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国炒菜,欧美人却不炒?美国教授:我们像原始人一样生活

 天地任逍遥耶 2023-01-07 发布于湖北

为什么西方人从来不炒菜?美国教授品尝中国炒菜后,直言自己活在原始时代。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天,美国一位教授和中国好友来到唐人街的一家中餐馆,中国朋友盛情邀请他品尝中国的菜肴。

文章图片1

听着中国好友绘声绘色的讲述菜肴的美味,不会用筷子的教授将信将疑地用叉子叉起一片菜放进嘴里,咀嚼片刻之后,教授沉默了。

见多识广的教授罕见的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沉思片刻后他表示:“我现在认为,美国人一直活在原始时代。”

教授名叫查尔斯,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回到住所后,教授记录下了这次尝试中国菜的奇妙感受。

文章图片2

放眼全世界,似乎很少在其他国家的菜品当中看见炒菜的身影,不免令人疑惑,难道只有中国人炒菜吗?

大有来头的“炒”

先来看看到底什么叫炒菜。炒菜,科学解释为:放置铁锅在火上,加入油等佐料和菜品,将菜品不断翻动直至成熟的一种烹饪方式。

那么想要追溯炒菜的来头,我们得把炒菜的各部分集齐,首先我们来看油。

文章图片3

在周代就已经有食用油的记载,不过这里记载的油指的是清一色的动物油。

最早的关于植物食用油的记载在一千六百年前的北魏,出自《齐民要术》:“荏子秋末成,收子压取油...

更加直接的记载是,在《齐民要术》的另一篇记载中提到了一道炒鸭子的菜:“鸭子极肥者...炒令其熟...”

由此我们可知,北魏时期,人们就已经用炒菜的烹饪方式制作菜肴了。

文章图片4

但是这个时期,炒菜并没有大的发展,这就和另一个条件——铁锅,有关系了。

我国的烹饪器具,从最开始的青铜鼎,到后来的陶锅,然后才出现了铁锅。

春秋战国时期,铁锅就已经被制造出来了,但是条件非常苛刻,能用得上铁锅的人很少,铁锅真的走入寻常百姓家,已经是宋朝了。

也就是说,炒菜真正盛行,在宋朝之后。明确的记载中炒菜最早出现在北魏。

文章图片5

但是通过对条件的分析,我们不妨大胆猜测,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少部分用的起铁锅的王公贵族已经在用动物油脂炒菜了。

炒菜这种烹饪形式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看,代表着我国古代先民各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领先世界。

不炒菜的外国人

但是反观西方菜肴,汉堡薯条,牛排鹅肝鱼子酱,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炒菜的身影。

难道是外国人觉得这样做菜很难吃吗?

并不是这样的,其实外国人对于这种神秘的东方技术非常感兴趣,也很喜欢吃。

欧美地区不这样处理食物的原因要从历史和文化因素上找。

文章图片6

历史因素上,西方先天不具备发展出炒菜的条件,众所周知,古代我国的技术水平是远远领先世界的。

就拿铁锅来说,宋朝以及走入寻常百姓家的铁锅,西方人到了十八世纪末才看到。

来到中国的波斯商人看到满大街的铁锅十分新奇,在尝到美味的炒菜之后,波斯人彻底被这个黑乎乎的金属炊具折服了。

波斯人大量引进铁锅,也带走了冶铁技术,并且高价在沿途出售,铁锅这时才传到了西方世界,从工具上来讲,他们并不具备发展出炒菜的条件。

再来看西方的饮食文化,同样不是一个能发展出炒菜的环境。

首先是食材,由于地理环境问题,欧洲的土地上并不适合多种多样的农作物生长,作物大多是土豆小麦等等。

文章图片7

再加上欧洲纬度偏高,气候比较寒冷,土地虽然作物种类不多,但是却集齐适合养殖畜牧,因此西方人的食谱中肉类占绝大部分。

说到吃肉,欧洲地区的人们更喜欢简单粗暴的烹饪方式——烤,将一块肉简单烤制出肉香味道,就迫不及待地吃下去,唯一能称得上讲究的也只有肉烤制时的成熟度了。

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口感,有的人喜欢吃口感嫩一些的肉,因此三分熟五分熟的肉食经常出现在他们的餐桌上,更有甚者喜欢食用一分熟的肉,甚至还带着血水就被吞下肚子。

文章图片8

这也说明西方人的饮食信条是:食材的处理越简单越好,越简单越接近食材的本味。

对食材本味的追求让欧洲人的烹饪方式简单到就差追着活物咬了,这也导致他们在烹饪方式上天生缺乏“想象力”。

比如蔬菜,就经常以蔬菜沙拉的形式出现在他们的餐桌上,生的蔬菜简单加入调味料搅拌,就成为了他们的食品。

我国主食的饮食文化

欧洲的饮食文化和中国的饮食文化相比,简直如同萤火之与皓月。

单说烹饪方式,炒菜只是中国一个很普通的烹饪方式,单就热菜来讲,还有煮、蒸、焖、炸、煸、炝、炖、烩、汆等几十种做法。

文章图片9

这只是热菜,还有凉菜的酱、腌、熏、卤、冻、拌十几种。

就主食而言,米和面形成了南北的两大主食。不得不佩服先民的创造力,先来看米饭,最简单的吃法是作为主食配上其他菜品一起吃。

这可不是米饭的全部做法,米饭可以面目全非地打成年糕;也可以摇身一变变成像面条的米粉;高温烧焦的米饭叫做锅巴;大米打出来的米浆,发酵之后再蒸熟就叫米糕;直接蒸熟成米皮,就是广东经典肠粉...

