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润身丨小年念幼时

 新用户6981V1ce 2023-01-14 发布于河南

       我们在通往年的路上,走到腊月二十三这个站点,北方叫它小年(南方腊月二十四小年)。过了这一天,人们就开始忙着采购年货,准备过大年了。
       幼时,这一天和平时比沒有什么大的区别,就是仪式感很隆重。
       男人们白天该忙啥忙啥,女人们在家可就累了,主要任务就是打扫厨房。门窗,墙壁,锅台,物件,全要扫除擦洗一遍;最后擦洗笼箆,锅碗瓢勺,盆盆罐罐。擦洗干净了,撕掉墙上旧的老灶爷年画,后和面发面。那时冬天气温低,面不好发,需要发面和好后,用棉被包起来,放床上,再用暖壶暖着,到下午面才能发开。
       男人们有一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赶集,请一张老灶爷年画回来。这一定不能说“买”,必须说“请”,不然老灶爷会生气,上天说家人坏话的。在河南,老灶爷年画以朱仙镇年画最为出名,画面庄重美丽,色彩鲜艳明亮,让人有种庄严伟岸的感觉。年画以画面生动、色彩产地,纸的质量定优劣。高质量的纸,洁白温润,柔软绵厚,套印出来的画,画面生动,鲜艳亮丽,价钱比一般的要高出许多,只有有钱人家才买得起。现在看,有艺术保存价值。


       过年要添碗添筷子,意寓着家口增加,人丁兴旺,所以这天赶集是要添碗添筷子,买灶具回家的。
       买两包芝麻酥糖,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祭灶有大用。
       下午,女人们开始炕灶饼,灶饼有包糖甜的,有放菜咸的;有钱人家也有放芝麻、核桃泥油酥的,也有放桂花、红绿絲冰糖的。
       全家全部外出干活人员,这一天必须天黑前赶回家里,参加欢送老灶爷升天的仪式。
       仪式开始前,家人不许高声说话,将新灶爷请上归位,(忌讳说贴上),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亊,回宫降吉祥。”横联“一家之主”,完后,点上蜡烛,摆上供品。
       供品最重要的是要给老灶爷备上升天坐骑,也就是在大盘子里放上当天杀的煮熟的整只老公鸡,再摆上点心、柿饼、芝麻酥糖、灶饼。此时,燃放鞭炮,在鞭炮齐鸣声中,家长点燃好香,双手举过头顶,拜上三拜,插好香,拿一根芝麻酥糖,将一端在烛火上烧化,磨在老灶爷嘴上少许,沾住嘴,不让老灶爷在玉皇大帝那里说家人坏话,然后叩拜礼成,仪式结束。习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只有男的跪拜三叩首,女的站在后面低首祝愿。


       仪式结束后,晚饭开始。我家人口多,灶饼最多一人一个,芝麻糖大人尝一点即可,小孩子嘴馋吃的最多。鸡肉大多放在笫二天中午才吃。
       神界也不干净,老灶爷小年升天汇报工作,也要接受百姓供品贿赂。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老灶爷吃了供品,自然在玉皇大帝面前,嘴说软话了,家人有小错,老灶爷自然也就不说了。
       民俗是文化,一碗烟火里的岁月,丰富多彩,一代一代的传承着,给幼年留下许多难以忘掉的美好怀念。小年祭灶的场面,更是给我留下了一生温暖的记忆。
            2023.1.14.晨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任润身,笔名:红太阳,洛阳人,83周岁,洛阳市一中高级历史教师。喜欢读书写作,20世纪60年代起,有诗文在报纸杂志发表。进入21世纪后,除报纸杂志外,在一些微刊上也发表过一些散文、诗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