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叶利钦,谁应该为俄罗斯民族分裂负责?

 云语禅心 2023-01-10 发布于湖北

2016年的一次教育论坛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抛出了一个很有争议的说法,他说“列宁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一个统一的国家,改造成了国家联盟”,这促使后来俄罗斯的“分裂”。

那么当年列宁为何要不顾斯大林的反对,坚持以“国家联盟”的形式组建苏联呢?在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叶利钦这四人之中,谁最应该为俄罗斯民族的分裂负责?

今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一、苏俄还是苏联?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召开全体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苏联成立条约》,宣告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组成联盟国家,苏联正式成立。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苏联成立之前,两位最主要的领导者,即列宁和斯大林,对于如何组建国家,是有分歧的。

文章图片1

列宁和他的战友们

列宁坚持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成立联盟国家,在联盟内部,各加盟共和国是平等的,而且有权决定退出联盟。

而斯大林的想法,是尽可能地削弱除俄罗斯之外其它加盟共和国地权力,成立一个以俄罗斯民族为主地统一国家,虽然名字也叫“苏联”,但事实上就是“苏俄”,实质是俄罗斯吞并乌克兰、白俄罗斯。

那时列宁是革命导师,在与斯大林的争议中,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由此才有了后来的“苏联”,而不是“苏俄”成立。

苏联的成立在当时是个开天辟地一样的事情,人类历史数千年内,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了一个大国的政权。

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后,如今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却认为当时斯大林的看法是对的,列宁坚持成立“苏联”而不是“苏俄”,等于给“俄罗斯大厦”底下,安装了一枚核弹,最终这颗核弹爆炸,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的分裂。

那么,普京的看法对吗?

从狭隘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来说,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考虑到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份,这个说法并不对。

文章图片2

社会主义政权刚建立时,四面楚歌

当时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刚刚打败沙俄残余势力,伙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起的围剿,在国际上还是虚弱的,被孤立的状态。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抵挡住资本主义的反扑。

问题是怎么团结,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俄罗斯人认为,应该以俄罗斯为主体,建立一个统一国家。但是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都认为要建立一个各民族平等的国家联盟,才最合适。

双方在这件事情上有分歧,且不可调和,那么最终有可能的结果,无外乎两个,第一是像列宁主张的那样,建立一个联盟国家;第二是延续之前的状态,即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依旧各自独立,只在军事层面建立联盟,对抗西方资本主义的围攻。

但很显然,对于那时的苏联来说,更团结才更有希望,如果三个国家分别建国了,那就是给西方各个击破,分化拉拢的机会。

因此从苏维埃政权的角度来看,当时列宁的观点,才是最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权长期存在的。

除此之外,从列宁本人的主张来看,他是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念是“社会主义比民族国家更重要”,直白一点来说,其政治报复,是奔着解放全人类去的。这个观点之下,显然只有各民族平等的联盟共和国,才更有利于在全球推动无产阶级革命。

综上所述,说列宁把统一的国家,改造成联盟国家,导致今天的俄罗斯分裂,显然是有失公平的。从列宁的角度来看,这件事错就错在后人没干好,让苏联解体了,而不是他建立国家。

二、中央集权还是地方自治?

那么是谁没有干好,让苏联解体了呢?

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斯大林,认为列宁最开始主导建立的,是一个各民族平等的国家联盟,但斯大林继任之后,通过残酷的政治斗争,排斥异己,推行了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最终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引发反弹,导致苏联走向解体。

文章图片3

1991年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

这么说有一定道理,毕竟斯大林从最初,就跟列宁意见相左,想要建立“大一统的苏俄”,而不是“苏联”,他后来的一系列动作,事实上是把苏联通过内部改造,无限的朝着“苏俄”过渡了。

这样一来其实就在苏联内部形成了一个“名不副实”的隐患。国家从宪法层面,是各民族平等的共和国联盟,但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俄罗斯民族为主导的“大一统国家”。

苏联强大的时候,能为各加盟国带来利益的时候,这自然没问题。但是当苏联虚弱,不能为各加盟共和国带来利益的时候,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肯定就要想,当时大家说好的平等待遇,为什么变成俄罗斯主导一切呢?

