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追寻半世的高中时光

 昵称45109175 2022-12-30 发布于浙江

李德生,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人,转业军人,退休公务员,写作爱好者,有作品刊载于《中国老年报》《中国诗歌网》《齐鲁文学》《滨州日报》《杨浦时报》等媒介平台。

时光匆匆,一些经年往事,在流年中演绎成了光阴的故事。今年是我们七一届高中毕业五十周年。

五十年弹指一挥,当年的青葱小伙已至古稀,花样少女也已成了外婆老奶。时光苍老了岁月,流年沧桑了容颜,真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感觉。

蓦然回首,往事隔年如驰影,两年的高中过往,留下好多难以忘却的美好记忆。

我的母校是阳信五中,实际是翟王中学。当初学校比较简陋,最有代表性的是学校里那些挺拔高耸的杨树,从西至东两排红砖瓦房。砖瓦房前排是教室,后排是教职工和学生宿舍,中间一排是校长和部分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

五中设立高中班是从1970年开始,当年设了一个班,有30余名学生,学期一年,为高中一级。一级毕业后,71年二级招收了两个班108名学生。

那个年代,上高中是推荐制。也不知是谁推荐,有啥程序,只知道通知到谁,谁就可以去五中上高中了。得不到通知的就意味着上学读书的路就此止步。那年我们村有五个初中同学,有三人被推荐上了高中。 

当年我十七岁,有幸被推荐到五中就读。便由司屯中学的一名初中生而成为五中二级二班的一名高中生了。

春季开学,我和同伴迎着和煦的春光,迈着青春的脚步走出家门。鲁北的春,风有点料峭。我们一步一步的丈量着奔赴五中的黄土路,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我们二级在学校西边前排。一班教室占用东边三间;二班教室是中间三间;西边几间为男生宿舍。一班班主任姜仁来老师,兼教两个班的数学;二班班主任刘玉梓老师,兼教两个班的语文;物理杨令箭老师、化学赵洪洲老师、马三佳老师,政治张崇林老师、体育李文收老师、音乐董传民老师。 

从入学至1972年底毕业,两年的高中生活陌生而新奇,人人秀出撩人的自己。两年里,在老师的抚慰和教诲下,不断从知识的海洋里撷取一朵朵浪花,汲取无尽的知识营养,润心启智。

五中是坊间对翟王中学的称呼。其是这个名称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源原。据学校总务刘英林老师回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县里有四所高中即阳信一中、温店二中、商店三中、流坡坞四中。为扩大高中教育,县里准备扩充一处高中为五中。当时几个没有高中的公社都想抓这个机会,争办五中。在这种情况下,为公正公平,县里采取了抓阄的方式决定取舍。首先有几个公社的代表先抓出两个预选,再有两个预选公社抓阄。抓着胜选者为五中所在地。当年翟王公社教育扫盲干部诸继奎,水落坡公社教育扫盲干部刘吉先两人,分别代表两个公社抓着了预选名额,而后两人再次抓阄。翟王公社代表诸继奎抓着了胜选阄,水落坡落选,就这样当场决定翟王中学改为五中。消息传出,阳信五中就在坊间传开。但县里后来不知为何搁浅,命名的事也就不了了之。可坊间就这样叫了起来。连我们毕业照的题字都正式写着《阳信五中高二级毕业留影》。后来,五中的称谓就这样一直流传着,至止高中班撤销。

学校教职工宿舍后面是一片开阔地,春夏地里种有蔬菜,那一方方正齐的菜畦,菜地里青油油的萝卜、碧绿的白菜焕出勃勃生机。菜园种的一茬茬青菜,接济着教职工们的生活。
菜地北边那排特别的红瓦房,便是学生和老师们天天光顾的食堂。每天高耸的烟筒上袅袅炊烟飘浮云天。

同学们大都是从农村来的农家孩子,从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带有农家人的气息。当年生活比较艰苦,同学们衣着和穿戴基本是灰黑兰粗布,虽有些土气,但大都还算整洁体面。

在生活上同学们都是从家带吃的,用五花八门的网兜放在食堂加热。吃饭时同学们提着一兜兜自己带来的地瓜、地瓜干或地瓜面窝窝头。到宿舍里,同学们各自拿出瓶瓶罐罐带来的咸菜,有的同学有时带点虾酱。虽然吃的清苦,但吃起来觉得津津有味,这便是一顿饭的生活了。

当然,也有个把家庭好些的农家子弟和干部职工子女,着装和生活要好些。虽然人数不多,大家也时常会投去羡慕的眼神。

犹记得我们除学习课本知识,课堂外还有两大任务。一是学工,接受工人阶级的领导。一方面是学校聘请翟王工厂的老师傅讲授柴油机的构造、性能等。另一方面进工厂学习锻炼。记得我们在翟王工厂学习锻炼两周。进工厂后同学们就分成了好几个组,有机电组、木工组、白铁组、红炉组等。机电组是学习缠绕电机转子,组装电动机。白铁组是学习制做铁皮箥箕、水桶、烟筒等。我和姚允增等在木工组,跟着师傅们学习拉锯、凿木棋、推刨子等。就说凿木棋,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有机巧。师傅们手把手的指导,凿子怎么拿,如何剩劲,凿出的木棋又好又规正,一项一项教给大家,我们就按老师傅教的一锤一凿的敲打。两周的学工生活,虽然没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木工,但是了解了工人师傅们的辛劳。

