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哲学角度浅解庄子真境界——“道”是“生命—宇宙”系统的整体

 康平平 2023-01-05 发布于陕西

“万物”本无,只有“道”之幻生幻灭。只是由于道之为物的过程中有“象”“物”与“精”的分裂,再有“名”的产生,“万物”才成为“万物”。所以《老子》言三生万物。

我们今天这个所谓的“物质”世界的形成,就是如此产生的。

在这里,有几个矛盾几乎是无法克服的。首先,“道”是“生命一宇宙”系统的整体,整体认识整体,当然是存在的这就是说,生命整体本应有“知”,这“知”一般说来却不可知。可知的只是在整体“能知”裂变为个体之“知”之后,这个“知”中的“被知”,才可能是“象”是“物”的呈现。

这个裂变极为要紧。我们曾说到,生命的“能知”具有不可测的特点,原因正在这里。一切“知”,原本只能是整体知整体。个体一旦裂变出来之后,个体并不知自己只是整体的裂变物,还以为自己的“知”,就是“知”的一切,“自我”就是“能知”本体,从而在“意识”上就出现了“我执”的极端化。

释迦牟尼佛教导众生走出“我执”的第一步导引,就是《楞严经》的“七次征心,八还辨见”,当人们无法找到自我“心”—“知”的源头时,“我执”就自然而然破了。

如果生命整体到个体的裂变不被人的“意识”的“我执”极端化,“道”呈现出来的便是《佛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展现的极乐世界的景象。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必裂变为个体的“知”。这个个体的“知”,由于不明白自己只是一个衍生物,并不是真主宰,意识中盲目产生了强烈的“我执”,就使得“道”之为“物”展现的影像,千奇百怪了。人们说“千江有水千江月”,就是对这种状态的借喻。

这也正是《老子》所说的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能知”的本体无所谓真假对错,只是外相变复杂了,“能知”本身还是“真”。这个“信”即包括可能出现的西方极乐的景象,但也是说的,每个个体生命必因不同的因缘,产生千奇百怪的景象,二者全都是如“信”而来,如“信”而去。老子这里的“信”主要是说的个体之缘。

更进一步说,对于我们人类,道之为物裂变为认知的“象”“物”“精”“信”,又必须要经由个体肉体感官的“折射”。

我们都知道,眼睛见万物必依固化的光谱,耳朵听声音必依固化的音谱波段,这一切虽也是如“信”而来,但毕竟会扭曲“象”“物”。正因为如此,我们眼前就再不是极乐世界似的景象了,人类再也见不到极乐世界的景象了。

作者简历

康平平,笔名晓晓如风,80后,居西安,牛津大学在读哲学博士,琴书阁书屋文化顾问,国家诗人地理签约诗人!陕西省散文协会会员,长安作协会员,热爱诗歌文学艺术创作,先后担任《晓晓如风》文学社社长,《青年文学家》理事,《中国传媒书画院》会员并受聘中国书画家协会副院长,全国联执行理事长助理,同时获得西安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双创”导师、西安中企护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效能团队拓展特训》等荣誉称号,作品散见《中视网》《中国法制西部网》《天水之网》《台湾好报》《两岸好报》《中国早报》《贾平凹艺术研究院》《青年报》等网络报刊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