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書治要360(Ⅲ) 贰 臣术

 逸龙草堂 2023-01-01 发布于山东

72、忠臣之事主,投命委身,期於成功立事,便國利民。故不為難易變節、安危革行也。(卷四十七 政要論)

【白話】忠臣事奉君主,將自己的身心性命都交出去,目的在於能夠成就一番功業,利國利民。所以,他不會因為事情的難易而改變自己的節操,不會因為個人的安危而改變自己的品行。

一、立節 Uphold Integrity 

73、若夫智慮足以圖國,忠貞足以悟主,公平足以懷眾,溫柔足以服人;不誹毀①以取進,不刻人②以自入,不苟容③以隱忠,不耽祿以傷高;通則使上恤其下,窮則教下順其上。故用於上則民安,行於下則君尊。可謂進不失忠,退不失行。此正士之義,為臣之體也。(卷四十八 體論)

【註釋】①誹毀:詆毀,毀謗。②刻人:傷害他人。刻:傷害。③苟容:屈從附和以取容於世。

【白話】如果智慧謀慮足以治理國家,忠誠堅貞足以啓發君主,公正平等足以懷恤民眾,溫存親和足以使人順服;不詆毀他人以求職位晉升,不傷害他人以求自己被任用,不屈從附和取容於世而失去自己的忠誠之心,不貪圖高官厚祿而損害自己的高貴人格;得志就引導君主體恤臣民,不得志就教化臣民以理智順從君主。這樣的人,被提拔重用時能使百姓安樂,退居於下則能使君主尊貴。可以說是出仕不缺失忠誠,退隱不喪失德行。這是正直之士的義節,是作為臣子應該堅持的基本準則。

74、夫為人臣,其猶土乎!萬物載焉,而不辭其重;水瀆污焉,而不辭其下;草木殖焉,而不有其功。此成功而不處,為臣之體也。(卷四十八 體論)

【白話】做臣子的,就像土地一樣吧!承載萬物,不因沉重而推辭;即使會被濁水污染,也不拒絕它融入自己;草木在上面繁殖生長,而不據為己功。這就是成就功業而不居功,這是做臣子的準則。

75、人之事君也,言無小大,無愆也;事無勞逸,無所避也。其見①識知②也,則不恃恩寵而加敬;其見遺忘也,則不懷怨恨而加勤。安危不貳③其志,險易④不革⑤其心。孜孜為此,以沒其身,惡⑥有為此人君長而憎之者也?(卷四十五 昌言)

【註釋】①見: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受到。②識知:識察,知道。③不貳:專一,無二心。④險易:吉凶。⑤革:改變。⑥惡(wū/ㄨ):疑問代詞,相當於「何」、「安」、「怎麼」。

【白話】臣子事奉君主,奏章言事無論大小都無差錯,做事無論多麼辛勞都不迴避推辭。被君主記住並了解,則不依恃恩寵而更加敬業;被君主遺忘,則不會心懷埋怨而更加勤勉。無論自身安或危都不更改志向,無論形勢凶或吉都不改變誠心。勤勉不懈於此,終身不改,哪有這樣還會遭君主與上位者的厭惡呢?

76、位弗期①驕,祿弗期侈。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富不與侈期,而侈自來。驕侈以行己,所以速亡也。恭儉惟德,無載②爾偽。言當恭儉,惟以立德,無行姦偽也。(卷二 尚書)

【註釋】①期:邀約;約定。②載:行;施行。

【白話】身居尊位的人沒有與驕縱相約(但不知不覺就有了驕態);享有福祿的人沒有與奢侈相約(但不知不覺就染上奢侈)。(以驕傲奢侈的態度立身行事,就會招致敗亡。)應當恭謹節儉,才能樹立德業,不要做詭詐虛假之事。

77、子墨子曰:「世之君子,使之一犬一彘①之宰②,不能則辭之;使為一國之相,不能而為之。豈不悖哉?」(卷三十四 墨子)

