包围于宿县西南之双堆集地区。

蒋介石见势不妙,错误估计华东野战军将南下,有合围刘汝明、李延年兵团之势,即命黄维改向东南突围,与刘、李兵团靠拢,命刘、李迅速收缩部队。其实,刘、李兵团此时早已南逃,退向蚌埠,我追兵也赶不上他们。这可苦了黄维,他组织三次四次突围都没有成功。徐州南援之敌又被阻于徐州以南数十里之官桥一带,也不敢前进了。敌军几个兵团都陷入了孤立境地,自身难保,要互相支援,事实上已不可能。

杜聿明准备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放弃徐州,绕道永城南下,企图侧击我中原野战军之侧背,然后会合黄维兵团撤退。

十一月三十日,杜聿明率三个兵团及徐州地区之党政机关、后勤部门等共约三十余万人,急急忙忙从徐州分多路出发,沿徐州至肖县公路西逃,上有飞机、下有坦克开路,奔向永城。

我军立即抢占徐州,并以十一个纵队分多路尾追。十二月二日,杜行至肖县以南之孟集、李石林、袁塘地区,以为已逃出我军追围,拟就地休息一天,整顿一下部队。然蒋介石却紧急命其率部向滩溪方向攻击前进,与黄维兵团靠拢。杜于是又重新调整部署,采取三面掩护,一面突击的态势攻击前进,这样就耽误了不少时间。

我军即于十二月四日将敌包围于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一块狭小地区内。杜见形势不妙,赶紧向南突围,连续三四次都没有突破我阵地,又决定于六日晚分数路向西南方向突围。敌无夜战经验,突出我军阵地后,部队就失去了控制,乱成一团,为我军包围歼灭。

孙元良化装成老百姓乘混乱之际悄悄逃走。邱清泉、李弥见孙兵团被消灭,不敢再继续突围,改为就地固守待命。杜幸明向蒋求救,蒋手边再也无兵可调,请白崇禧派一部兵力去救援。白说:“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且我这里也很吃紧。”蒋介石也无可奈何,只好督促杜幸明要不惜一切牺牲,向南突围。但均被我军打回。我军进一步紧缩包围圈,坚决不让其南逃。

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给我苏北军区部队的任务:坚决对两淮和宝应地区之敌加紧进行袭扰,不使其北援。我以两个独立旅,日夜和各县团及区乡游击队对两淮进行佯攻。敌人摸不清我军底细,很为恐慌。闻徐州失陷的消息,更觉自己末日临头,匆匆突围向扬州逃跑。我们见敌南逃,命各独立旅、各县团奋勇堵截。三日,淮海独立六旅于两淮之间的板闸毙伤敌后卫部队五十九师参谋主任饶余岷、一七七团团长吴壮酞以下数百人,并截住其轴重一部。淮阴、淮安、宝应、高邮等县城相继收复。

苏北军区决定成立两淮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两淮警备司令部。张凯、吴觉为军管会正副主任;温凤山为警备司令,吴觉为政委。十二月十二日,成立两淮市政府,吴觉为市长,叶青朝、夏仲芳为副市长。

在我军追击合围杜聿明时,中原野战军主力不断对黄维兵团攻击,大大削弱了其有生力量,同时加强政治攻势,敦促其向我军投降。敌继续顽抗,总前委当机力断,决定从华东野战军再抽出三个纵队,集中力量吃掉黄维兵团,而对杜则暂时“围而不攻”。十三日,我军向黄维兵团发起总攻,至十五日结束战斗,全歼黄维兵团,并生擒了黄维和他的副司令吴绍周等。

蒋介石一再严督刘汝明、李延年两兵团北援。敌猛攻十余日,皆为我阻击部队打了回去。黄维兵团覆灭,刘、李即连夜渡过淮河南去。

杜聿明恐慌万状,眼看败局已无法挽回,但又不敢违抗蒋的命令,弹尽粮绝,不知如何是好。

蒋介石对平津一线的部队撤还是不撤,举棋不定。中央为使蒋摸不清我军意图,以稳住平津之敌,命令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暂时停止进攻,转入战场休整,开展政治攻势。总前委向各部发布命令,自十二月二十六日起在原地进行战场休整。同时,加紧对杜进行政治攻势。为了给被围之敌一条生路,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敦促杜幸明投降书》,我军连续广播,但聿幸明仍拒绝投降。

我军休整二十多天后,总前委调整好部署。这时,进攻平津之敌的部署已基本就绪。平津之敌在我隔而不围,围而不攻的战役部署下,已无法逃窜。于是中央命中原、华东野战军立即对杜聿明发起总攻,即从一九四九年一月六日下午五时开始总攻击。九日黄昏我军楔入敌中心阵地,敌溃不成军,至十日上午十时结束战斗,全歼守敌。杜幸明被生俘,邱清泉被击毙,只李弥率少数残部逃走。

淮海战役共消灭敌一个所谓“剿匪”总部、五个兵团部、二十二个军部、五十六个师共五十五万五千人,其中有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在蚌埠的刘汝明、李延年等部约十万之众。

淮海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的最高潮。这一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是总前委刘、陈、邓、粟、谭及各兵团负责同志指挥得法,和所有指战员英勇奋战的结果。

在整个战役中,苏、鲁、豫、皖四省人民大力支前,我华中工委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成立了华中支前司令部,并由华中工委、苏北军区、华中行政办事处联合颁发了华中支前总动员令。各地党和政府一定要在群众中进行深入的教育,“人人动手,个个支前”,“解放军每打到哪里,我们就支前到哪里,前方需什么,我们就送什么”成为后勤支前工作的准则。留在家乡的群众努力生产、修路,各分区都积极行动了起来。

与积极准备支前的同时,我南线一、二、九分区再次发动对长江沿线之敌的攻势,打樊川、打阐家港、打张芝山,并再次攻克临泽镇。我苏北军区决定以一、九分区六个主力团组成长江纵队,专门对付敌江防一线的部队,收复姜堰、口岸、龙窝口、刁家铺。五、六两分区在北线也向敌进攻。仅十一月上旬六分区部队在连云港地区即拔除了南城等十几个敌据点,歼敌三三七团及来援之敌一部共二千五百余人。

淮海大战期间,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及地方部队六十多万人云集豫苏皖地区作战,前线吃粮人数达一百五十万人,每天需原粮三百九十五万斤之多。我苏北(包括苏中)地区人民提出了“全力以赴,一切服从支前”的口号,有的三四百里,有的七八百里,不分雨雪晴阴,向前线输送粮食。计动员第一线民工二十万五千人,第二线长途转运的民工五十二万人,短途运输和修路造桥民工四十五万人,共一百七十五万人(不含后方参加磨面的妇女六十多万人);牛七千五百头,驴马一万0七百五十头,牛车二千五百辆,小车八千辆,担架一万五千副,船只三千四百条(不包括短途运输数);供应前线粮食三千七百六十三万斤,因长途运输消耗粮食二千一十万斤,共五千七百七十三万斤(不含六分区就地供粮数)。涌现了无数支前的模范英雄人物。这充分体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没有人民的支援,要赢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