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ook at me Look at me Look at me.

 晴扬 2023-01-05 发布于河南

2020年1月1日我曾发愿要以个人主观意识为理性发声,即便自己会写的像屎一样烂。结果确实写的如屎一般,而后知后觉的自己在三个多月后,也耐不住所言所论的乏味,以失败告终。


近来读西方哲学,观东方思想的我,(并不是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觉得我行了。)偶然间读得一句话:“与其写空洞无物的文章,不如翻译些外国有价值的作品”。一瞬将我点醒,空洞无物的文章是肯定不会再写了,言中无物还占用他人时间这是令人所不齿的。翻译外国有价值的作品这活儿,外语不过关的我自然也做不了。

眼瞅着浊世众欲汹汹,各番言论嘈杂,一不小心被一些无稽之谈占领了舆论的高地。我一介布衣愚笨不堪,所幸尚有辨别真假、美丑、善恶之能。自知所言无物,但知何人言之有物。遂我愿为一个传声筒,为言之有物者传声。

如今随着个人自媒体的发展,每个人都在哭着喊着:“看我、看我、快来看我!”为了吸引目光、引流,每个人无所不用其极。终于在我们工作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也陷入了资本的怪圈。每个个人自媒体便像一个资本家一般,各自想方设法的占领更多的资源,而这资源也从有形的,可见的,转换成了无形的不可见的时间。

于是一个人一天24个小时,其中8小时要为资本工作外,剩余的时间也被“资本”所占领,甚至攻占必要的睡眠时间。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这是出于我们每个人的自由意志。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就像你可以选择工作或者不工作,只不过你不工作大概率要饿死。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不被占用自己的时间,只不过当你拿起手机时,你的选择便少的可怜了。我们看似有很多选择,但事实上这些选择随着他们各种千变万化的吸睛方式,你的选择只剩下了:“看这个?还是看那个?”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构想了一个洞穴寓言。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条长通道通向真实的世界,也有阳光照进来。一群人从出生就被囚禁在山洞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着路边筑有一堵矮墙。矮墙后有一些人他们把木偶(假人假兽)举到屏障上头去,被囚禁的人看着墙壁上的影子便认为是真实的,他们以为世界便是他们面前的那堵墙。


有一天,有一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头环视,走动,抬头看望火光,炫目的光芒刺痛着他的眼睛。由于眼花潦乱,他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如果有人告诉他,说他过去惯常看到的全然是虚假的,如今他由于被扭头看到了比较真实的器物,比较接近实在。但他仍然不会相信。

柏拉图说,在他的痛苦中,被释放的囚徒会转身离开,回到习惯的状态(也就是被囚禁的状态)。柏拉图继续说道:“如果有人硬拉他走上一条陡峭崎岖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不让他中途退回去,他会觉得这样被强迫着走很痛苦,并且感到恼火;当他来到阳光下时,他会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致无法看见任何一个现在被称为真实的事物的。”

当被释放的囚徒的眼睛慢慢地适应了太阳的光,首先他只能看到阴影,渐渐地,他可以看到水中的人和物的倒影,然后看到自己的人和物,最后他可以看到夜晚的星星和月亮,直到最后他可以看到太阳本身。

柏拉图接着说,这个被释放的囚徒会认为洞外的世界比洞穴中的世界更为优越,他会庆幸自己经历了这一变迁,替伙伴们感到遗憾。并希望把他的洞穴居民带出洞穴,进入阳光下。

被释放的囚徒的眼睛已经习惯了阳光,当他再次进入山洞时,就像他第一次暴露在太阳下时一样是盲目的。按照柏拉图的说法,囚徒会从这个返回的人的眩晕中推断出,从洞里出去的旅程伤害了他,他们不应该进行类似的旅程。如果囚徒有能力,他们会伸出手去杀死任何试图将他们拖出山洞的人。

寓言结束了,如今手机屏幕所显示的,无疑于便是洞壁上阴影。各种层出不穷的吸睛手段将我们牢牢囚禁。也正如我们看手机太久,再去看真实的世界时会一时难以接受一样。得知真相后,我们还会选择做这个囚徒吗?

在这儿我也想像他们似的大喊:"Don't look at me Look at yourself!"看你、看你自己、看你的生活,看真实的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