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咏流传:谢混《游西池》|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昵称503199 2022-12-27 发布于山东


公众号
图片
谢混《游西池》(白云出岫朗诵)00:0001:03
水木湛清华__水木年华 - 经典咏流传第五季 第5期00:0003:48

原来清华大学的校名,出自这首诗!

游西池
东晋·谢混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
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

图片

译文
感悟那蟋蟀的吟唱,深知是劳动者的歌。
怎说时光还不迅疾?岁月在优游中虚度。
逍遥迈越城中集市,心中忧思常常经过。
迂回小路通向陵阙,高台眺望飞霞如火。
暖风吹荡繁茂园林,白云屯聚重重山岭。
日影西斜群鸟鸣集,花木映照池水清波。
提着襟裳走过江渚,徘徊流连牵引枝柯。
岁月匆匆美人易老,桑榆晚景竟又如何!
勿为世务牵萦思虑,南荣诚告哲理何多!

注释
①悟:了解,领会。
②信:确信,深知。劳者:辛勤劳动者。
③有来:指时光。
④蹉跎:光阴虚度。
⑤逍遥:优游自得。城肆:城中集市。
⑥愿言:思念。言,同“焉”。经过:经由,经行。
⑦回阡:迂回的小道。阡,小道。被:及。陵:山陵。阙:城阙。
⑧惠风:春风。繁囿(yòu):繁茂的苑囿。囿,养禽兽的林苑。
⑨屯:聚。曾:同“层”,重。阿(ē):山岭。
⑩景:影。昃(zè):日影西斜。
⑪褰(qiān)裳:提起衣襟。兰沚:生着兰草的水中小洲。
⑫徙倚:徘徊,流连不去。芳柯:花木的枝条。
⑬愆(qiān):过。
⑭迟暮:比喻衰老、晚年。
⑮南荣:人名,传说是庚桑楚的学生。南荣诫其多,典出《庄子·庚桑楚》:“南荣趎蹴然正坐曰:'若越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托业以及此言邪?’庚桑子曰:'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庚桑楚听说的意思是,勿使自己伤忧,可得养生保全。


创作背景

在先秦诗歌中就曾间或出现山水的踪影,但是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观照,尤其是赋予山水以崭新的审美意义则是魏晋玄学的直接结果。玄学重养生,其精神境界在虚玄,乐趣在山林丘壑。在玄学影响下产生的玄言诗在于引导人们从自然景物中体悟神理,获得“道”的启迪。《游西池》就是中国早期山水诗的一篇作品。

诗人谢混在惠风拂荡,白云屯聚的风光之下,蹇裳过沚,徙倚引柯,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景色,从而想到岁月蹉跎,美人迟暮,人生短暂,人生当不为世务牵累,以自然无为为最大乐趣,从而写下了这首览物抒怀之作《游西池》。

赏析

该诗结构自然地分成三段。首四句是写游览之前所想。“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朱熹《诗集传》:“唐俗勤俭,故其民间终岁劳苦,不敢少休。及其岁晚务闲之时,乃敢相与燕饮为乐……令蟋蟀在堂。而岁忽已晚矣。当此之时,而不为乐,则日将舍我而去矣。”蟋蟀鸣声为劳者之歌由此可证。这两句点明节序当在深秋。正是在这个时侯,在朝廷担任要职,忙于案牍的诗人才进行了这次郊游。“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有来”是一个表时间概念的词语。陆云赋云:“年有来向弃我”,就是有感于流光倏忽。时光易逝,良游屡生,故诗人视此次游览特别可贵。“有来”两句实为西池之游作出了铺垫。

从“逍遥越城肆”到“徙倚引芳柯”为第二部分,经西池之游。“逍遥”两句写至西池的行程路线与诗人途中的适意心情。“回阡被陵阙”至“水木湛清华”六句写游览西池的情景。曲折的山间小路旁耸立着古代帝王的陵墓,诗人登上高台眺望绚丽的彩霞,草木繁盛的园林和风习习。重迭起伏的山峦间白云缭绕、当日影西斜之际,各种鸟儿在林中发出欢噪的鸣叫,西池的碧水与池边的绿树相映成趣……如此动人的美景,激发起诗人浓厚的兴致,他漫步在花草丛生的小洲,触摸着低垂的枝叶留连忘返。

在永恒与富于生命情调的自然世界面前,诗人产生了美人迟暮的感叹:“美人愆岁月,迟暮独何如?”美人当指诗人自己。诗中将永恒不变的宇宙与短促无常的人生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散发出一种悲凉的情调。为了驱除这种烦恼,诗人在老庄中找到了答案:“无为牵所思。南荣诫其多。”《庄子》中庚桑楚谓南荣趎曰:“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无思无虑,不为物欲所牵。荣利所系,才能与永恒的自然宇宙同化同在,融为一体,从而在精神上超越有限,达到无限。应该说,这就是全诗的主旨。以上是第三段,抒发游西池的感悟。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谢混笔下的山水已不是孙绰那样以玄理生搬硬套山水,而真正体现了人们把有限生命消溶于永恒自然所产生的快慰与悟性。全诗语言清新,对山水景物摹绘细致,在玄言诗风占统治地位的东晋诗坛,堪称领异标新之作。

作者简介

谢混(公元378--412年),东晋人,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祖名士谢安,父谢琰,为东晋太傅谢安之孙,卫将军谢琰之子,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婿。东晋隆安四年(400),袭望蔡公,任中书令,义熙二年(406),加中领军、尚书左仆射领选部,义熙四年(408),加侍中、录尚书事、扬州刺史。谢混有伟姿容,为皇帝悦,后与晋陵公主成婚,育有二女,孙恩之乱,谢氏家族遭到严重打击,谢混的父亲及两个哥哥纷纷战死,谢混这一家只剩谢混。但因与刘毅关系密切,他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为刘裕所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