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五十五)

 经方人生 2023-01-09 发布于四川

2022-10-15

“证” “候”的溯源与诠正

图片

概说

大家好,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证” “候”的溯源与诠正》。

“证” “候”以及二者结合成的“证候”,是中医药学中的基础概念、重要概念。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类概念的理解,往往是从现代实用角度来理解并加以定义,而不能顾及历史的渊源与其演化的实际情况。

今天,我们从这个方面做一番考察与梳理。

1. “候”的概念

图片

《说文·人部》:“候,伺望也。”清代段玉裁主张改为“司望”,并注云:“凡觑伺皆曰候。”后世不少语言文字的书籍都是这样理解的。

什么叫伺望呢?其实就是窥视、侦查,而这个概念转移到中医药范围,就是对疾病的诊查以及诊查的部位、诊查的结论。

“候”在《简帛医书》中没有出现,最早是在《黄帝内经·灵枢》和《黄帝内经·素问》中出现的。

图片

根据《灵枢·师传》,从面部的器官可以看到六腑的变化,比方说,“鼻隧以长,以候大肠” “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等等。

《灵枢·五阅五使》指明如何以官候五藏,比如“喘息鼻张”主肺病,“眦青”看到肝病,“唇黄”看到脾病,“舌卷短颧赤”看到心病,“颧与颜黑”看到肾病。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五色微诊,可以目察。”就是用望诊来候。

《举痛论》说,“视而可见”,这就是用望诊来候。

另外一方面,有中医特色的就是用脉象来候。比方说一种古老的脉诊法。“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等等。

《灵枢·四时气》说,“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这就是以指别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即,用眼睛看,用手来候,这是候的主要含义。

图片

当然除了手的切诊、脸的望诊之外,也包括闻诊,闻诊也可以算候。后世尤其趋向于切诊,也就是用手来诊。

另外,“候”由动词向名词转化,比方说关于切诊,《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篇有这么几句话,“五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也就是说,有些症状不是眼睛耳朵能感觉到的,一定要用切诊。而诊候的对象就是“寸口关尺” “俞穴流注” “肌肤筋骨”等,以手来诊。

那么转到名词,《素问·三部九候论》是最为典型的。说“人有三部,部有三候”。哪三部呢?下部、中部、上部。部又各有三候,这三候就是天地人,三三得九。候在此为名词。

图片

“候”进一步转化,有时转为指某些症状。但仔细分辨,会发现这些症状不是一般意义的症状,而是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症状。

比方说《灵枢·痈疽》中说,“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这就是对痈和疽的辨证。

再如《灵枢·水胀》篇,说到几种水病的辨证。比方说“鼓胀” “腹胀” “身皆大” “大与肤胀等也”,这些虽然是症状,但它是区别于腹胀的表现,“色苍黄,腹筋起”,这就是鼓胀和腹胀。

《肘后方》第二十一篇讲到脚气之病,“或微觉疼痹,或两胫小满……皆其候也”,这就是脚气的表现。

2. “证”的概念

图片

《说文·言部》:“证,告也。”即指告发、证明。段玉裁注:“今人为证验字。”

用在医术,就是说病人的主诉就是证。人们能看到的病的表现、病的症状也叫证。再往后,人们观察到不同的疾病有集群证候的现象,所以也把它叫做“证”,这也就是后来说的“证”或者“证候”。

中医古籍中“证”的出现

图片

中医古籍里“证”最早出现在《难经·十六难》。十六难把五脏的证分成内外证。比如我们举两条,肝脉和心脉。肝脉的外证是“善洁,面青善怒”;内证是“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脉的外证是“面赤,口干,喜笑”;内证是“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

与之相对应的有“其病”,是这些病的大体表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难经》里说的外证主体上是面部的气色和表情,而内证主要指的脐周腹部的改变。这些都是切脉所得,所以一个望诊,一个切诊,二者都属于《素问》《灵枢》中的“候”。“证”只出现在《难经》里的这一篇。

另外《素问·至真要大论》里也出现了“证有中外”这样的表达,是说证的位置有在内、在外的不同,“证”字指病位。由本例看,似乎《素问》时代已经使用“证”字。但《至真要大论》属“七篇大论”,为唐代王冰补入的内容,且《素问》《灵枢》两书中除此例外,再没有“证”的用例。因而可以认为《内经》时代中医学中还没有引入“证”的概念。所以在《难经》和《内经》中这个字已经出现了,但是它的用法和我们后来的用法并不一样。

仲景医书最早使用“证”字

图片

现在中医界广泛使用的“证”应该是起于仲景著作。张仲景首开先河用“证”字,并且普遍使用,用法比较多。

- 比方说各别的证,也就是症状。《金匮玉函经》第三篇:“伤寒中风,有小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 以方为名的证候群。如桂枝汤证、葛根汤证。

