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广韶 | 茶仙卢仝(组诗)

 大河文学 2023-01-05 发布于河南




茶仙卢仝


卢仝(约767—835),号玉川子,“唐初四杰”卢照邻嫡孙。祖籍河北范阳(今涿州市),河南省济源市(原济源县)思礼村(原武山村)人。我国中唐时期“韩孟诗派”(亦称“韩卢诗派”)主要诗人之一。公元835年(唐太和九年),卢仝赴长安为茶农请命,夜宿宰相王涯府,时遇“甘露之变",不幸罹难。卢仝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主要是他的诗词文化和茶文化,而二者集中体现在《月蚀诗》和《走笔谢孟谏仪寄新茶》两首诗歌中。《月蚀诗》借天象、言政事,托理于物,借物言志,横空出世。在创作风格上挣脱了唐代传统诗歌格律的羁绊,冲破是时诗坛盛极难继的尴尬局面,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使卢仝雄踞中国诗坛。《走笔谢孟谏仪寄新茶》以发散思维的神奇妙笔,修饰造境、构思奇特、神逸飘洒;落笔行文、酣畅淋漓、妙笔生花;气韵流畅,丝丝入扣,如珠走板,一气呵成。自唐以来,独领风骚、千古绝唱、历久弥新,并远涉重洋、远播海外。一首茶诗,使卢仝青史留名,享誉“茶仙”。卢仝虽一介草民,终身布衣,但他忧国忧民、志向宏大。千余年来,在其故里的世代子孙中,广为流传着卢仝展示自己理想的遗言:“入仕则宰相,匡扶社稷,济世黎民;为民则良医,救死扶伤,济世活人”。卢仝一生命运多舛、仕途不畅,但他精研茶艺,完成了济世活人的夙愿。 卢仝著作的字里行间闪烁着:年少大志、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敢为人先、创新进取的拼搏精神;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愤世嫉俗、忧国爱民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祭卢仝

——写在济源市卢仝文化研究会成立之时

斗转星移光阴逝,卢仝尘封少许知。

后裔本应弘懿德,沉默无语思维痴。

域外尊崇名声震,吾辈今挺讪笑迟。

先贤一介白布衣,满腹经纶著诗词。

《月蚀诗》文动朝野,险怪荒幻彰睿智。

忧国怜民显大爱,时弊权奸无情斥。

《七碗茶歌》越千古,中外传唱美名驰。

传入东瀛演茶道,鸿儒追捧吟茶诗。

独辟蹊径称“仝体”,韩孟诗派举旗帜。

才华横溢难施展,徒怀一腔报国志。

甘露之变赴黄泉,株连九族谁抗旨?

欣喜故里今巨变,国泰民安逢盛世。

文化自信举国策,理应担当不容辞。

八方给力兴玉川,沧海扬帆正当时。


卢仝雕像揭幕

——写在卢仝雕像揭幕时

万羊山下举喜事,卢仝雕像揭幕时。

熠熠生辉汉白玉,喜看后裔写史诗。

万人空巷览盛景,文人雅士蜂拥至。

献花敬茶上高香,俯首三拜恭祭祀。

山人“万卷堆胸朽”,憾未蟾宫折桂枝。

目击盛况叙胸臆,诚谢天下有识士。

一掷千金文化苑,万洋功名垂青史。

中华文明五千年,弘扬传承昭后世。

文化自信强基业,国情民意正逢时。

盛世中华耀环宇,固若金汤如磐石。


清明新茶献卢仝

阳春三月万物荣,采撷新茶献卢仝。

“七碗茶歌”越千古,“煎茶技艺”薪火承。

冬凌茶苦防疾病,清热解毒蒲公英。

茵陈二花润肝肺,凉血菊花紫地丁。

丹参银杏降血压,红娘山楂消食灵。

枸杞山药健脾胃,大黄泄叶肠道通。

神农百草遍神州,玉川蕴藏千百种。

济世利民烹茶道,卢仝研茶惠苍生。


颂茶仙

“唐初四杰”照邻孙,籍贯济源武山村。

破屋数间家境贫,图书堆积藏经纶。

耿介偏执类孟郊,文笔比肩韩愈文。

茶界尊称誉“茶仙”,齐名“茶圣”天下闻。 


石榴寺怀古

千年古刹沐佛光, 石榴寺内忆贤良。

卢仝幼年读书地, 晨钟暮鼓书声朗。

韦编三绝感上苍, 遂令榴树遮荫凉。

满腹经伦堆胸朽, 遗憾终生布衣装。 


拜谒卢仝墓

虎山东麓孤茔坟,沉眠唐贤卢仝君。

“韩孟诗派”擎大旗,唐代诗坛谱新韵。

齐名“茶圣”誉“茶仙”,一首茶歌唱古今。

中外茶界多少辈,迄今尚未比肩人。


作者简介
 

卢广韶,河南济源思礼村人。济源市卢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济源市作协会员,河南省民协会员。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多家国内教育学术核心期刋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级以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15项。编著《卢仝文化研究》《文脉思礼》两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