这只是一个主食的做法,再来看看北方人常吃的面食,花样就更多了,外国人怎么也想不通,一碗碗小麦磨出来的面粉加上水、油、鸡蛋、和其他各种配料,是怎么变成如此花样繁多的食品的。

文章图片10

首先作为主食,面粉最普通的吃法就是和面,擀成面条,又或者发酵之后蒸馒头,也可以擀成饼做成煎饼。仅作为主食就有如此多的吃法。

中国先民在食物上的想象力可谓是天马行空,仅仅做一些常见的主食可不能发挥面粉的全部潜力。

看着大大的面饼,先民不禁有了想法,能不能加入一些馅料,这样做出来的煎饼就不再是煎饼了,而是馅饼。

思路打开,那能不能把面皮做小一点,再包上馅料,这样一个小的馅饼,捏成不同的形状,换一换烹饪方式,又会是什么味道呢?

文章图片11

比如,捏成一个大圆球,这可没法煎,不如蒸一下,就诞生了包子。

捏成小耳朵,蒸出来就叫蒸饺,那能不能煮煮看?能!水饺就出现了。

再捏成小蝌蚪,蝌蚪尾巴太脆弱了不方便蒸,那就拿去煮,就成了馄饨。

在这样的思路下,通过改变馅料,烹饪方式,制作形状等方式,出现了数不胜数的面食。

比如包子变小一点就是小笼包,在馅料上加入技巧就成了灌汤包,用油煎熟就叫水煎包...

很多,对吧?但是请注意,这些只是两大主食的吃法。

说到其它副食,只能用遍地开花来形容。

百花齐放的各地菜系

简单的两种主食就有如此多的做法的中国人,在其他菜品上发挥出令全世界都瞠目结舌的创造力。

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烹饪方式,和其他不同的食材搭配,再加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甚至还有不同的餐具不同的功效,就产生了浩如烟海的菜品。

文章图片12

在这样的背景下,几千年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各种流派的菜肴,如今人们更多地以地区为依据将这些流派称为八大菜系:鲁、川、粤、苏、闽、浙、湘、徽。

鲁菜:发源于山东地区,山东地区有山地,也靠近海洋,因此水产和山货都很丰富,丰富的食材是发展菜品的基础,鲁菜的特点就是突出本味,尽可能少使用调味品,四喜丸子,葱烧海参就是经典鲁菜。

川菜:众所周知四川地区百姓爱吃辣,川菜突出油大,味重,以辣,麻,甜等六种味道为基础进行不同的组合产生了一菜一格的特点,代表菜有蒜泥白肉,麻婆豆腐等。

文章图片13

粤菜:广东地区的菜系,粤菜讲究精工细作,质地鲜美,集百家之长,又因为和外国进行交流比较方便,因此近代来粤菜也有中西结合的特点,代表菜有烤乳猪,白切鸡,烧乳鸽等。

苏菜:也叫淮扬菜,发源扬州,淮安地区,此地四季分明,水系密集,因此食材丰富,各季都有不同的材料,因此苏菜讲究因材制菜,精工细作,注重时令,口味平和,代表菜有蟹粉狮子头,松鼠桂鱼。

闽菜:起源于福州地区,集福建各地的菜品成一脉,临海的福建地区使得闽菜大多以海鲜为原料,多为汤菜,注重海鲜的鲜味,十分注重刀工,代表菜有佛跳墙,鸡汤汆海蚌等。

文章图片14

浙菜:浙江临海,水产丰富,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果蔬作物盛产,因此时令鲜明,浙菜更注重食材的本味和食品外形的精致,代表菜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东坡肉等。

湘菜:就是湖南菜,和川菜一样以辣深入人心,地区特点是多山,因此山货野味丰富,气候湿润因此当地百姓喜食辣味以祛湿气,湘菜特点是注重香辣,重油,实惠,代表菜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等。

徽菜:发源地在如今的安徽地区,当地气候宜人,也产生了丰富的食材,徽菜一大鲜明特色就是讲究食补,很好地践行了医食同源的传统,代表菜有李鸿章杂烩,火煲果子狸等。

文章图片15

八大菜系只是主流的大菜硬菜,我国还有很多流派的菜品,除去这些大菜,各地的民间的小吃更是数不胜数,煎饼果子,海蛎煎,小面...在中国从南到北可以做到不重样地吃。

归根结底,中华民族在舌尖上下足了功夫。

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话说回来,难道只有我国喜欢炒菜吗?其实非也,我国周围的邻国都有炒菜的习惯。

但是追根溯源都是在我国的影响下产生的这些做法,历史上我国的藩属国不少,因此受到我国的文化影响也是很正常的。

文章图片16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的各项文化瑰宝也在走向世界,影响世界。

许多西方家庭也有样学样地买起了铁锅学起了炒菜这一东方做法,学得不亦乐乎。

作为国人,我们应该为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感到自豪,也理应传承下这些智慧结晶,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