二是学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同学们绝大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只要回家就会帮助家里干活劳动。清早趟着露水割草、白天顶着烈日镑地,那艰苦的农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在学校也时常参加校院劳动,种菜、锄地、收打麦子等。再就是学校组织到乡村“支农”,帮助抢种抢收,到二十里堡水稻实验田学习种稻插秧。

当初母校是个开放的学校,四周没有围墙。教室三面是庄稼地。勤工建校,修建学校围墙也就靠我们二级和三级师生们的双手。
没有垒墙的材料,学校就发动学生捡拾砖头凑。没有垒墙的坯,老师、学生们自己做。说起托坯可不是个简单活,这是当年农村三大累活之一。俗话说:“农村累活有三种,打墙托坯拔麦子”。但是,师生们不畏困难,不怕脏,不怕累,说干就干,推土,阴土,活泥。说起活泥,就想起当年刘全图、张岷禄、周永良等同学,挽起裤腿,抡起三齿,将麦秸和泥混合在一起,干劲十足。泥和好了,少男少女们铲泥的铲泥,抬泥兜的抬泥兜,托坯的托坯。土坯是用模具做出来的,和砖厂的砖坯一样。脱坯的模具叫“坯模子”。一块块土坯在师生们的脚下布满了正个操场。想起当年同学们那热火朝天,生龙活虎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历历在目。

经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垒墙的砖和坯准备好了,第二年春就开始垒墙。别看这些学生都是毛头小子,可垒起墙来都伸手不凡,和泥的、搬砖的、掌瓦刀的,干起来都象模象样。有时墙垒斜了,就拆掉再垒。经过大家地艰苦奋斗,绕学校一周,筑垒了上千米的围墙,修建了学校大门。门两边墙壁刻着张崇林老师书写的毛主席的题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简陋而宽大的校门耸立于校园和操场之间,成了学校与远方的分界线。从此,翟王五中才真正有了校内校外自己的校园。

再就是读宝书,学政治是当时一项重要课业。记得主要是学习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对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三篇著作,我们不仅要熟读,而且都能背诵。经毛主席为人民服务思想,不畏困难的愚公移山精神,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思想薰陶,这些思想在我们内心深处打下了深深地烙印。说到这里,耳旁仿佛又响起《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等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                                  

历经这些学习和实践,同学们各个变得实在、真诚和乐观。思想单纯,直来直去,没有哪些遇到红灯绕道走的弯弯绕,循轨道矩,崇尚道德高尚。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堂堂而立,彰显着我们纯朴的品格和优良本色。
   
在校其间,我还参加了两届全县中学生秋季运动会。71年那届是在县一中举行。72年那届是在温店二中举办。本届运动会由李文收、赵洪州老师带队。学校组织了田径队、蓝球队等参加比赛。篮球队有刘德平、韩祖昌、韩尊生、张文华、周永良、王洪军、闫新华、付连普等,田径队有韩尊生、韩祖昌、付连才、李德生……还有范永青老师等,参加短跑、长跑、400米接力、跳高、跳远、撑杆跳高等项目。我和三级付连才参加了撑杆跳高比赛,包揽了本赛区撑杆跳高的第一和第二名,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比赛其间,我还临时上场参加了400米接力。第一棒是范永青、第二棒是韩祖昌、第三棒是我、第四棒是赵洪州老师。高兴的是我们跑得还不错,得了第二名。
   
两年寒窗,足够包揽了这个时段的青少内涵。记得入学时108名同学,期间张志杰、商进美、李胜义、李焕义、李红英等同学迁转外地就学。在学业将届满时,又有23名同学应征入伍,投笔从军,提前告别校园。一班有李法新、李观星、李义德、孙德志、光曰明、董细昌、范永礼、韩尊生、商安国、刘明堂、王洪元、郑德峰;二班有李德星、李观泽、李希友、赵洪忠、田振祥、刘全图、罗铭晨、丁树恩、韩尊民、王希友、姚允金。在他们离校前,师生们提前照了毕业照,留下了一个个俊男靓女的芳容倩影。我们坚守的同学完成学业,于1972年底毕业。新年元旦后收拾起行囊,告别五中,义无反顾的奔向广阔的农村和社会,去迎接人生磨难和锤炼,开拓属于自己的未来,创业立家,感受时光的惊艳,感悟生命的脉动。

岁月的馨香,在牵念的诗卷上,注满了友情的温暖。忆那段过往,纸墨留香,厚重了流年的时光。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儿便似一坛精心封酿的陈年老酒,最终成为我心底的永恒珍藏。有道是:悠悠岁月/半个世纪已去/青春飘逝在光阴里/而留存记忆的直得怀念/望云卷云舒/听日月独白/回味人生过往/少年相长伴朝夕/朝朝韶华成一抹记忆/如烟如梦/鬓发染霜已古稀/流年时光/空灵如禅/淡观人间繁华/愿余生无澜/所念之人康宁。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