这就为俄罗斯分裂埋下了伏笔。

但是,斯大林选择这么做,也是有现实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一条,还是他接手时的苏联太虚弱了。列宁1924年逝世,斯大林很快成为苏联领导人,但当时苏联面对的国际环境,已经变了。

列宁时代,苏联面对的最大压力,是资本主义国家直接的武力威胁。到了斯大林时代,苏联政权逐渐稳固,各国不敢直接武力相向了,开始用经济封锁和施压的手段,试图让苏联从内部解体。

这个时候,苏联就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迅速的增强自己的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等等。

而如果严格的按照列宁时代的策略执行,那么内部之间难免互相扯皮,这就跟我们最开始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那你选择让谁先富起来呢?

文章图片4

斯大林领导下,苏联打败德国入侵者,图为红军攻占柏林

所以斯大林采取中央集权而不是地方自治的方式,加强苏联凝聚力,迅速的增加苏联国防和经济实力,也是有道理的。

你可以说他的理念不利于今天的俄罗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也让白俄罗斯、乌克兰人心中有了不满。

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斯大林的选择的确让苏联迅速的强大了起来,而国家强大,才是俄罗斯民族不分裂的根基,否则你就算内部再怎么讲究各民族平等,日子过不下去,还是要分裂的。

这一点已经从苏联后期的历史教训中,得到印证了。

三、赫鲁晓夫责任最大

说赫鲁晓夫之前,先说一下叶利钦。从行为上来看,作为导致苏联解体的“三巨头”之一,叶利钦支持立陶宛率先独立的行为,助涨了苏联内部要求解体的呼声,导致苏联解体,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从俄罗斯民族分裂的角度,叶利钦时代其实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了,叶利钦就算不这么做,还是会有别人能代替他,因此他对于俄罗斯民族分裂的责任,反而是最小的。

而那个责任最大的人,毫无疑问就是赫鲁晓夫。这不是因为他把克里米亚半岛,送给了乌克兰,而是因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原本是有机会内部改革的,但他错过了这个机会。

俄罗斯民族分裂的诱因,是长期以来为了追寻温暖的港口,奉行扩张主义导致的。说白了,吞并其它民族太快,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国家认同感,这才是最后陷入分裂的根源。

文章图片5

赫鲁晓夫和肯尼迪

现代意义上的俄罗斯,其实没有比美国的历史长多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抢占了那么多领土,内部根本没时间消化,肯定有问题的。

但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问题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比如列宁以社会主义的思想,取代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团结全世界无产阶级,就是超越内部民族主义的一个策略。

再比如斯大林时代,虽然搞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那一套,但是事实上奠定了苏联强大的基础,发展了苏联经济,让内部各个民族,都能够从统一的苏联国家认同之中,得到利益,事实上实在弥合民族分裂的倾向。

文章图片6

俄乌冲突

到了赫鲁晓夫执掌苏联的时候,他先是全盘否定斯大林,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信仰动摇,这就否决了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念。

紧接着又没能重视国内轻重工业失衡的问题,被美西方牵着鼻子走,陷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全面冷战,彻底错过了苏联内部改革,发展经济,给各民族带来普遍利益的机会。

这么一来,实际上就是放任俄罗斯民族内部,本就没有消化彻底的分裂主义,最终酿成苏联解体,俄罗斯民族“分裂”的苦果。

所以说,赫鲁晓夫对俄罗斯民族分裂的责任最大。

四、结语

世上从来没有什么万世不易的好制度,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强大,不断地进行内部改革,是必不可少地。列宁和斯大林时代,固然有种种问题,但他们都通过适时地调整改革,稳定了政权,发展了经济。

有这两条打底,那么民族就不会分裂。赫鲁晓夫时代,国际时局已经变了,但他没能领导苏联适时地内部改革,反而大踏步迈入跟美国的冷战,这才是真正为后来俄罗斯民族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