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科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地球知识年鉴 2022-12-31 发布于辽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鼻腔、咽部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病因】急性上感由病毒引起。20%-30%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但接触病原体是否发病,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

【发病机制】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先存在于呼吸道或外界入侵的病毒和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 为病毒感染引起。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有时由于咽鼓管炎导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体检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经5-7天痊愈,伴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2.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急性咽炎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表现为嘶声、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体检课件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局部喘息声。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的。体查可见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多发生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4.急性眼结膜炎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多发生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5.急性咽扁桃体炎 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39℃以上。查体可发现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额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分析 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可由白细胞计数与中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 痰细菌培养,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治疗】

1.对症治疗 对有急性咳嗽、鼻后滴漏给予伪麻黄碱治疗。必要时适当加用解热镇痛类药物。

2.抗菌药物治疗 除非包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咯黄痰和流鼻涕等细菌感染证据,可选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和奎若酮类。

3.抗病毒药物治疗 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有较广抗病毒普。

4.中药治疗 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药物即可选用。

【预防】隔离传染源;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渡劳累。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公共场合出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