- 以经命名的证候群。如太阳证、少阴证。

- 以病证命名的证候群。如血证、结胸证。

- 以内外命名的病证。常见者如表证、外证、里证、表里证。

- 以属性命名的病证。如热证、寒证、阳证、阴证。

以上各义都与“证”的“证验”之义有关,是从“证验”引申为一般的现象,泛指病证、证状或证状群。如桂枝汤节度语:“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伤寒论》第八篇:“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

总体看,“证”都指向具体的病态:单一的症状,或群体的症状。

3. 仲景书条文的主要元素

图片

仲景书都是以条文呈现的,而如果细细拆解一下条文,会发现各个条文里主要是病、脉、证、治、方为主要元素。当然每个条文里面不一定都具备,但是基本上不跳出这五个元素。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

比如看这一条。我们用标记把各元素分开来。“太阳病”是病,“脉浮紧”是脉,“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是证,“此当发其汗”是治,“麻黄汤”是方。其他条文我们用的标注方式是一样的,可以看出各要素并不一定都全。

“候”在仲景医书中很少出现

图片

这样看的话,仲景书中五大元素里面是不包括“候”的,不过“候”字偶有出现,比如: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讲到“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大,是其候也”,这显然是把候指向于脉象。但是仲景书中典型的用例只有这一处。而其他地方似乎指向一些症状,当然是有鉴别意义的症状。

比如《伤寒论·痉湿暍》:“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指疾病表现,病证,但仍指向有诊断意义的鉴别性病证。

《金匮要略方·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意为它的鉴别点是有心中热,足下热。

同一篇还说到服药后的表现,说“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把候用在对于预后的鉴别上。

此二例之“候”,亦指鉴别证状,又有“证明”“证验”之义。

以上都是“候”的用法,但是这样的例子在《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都是很少的。原因是,“候”在后世有专指脉象的趋向。

仲景医书中以“脉”代“候”

图片

张仲景辨治体系中,“证”与“脉”尤为张仲景所重视。可证之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的诸证治篇的标题:

《伤寒论》中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其中有病(太阳病)、有脉象、有病症,还有治则、治法,有四个要素,突出地出现在标题里。而指向辨证的、辨病的是脉和证。其他篇次也都这样。比如,“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金匮要略方》中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各篇皆以“脉”“证”二者标目。

《伤寒论》中还有“脉证”连写在行文中的。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井治上第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因为突出了“脉”(舌、苔诊出现总数较少,又专门写在了行文中),所以,张仲景著作中也就较少提及“候”了。

脉、证是仲景辨治的主要着眼点

图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脉和证是仲景辨治的主要着眼点。仲景书条文以病、脉、证、治、方为论述的主要元素。这些元素中,用以判断病因病机、决定治疗思路的元素是“脉”“证”这两个元素。

梳理一下,就会发现“证”和“候”的不同点。“证”是大体的、显见的、浅层的表现;“脉”是病情中细微的、隐在的、深层的元素;“证”是病情的客观表现,“脉”是病情的本质提示。二者共同成为辨治的主要着眼点。

仲景医书中论“候”较少,“脉”就是“候”的集中体现。“候”更集中于是医者的角度,对客观的病情从主观角度的认知与把握;而“证”更多的是病者的角度的反映。

因此,仲景医书重视脉诊,本质上和《素问》《灵枢》中以“候”诊是一致的,只是更为扼要;当然仲景医书也不是脉诊以外完全不用,有时也利用一些有鉴别意义的证状来诊病。特别是舌诊、苔诊,也是仲景诊病的着眼点之一。

4. “证候”的本义

图片

以上,我们把“证”和“候”各自含义基本上讲清楚了。接下来看证与候的连用。

由于“证候”是由“证”和“候”分别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生连用,因此“证候”的连用一定是在东汉以后。“证候”的初义,就是“证+候”,而“证候”的另一说就是“脉候”。

《伤寒论·伤寒例》虽然是后人集的,但是也有比较早的渊源。“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诊脉声色”我怀疑是后人的旁批混进去了。因为“诊脉声色”其实讲的就是“证候”。这段条文有若干条,比方说“脉阴阳俱盛”,这是讲脉;“大汗出不解”,这是讲“证”(脉证)。

再比方说,“脉阴阳俱虚”,讲脉;“热不止者”,这是“证”,等等。

最后总结,“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证候”,那就是“证”和“脉”。

《肘后备急方》陶弘景序,说到自己撰了一个《效验方》,现在失传了,但是我们根据他的提示,它是大治,是理法方要俱全的。所以这里面“证候”是“证”和“候”两个事儿。

5. “证候”词义的变化

证候:自我感知和在外可见的病痛为“证”,医者由外而内、见微知著的诊察为“候”,“证候”为二者的联合。

后世之一是沿用此义

图片

比如,晚近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第六期“医案”中,将所收众多案例分病因、证候、诊断、处方、效果等栏目表述。

《温病结胸》,其证候是:先讲“心下痞闷,胸膈之间亦甚痞塞,且盛烦热”,这是“证”。而“候”是“其脉左部沉弦,右部沉牢”。他所举的其他的证候也基本是这样,先讲疾病表现,然后讲脉象。