【註釋】①彘(zhì/ㄓˋ):豬。②宰:膳宰,古官名。猶膳夫。掌宰割牲畜以及膳食之事。

【白話】墨子說:「世上的君子,讓他去當宰殺狗豬的膳夫,如果他不能做就會推辭;讓他任一國的宰相,能力不及卻要照樣承擔。這難道不是很荒謬嗎?」

78、柳下惠①為士師②,士師,典獄之官也。三黜③。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④而事人,焉⑤往而不三黜?苟直道以事人,所至之國,俱當復三黜。枉道⑥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⑦?」(卷九 論語)

【註釋】①柳下惠:姓展,名獲,字禽,魯大夫,食邑於柳下,有賢名,死後諡為惠。②士師:古代執掌禁令刑獄的官名。③黜:貶降,罷退。④直道:正直之道。⑤焉:何。⑥枉道:違背正道。⑦父母之邦:父母所居的本國,即指祖國。

【白話】柳下惠任(魯國)執掌禁令刑獄的官職,無罪而三度被貶職。有人說:「你不可以離開魯國嗎?」柳下惠說:「我以正直之道事奉人君,到哪一個國家不會被三度免職呢?如果我違背正道去事奉人君,又何必要離開祖國呢?」

79、震中子秉①,字叔節……每朝廷有得失,輒②盡忠規諫,多見納用。秉性不飲酒,嘗從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卷二十三 後漢書三)

【註釋】①中子秉:中子,排行居中的兒子。秉:指楊秉,承傳其父的學問,常隱居教授儒家經典。四十多歲才出仕為官,擔任刺史、二千石後,計算任職的日數接受俸祿,多餘的不入私囊,以廉潔著稱。②輒(zhé/ㄓㄜˊ):每每,總是。

【白話】楊震的中子楊秉,字叔節……每逢朝廷有得失,他總是盡忠正言勸誡,意見多被採納。楊秉生性不飲酒,曾從容安詳地說:「我不會被三種東西所迷惑,即酒、色、財。」

80、世祖①因言次②謂威曰:「卿清孰如父清?」對曰:「臣不如也。」世祖曰:「以何為勝邪?」對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遠也。」(卷三十 晉書下)

【註釋】①世祖:晉武帝司馬炎。②言次:言談之間。

【白話】武帝司馬炎在言談間問胡威道:「你和你父親相比,誰更清廉?」胡威回答說:「臣不如父親清廉。」武帝問道:「為什麼說他勝過你呢?」胡威回答說:「我父親清廉唯恐別人知道,而我清廉卻唯恐別人不知道,這是我遠遠不如父親的地方。」

二、盡忠 Serve with Utmost Loyalty 

81、民生於三,事之如一①。三,君、父、師也。如一,服勤②至死也。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食,謂祿也。唯其所在,則致死焉,在君父,為君父。在師,為師也。人之道也。 (卷八 國語)

【註釋】①如一:不變,沒有差別。②服勤:擔任勤 務、勞力等事。

【白話】(晉哀侯的大夫欒共子說:)人之成長受恩於三類恩人,就是君主、父母、老師,對待他們的敬愛是一致的,一生為他們服務效力。父母生育我們,師長教導我們,君主賜予俸祿恩惠於我們。只要是道義之所在,都要致死相報,這是做人的道理。

82、昔先正①保衡②,作③我先王。保衡,伊尹也。作,起也。正,長也,言先世長官之臣也。乃曰:「予弗克④俾⑤厥后⑥惟⑦堯舜,其心愧恥,若撻⑧于市⑨。」言伊尹不能使其君如堯舜,則心恥之,若見撻于市也。一夫弗獲⑩,則曰:「時予之辜。」伊尹見一夫不得其所,則以為己罪也。右我烈祖,格于皇天。言以此道左右成湯,功至大天。 (卷二 尚書)

【註釋】①先正:亦作「先政」。前代的賢臣。②保衡:伊尹的尊號。又稱「阿衡」。③作:此處為使動用法,使興起。④弗克:不能。⑤俾(bĭ/ㄅㄧˇ):使。⑥后:君王。⑦惟:成為。⑧撻(tà/ㄊㄚˋ):鞭打。⑨市:集市。⑩獲:得到,這裡指得到妥善的安置。時:通「是」。辜:罪過。右:通「佑」,助。烈祖:指建立功業的祖先。古多稱開基創業的帝王。烈:事業,功績。格:至。左右:幫助,輔佐。

