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马古道今犹在,崇山峻岭觅过往:浅析明朝“茶马互市”制度

 思明居士 2022-12-29 发布于河北

引言

我国古代的“茶马互市”制度起于唐宋,兴于明朝,而后在清朝衰落。“茶马互市”不仅仅只是一种经济贸易形式,它更涉及着军事、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

文章图片1

而尤以明朝的“茶马互市”制度最为完备、最为严密,茶马互市也在明朝发展到了顶峰。但同样在明朝,茶马互市也不再仅是一项贸易活动,而是明朝政府制衡外藩的政治手段。

一、取长补短共进步,茶马互市促安定。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是汉藏两族人民之间以茶易马为主要内容的贸易形式。茶马互市这种贸易形式能够建立,主要是因为贸易双方的文化差异和地理环境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促进了茶马互市的发展和完善。

中原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耕作为主的农耕文明,而西藏则是以养畜畜牧为主的游牧民族,这样的自然差异,可以说为茶马互市提供了优质的生长土壤。

文章图片2

中原人民的茶文化由来已久,饮茶成风。西藏人民习惯于吃牛羊肉和乳制品,饮茶有着可以帮助消化,消解腥膻之气的作用,故而一步步成为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但因为藏地不宜种茶,所以只能通过和中原之间互通贸易的这种形式来换取茶叶。

茶马互市制度兴起于唐代,但是在唐代时的规模较小,还未成大气候,初时为吐蕃向唐朝提出想要进行茶马互市。因规模较小,当时饮茶的习惯也还只停留在吐蕃的上层人士之间。

文章图片3

换取马匹的物品也并不固定,也可能是金帛或者其他物品,皆按需来定。并且,唐朝时的茶马互市并没有什么政治上的因素,只是单纯的商业贸易。

北宋时期,国家对于茶马互市的重视程度就提高了很多了。主要原因是因为,北宋定都中原,战马资源贫缺,边疆侵扰不断,可谓内忧外患。所以北宋的军队想要能与外敌抗衡,必须要有充足的马匹才可与之一战,大力推行茶马互市就是北宋兴国的必由之路。

文章图片4

南宋就更不必说,定都江南,偏居一隅,为了对抗金兵,对马匹格外的重视。总得来看宋朝相较于唐朝,茶马互市的规模已有大幅的提高。

谈到茶马互市这种经济管理制度,在明朝发展的是最为完备的。明朝立国之后国家局势尚不稳定,北边蒙古残余的元朝势力虎视眈眈,仍旧妄图想要恢复元朝的统治。蒙古铁骑以骁勇善战著称,明朝如果想要可以与之对抗,就需要一支同样剽悍的骑兵,让其为之忌惮。

文章图片5

另一边与藏族之间的关系,明朝选择了巧用茶马互市这一经济手段来对其进行政治上的牵制,一方面通过茶马互市得到了北边急缺的战马,一方面稳固了与藏族之间的关系,可谓一箭双雕之举。

二、制度严明利兴盛,茶马互市促繁荣。

茶马互市制度前后前后历时千年之久,自李唐而起,在明朝达到了它的顶峰时期,而后在清朝走向衰落。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时起,就格外的重视马政,以此来抵御外敌。于是就沿袭了唐宋时的旧制,积极开展茶马互市。

明代的茶马互市制度,在形式和管理制度上都发生了重大的改革,让这一贸易活动承载了更多的政治作用,茶马互市制度在明朝几乎始终都是用于控制西藏的基本政策。

文章图片6

明朝茶马互市制度的兴盛,离不开其制定的严密的制度,这种种制度的制定也保障了茶马互市的顺利进行。明朝的茶马互市围绕着茶叶的生产、运输、贮存和销售,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榷茶制度,实现了对茶叶贸易的经济垄断。

明朝茶马互市制度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首先,是茶马司的设立。明朝初年,明太祖就设立了茶马司,让茶马贸易由专人专项负责管理。茶马司最高一级长官才为“正九品”,官虽小,但是其权限确并不小,也是一个肥差。

文章图片7

再者,就是明朝茶政和马政的严格。通过观察明朝茶马互市时,每匹马能换得的茶叶数量,显然呈现出来的是茶贵马贱,而这其实是明朝政府有意为之。控制茶马比价,使明朝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和垄断的地位。

