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一法师:佛之大成者,出于幽谷,迁于乔木

 辣农报告 2023-01-10 发布于湖北

全文精华,耐心阅读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能够如李叔同一般,在多方领域达到登峰造极水平的人,寥寥无几。

李叔同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和革新家。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律等诸多文化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

在他任教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例如刘质平、丰子恺都是出于他的门下。

01/

佛之大成,超脱生死

其父李筱楼曾经是朝廷官员,后辞官经营盐业及银号,家族产业丰富实力雄厚,是当时得津门首富。

李叔同的成长经历并不美好,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离世了,但是在母亲得教育下,他13虽便能篆书15岁能写出: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入草上霜这样的句子。

18岁便在母亲的安排下与同为富商之家得俞氏成婚。

由于当时戊戌变法正在猛烈进行当中,李叔同作为热血青年也崇拜过康有为,由于变法失败有人指出李叔同乃是戊戌变法得余党。

为了保全李叔同,母亲便让他举家前往上海,那时候得李叔同与许幻园等人结交,自称天涯五友,颇具纨绔之风。

22岁的时候李叔同入学南阳公学,1906年母亲去世后,李叔同为了寻求心中解脱,一展胸中抱负,他决心去日本留学。

想要寻求更好的办法,唤醒民智,为救国出一份力。

他在东京美术学院主修油画和钢琴。在日本期间,李叔同在留日学生出版的杂志《醒狮》上发表文章,加入随鸥吟社。

创办了《音乐小杂志》拖人在国内发布。

1911年,李叔同回国后,先在天津高等工业学堂任老师,后调至上海城东女子学校任教国文和音乐老师。

在任教气七年当中,李叔同影响和培育了众多人才。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正式出家,法号弘一。民国十七年,弘一法师南下弘扬佛法,去往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

1932年10月,弘一大师第三次出访福建省,先后在泉州、厦门、福州、漳州四地得寺庙宣扬佛法,其中在泉州呆了573天。

弘一法师第三次去往福建之时,正是抗日战争爆发期间,那个时候人民有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弘一法师此时宣扬要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念,得到僧俗群众的普遍景仰。

1938年10月弘一法师在泉州承天寺写下: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

02/

人生在世,悲欣交集

人生在世,世人都需要经历爱恨情仇,生离死别。

浮生若梦,生命中的快乐总是短暂的,弘一法师得童年没有父亲的陪伴,是母亲一直关爱着他,对他严加培育。

弘一法师对于母亲的爱,已然到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程度。

母亲去世的时候,是他人生中最为心痛的时刻,他在母亲的葬礼上弹奏钢琴,痛哭流涕,见着无不伤心落泪。

伴随着延绵伤感得乐器声,往日稀松平常的美好岁月飘向远方,慢慢弥散。

人生在世,最难忍受的便是至亲的离去,以后便是一个人独立于天地间。

作为生活在晚清乱世的风流才子,年少的李叔同也曾游走于声色犬马当中,出入艺妓闺房,这件事情有很多人都避而不谈。

但是我恰恰认为这段经历,才是才是弘一法师大成的必经之路。未曾拥有,又何谈放下,未曾经历,又何谈淡然。

正是因为这些世俗欲望,才能显现出弘一法师是一个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人,他有着正常的情感需求。

李叔同是一个悟性极高的人,正是经历了这些红尘之事,才真正让他有了顿悟之感。走出来了,看能看透俗世种种,才有了超脱凡尘的心。

纵观李叔同的前半生,他是一个情感丰富,而且内心非常炙热的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这一类人对于自由,对于灵魂的渴望是极其强烈的。

他有着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有着强烈的“欲望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开悟后的李叔同认为世人追求的一切,最终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看破了镜花水月的现实,愿意选择最为简单纯粹的生活,让自己的思想不再被任何现实物质所束缚。

让你学会放下一切的时候,内心也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03/

出于幽谷,迁于乔木

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曾说:当对人生感到疑惑与虚空的时候,“你就要请教哲学,和他的老兄宗教。


这时候你才相信真正的佛教高于一切。所以李先生的放弃教育与艺术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庆的。”

李叔同出家为僧并非一时兴起,这正是他追求的人生终极目标。

他在荣华富贵面前毫不犹豫地退避三舍,毅然摆脱名利的束缚,甘愿一头扎进青灯黄卷中。

就在那一刹那,世间一切的喧嚣似乎都与他无关,再也勾不起他的一丝欲念。

剩下的都是佛学带给他的智慧。

从此,古寺的晨钟暮鼓,经文佛心,成了他心中最动听的音调和旋律。

04/

拿得起,放得下

古刹声声敲旧梦,清泉涓涓洗尘心。

一缕香烟惹仙魂,一阵木鱼点星辰,何处碧水荡闲舟,调瑟声咽泣秋林。

古刹幽谷嚣尘远,慢理思绪渡安闲,芸芸众生遥遥看,岁月沧桑悟心间。

奇峰秀水藏禅院,浮华众生缀浅淡,半窗疏影隐禅子,出尘脱俗一青莲。

生于富贵人家,既经历过情场沉浮,也体味过生离死别,又做到了名冠天下,最后却选择清苦修行,世人眼中的李叔同,是这般难以捉摸。

李叔同却认为自己毕生走的都是应该走的路,毕生都在追求自己心中的真理大道,终是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

他是情欲世俗人,也是狂想的艺术家,无论是文人李叔同还是律宗高僧弘一法师,他都做到了这六个字:拿得起,放得下。

他是混沌蒙昧尘世之中的智者,是孤独的清醒者和痛苦的思考者。

       
作者简介:奈先生,95后自由撰稿人,寻求比五官更正的三观。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要时刻保持正念,正心,用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在这里你会发现文字的魅力,和一颗充满真诚的心。在这里,你会有一个可以对话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