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何川副主任医师:额颞入路经侧裂-岛叶清除基底节区血肿

 海阔天空sjwk 2022-12-31 发布于广东

最近观摩主任经侧裂-岛叶1例,有所感悟,记录一下。

患者情况


患者女性,59岁,因“被发现昏迷倒地1小时余“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糖尿病10年,间断口服药物,监控欠佳。


入院查体:


GCS :E1V1M3共5分,双侧瞳孔形圆不等大,左4mm,右侧2mm,双侧光反射消失,双侧浅反射消失,深反射稍亢,双侧锥体束征(+)。
头颅CT:左基底节区出血,累及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左颞,量约66ml,部分破入脑室,脑室系统积血,中线右偏,脑疝形成。

图片图片


诊断:左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半卵圆中心-颞叶出血破入脑室、脑疝。


正如《显微神经外科学》p209页原文:“理想的开颅原则是在分离夹闭颅内动脉瘤时不干扰脑组织。因此,开颅术必须利用颅底自然的平面和空间而不多牵拉脑组织。这个平面就是将额叶和颞叶分开的蝶骨嵴,另一平面是额叶底面和眼眶上面的眶顶“。所以经侧裂创伤更少,也是我科基础。

体位



仰卧位,头架固定,头部抬高15°,头向对侧(右侧)偏45°,头向前屈10°,此处头顶无下垂,如有颅底操作必要,可下垂20°。颧骨隆凸处于术野最高点。

Mayfield头架固定,固定点同侧1个,对侧2个,固定在terminlalis线上。注意形成的三角稳定度。

图片


切口


患者脑疝形成,清除血肿同时行去骨瓣减压,额颞入路。


切口起自外耳道耳屏前1cm,上1cm,在发际内垂直颧弓向上,沿耳廓上方转向后,横过颞区,弯曲向上,经顶结节,终于中线或中线旁1-2cm发际内。图示同时标识的右侧kocher点,备侧脑室穿刺引流。


图片

侧脑室外引流



沿眉弓连线处向后9cm,中线右侧旁开2.5-3cm,做纵行切口,长约2cm,剥离骨膜,乳突撑开器撑开暴露颅骨,动力气钻钻1孔。电凝灼烧硬脑膜,十字切开。

图片


取脑室外引流管,根据术前CT,平行矢状面,垂直双外耳道假象连线穿刺。深度4cm见血性脑脊液,间杂血凝块。继续深入至5cm,拔除导芯,轻柔抽吸脑室内积血,脑脊液置换。

图片


筋膜间分离


此处细节可见颞部筋膜层次与面神经颞支保护。


注意保护颞浅动脉,切开头皮,保留骨膜,备用修补硬脑膜。

图片


分别形成皮瓣,颞肌瓣,皮瓣分离注意辨认第一层脂肪标志,分离至关键孔(Dandy point)。皮筋悬吊,额颞部分别悬吊,充分显露。

图片

图片


切开颞肌,额顶部骨膜,类似Yasargil原图:

图片


电凝分离颞肌并牵开,骨膜注意湿润、保护。

图片


出血较少,去骨瓣减压可不用在颞上线附近预留肌肉,如回纳骨瓣,可预留肌肉筋膜帮助缝合。


图片

骨瓣成型



关键孔,额颧缝上方,颞上线下方。


图片


第二孔位于颞上线后方近手术切口。第三孔在蝶颞缝后方颞骨鳞部。铣刀铣开,从第三孔向前铣开时遇蝶骨嵴可不用勉强,退回铣刀。


图片

更换“西瓜头”磨除颧蝶缝、颞骨鳞部剩余骨质,剩余少许骨质后可于此处折断。注意磨骨槽时精确控制。


图片


患者额窦气化良好,此处额窦开放,可先行处理,摘除窦壁黏膜,碘伏或庆大霉素冲洗,庆大霉素浸泡后的明胶海绵填塞。


图片


骨蜡封堵额窦。


图片

打孔器在周边颅骨打孔,悬吊硬脑膜。


图片


分离侧裂



镜下操作,颅压较高,放射状剪开硬脑膜,可见脑组织膨隆。辨认侧裂,眶部、三角部、盖部、前侧裂点。


图片

清除血肿


此时用尖刀于侧裂近端切开蛛网膜,用吸引器和双极电凝向两侧推开脑组织,小块明胶海绵辅助分离或压迫止血,必要时换显微剪刀离断蛛网膜小梁,直到额颞分开,岛叶显露。

岛叶造瘘,吸除中心部位血肿后,调整显微镜,依次清除各方位血肿,注意1、水肿脑组织边界,2、光滑的脑室边界,3、最后清除颅底侧,活动出血可电凝,其他部位可先明胶海绵压迫。


图片


血肿清除满意,填塞止血材料如明胶海绵。可见脑组织塌陷,颅压下降。


图片


留置引流,关颅,注意术后引流强度。


术后复查提示血肿清除良好,颅内压力明显缓解,中线偏移改善。


图片

图片

术后体会



主任精华小细节:

1. 显微镜套固定细节,先紧而松,固定于固定点,物镜用酒精纱块涂擦。

图片

2. 筋膜间分离与全层肌皮瓣,链接,既往单纯以为需扩大中颅底入路或额颞眶颧入路需要精细分离,现在认为错,肌皮瓣对于关键孔的显露不足,代价要么是肌肉皮瓣牵拉受损,要么是器械损坏,显露程度在术中还随着牵拉松懈而逐渐受限,不如以分层分离,显露效果良好,术后可减张修补硬脑膜,积液亦少见。

3. 西瓜头高速,产热量大,对于周边骨质有止血效果,但对软组织保护不够,使用需特别小心。

4. 侧裂分离与术前CT识别,通过对侧侧裂观察判断侧裂分离难度,通过血肿位置判断侧裂分离部位。岛叶造瘘后应用小棉片保护周边侧裂血管。

5. 术中明胶海绵填塞止血,减少无谓电凝。吸除血肿耐心,而不要以简单粗暴的凝断或牵拉,慢即是快!

6. 术中不脱离或尽量少脱离镜下视野,提高效率。


作者简介


图片

何川 副主任医师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就职于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

  •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外分会神经肿瘤组委员,广东基层医药学会神外颅底脑干组委员

  • 对脑血管疾病、颅底肿瘤、颅脑损伤等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白色巨塔2017”公众号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