【白話】從前的賢臣伊尹,使我們先王之業振興。他說:「我若不能使君王成為堯舜一樣聖明的君主,我內心就感到慚愧和羞恥,就像在集市上被人鞭打一155樣。」哪怕有一個人沒有得到妥善安置,他就說:「這是我的罪過啊!」他就是這樣輔佐我顯赫的先祖成湯,功業達於上天。

83、景公問晏子曰:「忠臣之行,何如?」對曰:「選賢進能,不私乎內。稱身就位,計能受祿。睹賢不居其上,受祿不過其量。不權君以為行,不稱位以為忠,不掩賢以隱長,不刻下以諛上。順即進,否即退,不與君行邪。」(卷三十三 晏子)

【白話】景公問晏子說:「忠臣的行誼應是怎樣的?」晏子答道:「選拔賢德、推薦有才能的人,而不偏向自己的親友。衡量自己的德能來擔任適當的職位,估量自己的能力而接受相應的俸祿。遇到賢人,自己的職位不超越他,接受的俸祿不超過賢者。不權衡君主的好惡去做事,不計量自己的地位去盡忠,不遮蔽賢才而埋沒其長處,不苛刻地對待下屬而奉承、討好上級。君主行事順乎大道就入朝為官,否則就隱退,不與君主一起做邪惡之事。」

84、飲①桓公酒,樂。公曰:「以火繼之。」辭曰:「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君子曰:「酒以成禮,不繼以淫②,義也;夜飲為淫樂。以君成禮,弗納③於淫,仁也。」(後補卷四 春秋左氏傳上)

【註釋】①飲(yìn/ㄧㄣˋ):以酒食款待,宴請,行飲酒禮。②淫:過度,無節制,濫。③納:入;使入。

【白話】敬仲請齊桓公飲酒,桓公很高興。(天黑了)桓公說:「點上燈火繼續飲酒。」敬仲辭謝說:「我只占卜過白天宴客的事,沒有占卜夜裡宴客之事,不敢奉命。」君子評議說:「酒是用來幫助完成禮儀的,不能繼續貪杯而過度,這是義;因為和國君飲酒完成了禮儀,而不至於使他陷於過度,這是仁。」 

三、勸諫 Presenting Counsels 

85、夫諫爭①者,所以納君於道,矯枉正非,救上之謬也。上苟有謬而無救焉,則害於事,害於事則危道也。(卷四十七 政要論)

【註釋】①爭:通「諍」(zhèng/ㄓㄥˋ)。直言規勸。

86、《易》曰:「王臣①謇謇②,匪③躬④之故。」人臣之所以謇謇為難,而諫其君者,非為身也,將欲以匡⑤君之過,矯君之失也。君有過失,危亡之萌也,見君之過失而不諫,是輕君之危亡也。夫輕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為也。(卷四十三 說苑)

【註釋】①王臣:志匡王室之臣。②謇謇(jiăn/ㄐㄧㄢˇ):忠貞;正直。謇:通「蹇」,《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③匪:同「非」。不,不是。④躬:自身;自己。⑤匡:糾正;扶正。

【白話】《易經》上說:「有志於匡正王室的臣子剛正忠直,不是為了自身的緣故。」臣子之所以要剛正忠直,迎難而上勸諫君主,不是為了自身,而是想要糾正君主的過錯,匡正君主的過失。君主有過失,就是危亡的萌芽,看到君主的過失而不勸諫,就是輕視君主的危亡。輕視君主的危亡,是忠臣所不忍心做的。

87、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而犯之。」事君之道,義不可欺,當犯顏諫爭。(卷九 論語)