这样不合理的茶马比价,自然会造成西藏商人的不满,明朝初期国力强盛,商人们自然是敢怒不敢言。

其实这样不合理的茶马比价也是明朝政府为了“以茶驭蕃”的政治目的。这也引发了后来大规模的茶马走私现象,商人们不愿意再较低的价格与官府进行交易,而是选择和私贩进行交易。

文章图片8

明朝政府为此颁布了多条十分严酷的法律,来严禁这一现象。所有茶商都必须有政府继续的“茶引”作为经营许可,去到其他地区从事交易必须随身携带。

如果发现没有茶饮,同贩卖私盐一样,处死并且要没收家产。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贩卖私茶,直接被朱元璋处以死刑。以儆效尤,即使是皇亲国戚,贩卖私茶也与庶民同罪。

文章图片9

金牌信符制度,明朝为了能够垄断茶马贸易的又一举措。该制度要求少数民族地区每三年一次,按照严格规定的茶马比价与明王朝进行交易,这一举措类似于强制的征收。

最后在明朝末年,也因为茶贵马贱的现象太过严重和苛捐赋税过于沉重,引起了少数民族的不满及反抗,朝廷也就下令废止了这项制度。

文章图片10

明朝在茶马互市当中,制定的这一系列严格的制度,致使明朝在茶马互市当中得到了绝对的垄断权和主导权。茶马互市其实是明朝非常高明的“驭番之道”,可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正如明代郎瑛所言:“摘山之利而易充厩之良,戎人得茶不能为我之害,中国得马而驾驭西番,不敢扰我边境矣”。利用茶马互市这一经济手段来制衡藏地,其实不敢有所异动

文章图片11

三、交流互通相融合,茶马互市促和谐

茶马互市在进行经济贸易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民族的之间文化的互通和交流。中原与藏地之间相隔甚远,行路艰难且条件恶劣。

其间高山峡谷纵横,地理环境异常复杂,虽然存在博南道等通道,但地势险峻,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匪患横行,各族之间的往来极为不便,交往交流困难重重。

这不仅阻隔了贸易的往来,也断绝了文化之间的互通,造就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

明朝为了大力发展茶马互市,扩宽、修复了茶马古道,并且在沿途修建了很多的茶马驿站,使两地之间的通商日益频繁且便利,文化交流也就自然而然的日渐增多。

文章图片12

除马匹以外,还有毛缨、毛布、皮革、虫草等民族地区的产品大量流入中原。中原也不断向藏地输入进了粮食、纸张、书籍、乐器等物品。

随着贸易范围的逐渐扩大,进入汉地的藏族商人不断增多,汉族商人也大量进入藏地。除了这些从未见过的东西让他们眼前一亮之外,也互相给彼此带来了不同的文化,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茶马互市还促进了语言的互通。两地之间的语言差异较大,如果想要进行贸易往来的首要条件必然是可以互相交流。

文章图片13

因此,茶马互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翻译,那个时候也被叫做“通事”或“牙人”,民族交融不断加深。

与此同时,随着贸易活动往来的频繁,也有不少的少数民族迁居到了内陆生活,形成了民族混居。带动了一些民族混居的城镇,民族混居也使互通语言变得更进一步,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互相听得懂对方的语言。

随着交流互通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时间越来越久,民族之间的融合就会越开越紧密,逐步会加强他们对彼此的认同感,久而久之两民族之间也就会越来越团结。

文章图片14

结语

茶马互市即使是对于我们现在的贸易往来和民族关系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从茶马互市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应当积极的推进民族地区的市场化,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

无论是经济贸易的繁荣,还是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这都是一个良策。“要想富,先修路。”在茶马互市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发展经济贸易首先我们得解决交通等基础设施问题。

文章图片15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山区中优秀得经济作物,却因为交通设施得不全面,难以打开销路。茶马互市这种经济贸易形式,即使在当今的国际贸易当中也依然存在,通过互相提供差别化的产品来获取高额的利润。

我们也应当借鉴茶马互市的历史经验,发展差别化的商品,例如丝绸、陶瓷等,差异化商品的输出有效的威胁着外邦,以此利用经济的杠杆来撬动当今的世界格局。


参考文献:

《明史》

《国榷》

《文献通考》

《明世宗实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