后世之二是合笼统指“病情”

图片

比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十三《脚气缓弱候》:“内外证候相似,但脉异耳”,这里证候中排除了脉,那么这个“候”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了。

宋·朱肱《活人书》也说到,如果病人伤风自汗,应该行桂枝汤。如果服了桂枝汤,又没有桂枝的脉息、证候,就不能再服。这个“证候”也不包括脉息。这是另外一种用法,就是说“证候”已经特指病情,而不包括脉象。特别是《诸病源候论》中的“候”,已经成了“证”的下级分类,那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后世文献中两种用法都有,读古籍时应注意结合语境正确理解。

我们现在对于“证候”有另外一些定义。讲到“证候”是证的外候,其中涉及到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等等。这个是属于一种现代化的元素解析。与古人的原意存在一定的差别,最起码不是古人的原有的用法。

6. “証”与“症”

图片

最后简单说一下“证”与“症”。

中医原来用“證”(简写后为“证”),但是在大约元代开始,“證”与“証”相混了,这两个字原来不是一个字,不是一个读音,也不是一个意义,但是元代以后因为读音相近就混用了。

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症”。要注意“症”这个字原本并不是单指症状,而是“证”的新字,可以等同于“證”,所以原本不是狭义化为症状的。现在定义,作为人为的一个区分,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的报告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敏求轩说  

喜欢读关于字的溯源与诠正类的文章,沈澍农教授的讲座深得我心,自然听得津津有味,获益良多。

我是在开始学中医,准确地说开始读古医书后,才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并不高,文字功底并不扎实。汉字,尤其是古汉字,一字摄多义。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居然连母语都读不顺畅。那些不识、不认、理解有误的字并非全是疑难字、生僻字或怪异字,更多的反而是普普通通的常用字。即便是认得、写得、读得,但若深究其意,却也很难说得准确,更别提精准无误了。

也正是从这时起,我真正重视了训诂学,并成为著名中医训诂学家、中医文献学家钱超尘最忠实的崇拜者和追随者。必须说,于我而言,中医学确实是一把打开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

丘吉尔说过: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训诂是连接今天与过去的中枢与纽带,是传承中最重要的元素,须臾不可疏离。

犹记得当初因为预估偏差,所以学习起点定得很高,一上手就读了《黄帝内经》。幸好恶补了《医古文》,幸好有钱老的《黄帝内经太素新校正》等著作可参考,另外有其他的注本、译本,甚至图解本。经过近两年的死嗑,终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过这番用功,也为后来汉译英《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候、证、证候,證、証、症的辨别总结如下(如有错漏,望不吝指正)

原意:看、望。

医意:诊察,包括诊察的部位和结论。主要以切诊、望诊为主,也包括闻诊。后世尤其趋向于切诊,同时也向名词转化。之后进一步转化,有时转为指某些症状,但仔细分辨,通常是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症状。张仲景书中,没有候的概念,通常是以脉代候。

原意:告发、证明。

医意:引申为病人之“告”(主诉)。在医书中最早使用是在《伤寒杂病论》而非《内经》。在张仲景书中,证大致有六种不同之用:

1. 各别的证,也就是症状;

2. 以方为名的证候群;

3. 以经命名的证候群;

4. 以病证命名的证候群;

5. 以内外命名的病证;

6. 以属性命名的病证。 

证候

该词出现始于东汉。初义即是“证+候”,自我感知和在外可见的病痛为“证”,医者由外而内、见微知著的诊察为“候”, “证候”为二者的联合。“证候”的另一说就是“脉候”。后世主要有两种转义,一是沿用,二是笼统指病情。

“証” “症”

证古写为“證”。“證”本与“証”不是一个字,既不同音也不同义,但自元代始,因为读音相近就混用了。症是证的新字,等同于“證”。

现在中医教科书专门有一章节,对“证”与“症”两字进行定义和鉴别。简略总结为:

“证” 用以概括疾病过程中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病机(含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的诊断范畴。

“症” 属于症候,即临床表现。由是,“症”被狭义化了。

图片

沈澍农教授的大名于我而言如雷贯耳,因为沈教授曾经是我认真研读的这本于2001年出版的中医药学高级丛书《医古文》一书的主要作者。在国际经方大会上有幸聆听到沈教授的讲座实在是幸福无比的事。

图片

说句题外话,我觉得本场讲座主题与沈教授的名字特别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澍” 字是多音、多义字。音有shù和zhù之不同,在不同发音的基础上又各有多层意涵。

在请教了梅莉芳老师后,方知应读shù。意涵大致有三,一是雨水滋润,亦比喻嗯泽(动词);二是水满溢貌(形容词);雨,多指及时雨(名词)。

若有误读,请包涵,尤请沈教授多多见谅。

图片

注:为笔记简洁精炼之故,沈教授课件中已有的内容,未再重复记录,故需图文互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