【白話】子路問事奉君王之道。孔子說:「必須不欺瞞君王,當君王有不對的地方,也要犯顏諫諍。」

88、《敬之》,群臣進戒嗣王①也。敬②之敬之,天維顯③思④,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⑤厥士⑥,日監在茲。顯,光也。監,視也。群臣見王,謀即政之事。故因此時戒之曰:敬之哉!敬之哉!天乃光明,去惡與善,其命吉凶,不變易也。無謂天高又高,在上遠人而不畏也。天上下其事,謂轉運日月,施其所行,日視瞻近在此也。(卷三 毛詩)

【註釋】①嗣王:繼位之王。②敬:通「警」。警惕;警戒。③顯:明;光明。④思:語助詞。⑤陟(zhì/ㄓˋ)降:升降,上下。陟:由低處向高處走。與「降」相對。⑥士:同「事」。

【白話】《敬之》一詩寫的是群臣進忠言以戒勉即將繼位的周成王。(誡勉的內容是:)要敬慎呀,要敬慎呀,上天有眼是那樣明亮呀,保有天命不容易啊!不要說上天高高在上,上天運行日月,行使自己的職責,明察一切,天天監視著我們。

四、舉賢Nominating the Right Administrators

89、推賢讓能,庶官乃和。賢能相讓,俊乂①在官,所以和諧也。舉能其官,惟爾之能;稱匪②其人,惟爾弗任③。所舉能脩其官,惟亦汝之功能也。舉非其人,惟亦汝之不勝其任也。(卷二 尚書)

【註釋】①俊乂(yì/ㄧˋ):德才出眾的人。②匪:同「非」。不,不是。③任:指勝任。

【白話】互相推賢讓能,百官就會和諧。你推薦了賢能的人來擔任官職,這便是你的賢能;你若舉用了不能勝任其官職的人,這也就是你的不稱職。

90、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常為名大夫。世不多①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卷十二 史記下)

【註釋】①多:稱讚;重視。

【白話】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了管仲之後,自己位居管仲之下。鮑叔牙的子孫世世代代都在齊國享受俸祿,有許多成為齊國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稱讚管仲的賢德,而稱讚鮑叔牙能夠辨識、舉薦賢才。

91、夫推讓之風息,爭競之心生矣。孔子曰:「上興讓,則下不爭。」明讓不興,下必爭也。推讓之道興,賢能之人,日見推舉;爭競之心生,賢能之人,日見謗毀。夫爭者之欲自先,甚惡①能者之先,不能無毀②也。 (卷二十九 晉書上)

【註釋】①惡(wù/ㄨˋ):討厭,憎恨。②毀:毀謗,詆毀,詈罵。

【白話】推賢讓能的風氣消失,競爭追逐名利的心就生出來了。孔子說:「在上位者能謙讓,居下位者就不爭奪。」表明謙讓之風如果不興,百姓就必然要互相爭奪。如果謙讓之道興起,賢能的人就會一天天被舉薦上來;競爭、追逐名利之心生起,賢能的人就一天天遭受到毀謗。這是由於競爭者受欲望的驅使想讓自己居先,就嫉恨比自己賢能的人居先,所以不能不毀謗賢者。 

92、夫舉無他,唯善所在,親疏一也。 (卷六 春秋左氏傳下)

【白話】舉薦人才沒有別的標準,只要是賢能的人, 無論關係親疏,一視同仁。

93、凡人各賢①其所悅,而悅其所快。世莫不舉賢,賢其所悅者,而悅其所行之快性(其所行之快性,作其性之所快),(凡)人無不舉與己同者,以為賢也。或以治,或以亂,非自遁也,求同于己者。遁,失。己未必賢,而求與己同者也,而欲得賢,亦不幾矣!幾,近也。(卷四十一 淮南子)

【註釋】①賢:動詞。意謂認為是好的。下文諸「賢」則指賢人。

【白話】人們都認為自己喜歡的就是賢才,而所喜歡的又是自己感到痛快的行為。世人沒有不舉薦賢者的,可是有的因此達到國家的治平,有的卻導致了國家的混亂,這不是他們自己故意舉薦有失,而是因為其訪求的是和自己一類的人。自己未必是賢能之人,卻訪求和自己一類的人,而又希望得到(真正的)賢才,那便相去甚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