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宁海丐帮无暇期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3-01-02 发布于浙江




宁海丐帮无暇期




文/应可军

丐帮,宁海人都叫讨饭人。上次我曾提到宁海有个讨饭钯,是宁海南门人,应该是清末民国初年活跃于宁海城区的乞丐帮主。据说陈姓,但真实姓氏,无人知晓 他住在宁海南门孤老院,这个孤老院建于明初,成化十二年,(1476) 知县郭绅改建养济院于小南门外后人称孤老院,收养一部分孤、老、残人员。民国30年(1941)改称残废所、习艺所,从属于救济院。经费由该院田产开支和社会殷户资助,不足时亦常外出求乞。这有点'奉旨乞讨’的味道。讨饭钯主要担任这个角色,只要城区有红白喜事或年关脚跟,他就要出门求乞。他走路不便,骑在强壮的青年肩上到举办红白喜事的主家或店堂求乞。他是个很霸道的乞丐,问你要东西,你不给他也得好好说,不能对他太凶,你凶他更凶,所以一般人都不跟他计较的。都怕跟他纠缠不清的,也知道他会引来更多的乞丐来,这种场面一般家庭、店面吃不消的。奈何不得。有人说。讨饭人无所事事,最悠闲了。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在民间几个节俗时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诸如每年每到“花朝”这一日,乞丐头儿要挨家挨户送蚕花。它是一种用红、黄、绿三色彩纸剪成的小花,糊在筷子长的竹签上,蚕花送到后。主人就将蚕花插在门边和蚕帘子边再把一枚蚕花插在自己的发髻上讨个吉利。预卜春蚕兴旺,招财进宝。

旧时过年,初五是接财神,小乞丐们背着一个瘫痪的讨饭头,到各商家散发印在黄纸上的财神,各商家知道这是古老丐俗,都会接进财神,给丐帮财物。不会拒绝财神进门。

每年冬至日,宁海还有“跨灶王”之风。实际上是古代傩礼的延续。傩,就是驱除散布瘟疫的恶鬼。由当地的乞丐头儿来充当钟馗,头戴乌纱尖翅帽,口挂红须,身穿齐膝大红袍,脚蹬乌靴,手拿宝剑,嘴里念念有词“老的搕来抽了筋,大的搕来剥了皮,小的搕来垫脚底。”“钟馗”挨家挨户地“驱鬼”,用宝剑敲门户、墙壁、桌子、主人家则对着“钟馗”撒盐米,一直撒到门外,送走“钟馗”,算是赶走疫鬼,

三十年夜时候,还会“扮扫地佬”,手持系红布的扫帚,口里念道:“扫地佬,今年来扫扫,扫扫地栿头。扫到介橱头,养猪大如牛。扫到介橱脚,养猪七八百。三百斤头,四百斤油,挂你先生介橱头,一年炒到头。” “一扫新年如喜,二扫清洁平安,三扫人丁兴旺,四扫百病消除。” “金银财宝扫进来,腌臜晦气扫出外,左扫左发财,右扫右发财,越扫越发财,不扫不发财!”

还有一种叫“狗捣米”的讨饭人,比伸手乞讨者要文雅了许多。“狗捣米”表演主要是由人和狗共同配合完成。每到一户人家,讨饭人将狗捣米架放好,训练有素的狗上架有节奏地击打鼓架。鼓架上安装着闹钹,狗在主人的提示下打击,乞讨者根据节奏唱着吉祥、喜庆的“狗捣米”调,博取施舍者的欢心。主人通常会送把米、半碗饭或给一个小红包。他们的讨饭调还蛮有诗意,“一捣长命富贵,二捣金玉满堂,三捣谷米满仓,四捣四角围全,五捣五子登科,六捣六国为丞相,七捣七子保团圆,八捣八仙来庆寿,九捣九龙来捧珠,十捣十会金,生个小人中状元。”看来丐帮会按季节来安排节目,上门服务送吉祥讨好主人以得到自身好处。

友情链接:应可军民间文化专辑之一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木子叶寒
□摄影:徐培良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