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竹平:一线教师需要设计的是“学习任务群”,还是“学习任务”

 安可知的天涯 2023-01-16 发布于浙江
图片

祖庆说陪你走过第2113

文/李竹平

图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才一个多月,“学习任务群”概念似乎已经深入所有小学语文教师心中了。大家都在教材使用时,尝试体现“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落实新的教与学方式——“……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这两个在课程标准中反复出现的概念,到底如何理解和在教学实践中呼应,出现了两种认识。

一种是认为,老师在进行教材单元教学,甚至是单篇课文或其他单一内容(如一次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时,要做的事情就是设计一个个“学习任务群”。

一种是认为,老师在进行教材单元教学(有时也指单篇课文或其他单一内容教学),先整体判断单元学习内容属于哪个或哪几个学习任务群,再根据主题和目标,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具有驱动性、整合性、实践性、挑战性、探究性,一个核心任务可以分解成几个层次关联的子任务。

目前,还没有课标组专家出来明确说明那哪种理解是更符合课标意图的。

到底哪种认识和实践思路是科学合理的,笔者也不能做出判断,只能是表达出个人观点。

图片

认为教师要设计“学习任务群”,大概有这样几个理由。

一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反复出现了“设计学习任务群”的说法。

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课程结构”之“设计依据”【当然,这指的是课程结构设计,不是指教师教学设计。这个部分中还出现了多次同样的表述。】

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出现了一次“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提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课程理念”第2条“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这也指的是课程结构设计,不是教师教学设计。

三是来自于老师们对“群”的实践性探索和理解。包括几种不同的认识。其一,认为为了落实一个教材单元的几个不同学习目标,分别设计一个学习任务,组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群。其二,认为围绕一个单元的重点读写目标,设计多个有层次的学习任务,组成的就是一个学习任务群。其三,认为一个单元里的不同学习内容可以划入不同的学习任务群,分别设计学习活动,组成了一个囊括多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任务群(有点拗口)。这些认识里,第二种还包含这样的理解:课标中的六个学习任务群,是六个“大群”,教师设计的是“小群”,若干个“小群”组成了“大群”。

图片

笔者的观点,教师要做的,是设计学习任务,而不是学习任务群。理由如下:

一、课程标准已经“设计了”学习任务群,教师不必再“设计”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只有“课程结构”部分出现了“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提法,“课程内容”部分每个学习任务群已经有了定位,不需要教师设计,教师要设计的是“学习活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已经“设计了”,教师要做的是“可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程度,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教学 风格,有规划、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只有“课程结构”部分出现了“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提法,“课程内容”部分也对六个学习任务群有了内容上的定位,“教学提示”当中没有出现要求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提法,但明确提到了设计“学习任务”。再者,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有这样的表述:“教材编写要系统规划和整体安排。要通过学习任务的综合性、挑战性以及学习过程的探究性,体现同一个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纵向发展过程与进阶。要根据六个学习任务群的特点,通过目标取向、文本选择、学习实践活动方式等体现不同学习任务群的特色;也可设置关联性的学习内容,实现同一学段不同学习任务群内容的整合。”体现“同一个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纵向发展过程和进阶,这是什么意思呢?即使是属于不同学段的教材内容,在课程内容上也是属于“同一个学习任务群”的。另外,这段话还告诉我们,教材编写时,也不需要“设计学习任务群”,而是“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来设置、编写学习内容。这大概再一次说明,六个学习任务群,课程标准已经设计好了——包括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多次直接提到教师要“设计学习任务”。

第一处是“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的概述部分:“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个部分还说明了学习任务群与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第二处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部分:“第一、第二学段可以围绕“我爱我家”“我爱上学”“文明的公共生活”等主题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语言,学会文明交往,学习表达生活。”

第三处是“教学建议”的第2条:“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

第四处是“评价建议”的“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评价手段,可以采取纸笔形式,也可以设计综合的学习任务,如诵读、演讲、书写展示、读书交流、戏剧表演、调查访谈等。”

这些地方,都明确提出教师要设计“学习任务”,而不是设计“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决定了学习任务的内容选择与整合、目标的定位等。

三、从实践来看,学生需要通过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实现概念性理解。

教为学服务,教师就要致力于学习任务的设计,让学习任务具有向心力——促进大概念的理解、驱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学习主体、整合力——将学习情境、内容、资源、方法等自自然然地整合成一个系统性整体、发展力——让学生真正能够习得迁移的能力,还要具有综合性、挑战性和探究性。这样的学习任务,才能做到“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教师在实践中,根据一个教材单元的内容编排和目标意图,判断其属于哪个或几个学习任务群,再结合“教学提示”,厘清重点学习目标,设计能够整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的学习任务,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就能够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中,实现学习目标,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当然,这是个人的分析和看法,供参考,请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