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关于喝水

 昵称0UxVb 2023-01-02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有些人保持着一天八杯水的习惯,不管渴不渴,总是时不时地来一杯……

有的人习惯一清早起来,刷好牙后,咕噜咕噜,一两杯冷开水往里倒……

有的人则是早餐前来各种饮料……

有的人一天到晚,茶不离口……

其实,真的需要喝那么多水吗?

关于这个答案,许多人理由与道理一大堆,但总体上无非就是被现代医学洗脑后的各种知识而已,以致有不少人的体质是不需要喝那么多水,或者多喝则会加重病情、或者多喝就会导致水饮泛滥而生病,但有些习惯却不是想改就能改的。确实,是许多习惯、有的甚至可以称为是“恶习”的习惯,在无声无息中蚕噬我们的健康与生命。又有许多人不只是有喝水的坏习惯,甚至连喝水的方式也有问题呢。他们喝的水不但不止渴,反而是在导致其它许多问题的根源。

学生时代喜欢运动,尤其是篮球,打了一场,尤其是夏天时,大汗淋漓,这时候许多同学都会扛着冰水、冰红茶、冰绿茶、可乐……可是,就是由于运动后出大汗,口渴想喝水,就选择大口大口地喝冷水,但真的止渴了吗?没有!当时觉得喝得很爽,但过后又觉得渴,不但觉得渴,还有因为渴,一时之间就喝得多、喝得快而产生了其它问题,例如,喝完后一两个小时总感觉肚子胀胀的,肚子还时不时发出水波声,就好像肚子是个皮袋,里面装了好多水一样,会发出水波声,有时感觉特别难受,甚至恶心想吐,严重影响学习。

图片

本来嘛,喝水是好事,但喝水却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喝水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行,并且要因人而异才行呀。人体本来就有很多水液,水液占人体体重的60-70%,有效补充水分是对的。但是如果没有选择、没有用对方法,往往是适得其反,会造成水湿,甚至是水毒哦。那么,简简单单的一个喝水的事,有必要说得这么复杂吗?来提几个问题,并一起思考就知道这事还不是简单就行的。

1、是不是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八杯水?每个人每天都需要不断喝水?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绝对不需要!因为我们每天从饭菜、瓜果、汤、饮料中就已经进食不少的水分了。例如广东这边,我们喜欢喝粥,粥里面本来就有不少水,即便吃饭,许多家庭也会安排汤之类送饭,那么喝进去的汤也是水呀。再喝八杯水,绝对会超过身体的所能负荷的。再说,有许多人喜欢吃水果,这些水果本身的水分含量也是不少的呀,已经足够补充水分。如果再加上有些人喜欢喝茶,那这个水分的摄入量是够身体运用的。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而言,水分的摄入,是有超而不缺的。

2、喝多少量?

那么,具体到每个人,应该喝多少量才合适呢?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辨证是要因人而异的呀。每个个体的差异有时候挺大的,完全不能一碗水端平。有的人内热重,需要喝多点水;有的人缺津液,也得多补充水分;这都没有问题。但有的人本来就水湿,还让他多喝水,这就有问题了。这个在现实中,我专门观察与实践过,水湿的人是不需要喝那么多水的,其实让他们一整天只吃饭,而另外滴水不进,他们也完全不缺水,而且也对身体完全没有负面影响,反而是因为控制水的摄入,他们身体却越来越好了。

所以,喝多少量是因人而异,而不是定一个具体标准。尤其是八杯水的标准,就更是瞎扯。那么有的人会问:总该有个什么标准吧?那我的观点是如果口渴就小喝几口,以不渴为度。如果觉得不渴了,就不要喝了。再喝,就会变成多余的水,或者根本就是在加重身体的负担。

3、怎么喝?

这个确是也是个问题,人其实一生下来就会喝,小婴孩天生就会喝奶。关于喝、那是本能。但是喝水,你确定你会喝吗?

“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伤寒论》。《伤寒论》指出喝水是要少少与之,意思就是小口小口喝,还有就是少喝点。不仅是不能张口往里灌、还要注意量的问题。这才是正确的喝水方法。古代一些雅人或者皇家贵族们喝水、喝酒就是这个方法呀,少少喝一点。说是润润喉咙也对,就是这个量、这个速度。说实话,这个举动,可能会被许多人笑太娘了,但不如何,这种喝水方式却是于身体有益的。但要人改成这个习惯,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4、喝冰水还是喝热水?水的温度如何讲究?

解答这个问题,先来思考另一个问题。我们人小便的时候,小便的温度不是不接近体温?冬天天气冷,有时小便还会看到雾气上腾对不?没错,从体内排出来的小便就是我们体内的温度。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是恒温的。那如果是喝冰水,打比方喝200毫升5℃左右的冰水,那么我们要把200毫升冰水加热到36.5℃的体温需要多少热量呢?如果不把它加热,这5℃的水能被身体利用吗?肯定不行呀。如果长年累月这样喝,那需要消耗身体多少的阳气啊?有不少阳虚的人就是这样活生生作出来的吧?长期喝冰水会耗阳气,那么阴虚内热的人就可以喝冰水吗?当然不是的,阴虚,是阴少了,阳相对阴略多而出现虚热、虚假亢奋而已,如果也这样喝冰水,那也会耗伤阳气,结果导致阴阳两虚。

在中医的角度来看,水是比饭还要难消化的。黄元御说“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因为水进到身体里,需要脾阳把水蒸发上升到肺去,再由肺输布到身体各肢。但脾阳的蒸发,脾阳的动力来自于肾阳呀。肾阳的火是脾阳的原动力,火生土嘛,火在土下面,火力足,才蒸得动,如果火力不足,水足可以灭火呀。我们在面包店见过有蒸笼,如果底下的火力不够,上面的包子岂不是全蒸不熟吗?要蒸得熟,全靠底上的火,而不是盛放包子的蒸笼呀。

图片

内经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多就会耗火,火大了就水缺。水为阴,火为阳,而且水属阴质的,喝水需要火来消耗、运作。所以,如果水喝太多,尤其是冰水,这都是分分钟消耗阳气的事呀。而肾中之阳,是生命的原动力、是生命之根,这点阳用完了,人也就拜拜了。身体需要的是维持一个平衡,而身体既需要平衡,但身体却又是矛盾的,要紧的是如何在矛盾中去保持好这个平衡。

好了,又瞎扯一大堆,就先说到这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