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塞尔与现象哲学

 新用户15472188 2023-01-18 发布于广东

胡塞尔(1859.4.8—1938.4.27)上世纪奥地利著名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他同时也被誉为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主要著有《算术哲学》《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等。

文章图片1

胡塞尔

胡塞尔哲学思想的发展可分为 3个时期:前现象学时期(1900年以前)、现象学前期(1901~1913)和现象学后期(1913年以后)。

现象首先是一个神学词汇。“现象”一词同时有“显现”的意思,主要是指“奇迹”,是上帝的“显示”。上帝、玛丽亚、耶稣基督等等的显灵,在罗马天主教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因为“显灵”、“现象”总是神给人的启示,所以,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就是非常的重要。换句话说,“现象”的背后有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有办法正确理解神的启示。在这里,“现象”是通向神的启示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神学基础,是不能正确理解现象的。

文章图片2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 种通过直接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方法论方面,即通过回到原始意识现象,描述和分析观念包括本质的观念、范畴的构成过程,以此获得有关观念的规定性意义的实在性的明证。认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廓清传统哲学中那些概念的真实意义,重新说明传统哲学中的问题,并深入开展各个领域的研究。

胡塞尔现象学为在科学主义的霸权之下拯救欧洲人性的危机而创立了现象学还原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已悬置几千年的政教伦理的局限性,追溯到传统文化中普遍人性的根。对儒家学说的现象学还原由孝返回到仁,对道家学说的现象学还原由自然返回到自由意志,传统文学艺术的现象学还原返回到了文艺的感性的直观本质,汉语从文言到现代汉语的演变则使语言,还原为人的此在。所有这些还原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抽象继承和具体批判体现,为国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揭示出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人性和普世价值、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文章图片3

譬如现代汉语还原,一方面是中国汉字传统的惯性居然使这种起于民间的书面语重新又固结为一套用于统治的权力话语,所谓的大话、套话、空话泛滥成灾,挤压了大实话的空间。

另一方面是当前网络语言对纯正汉语的冲击几乎是势不可挡,拼音化、低俗化、弱智化的语言充斥着网络,降低着中国人的智商。

这两种倾向都出于某种实用主义,前者是统治实用主义,后者是技术实用主义,两者都抽空了汉语的思想和语感,使它失去了魂魄。

面对这样一种局面,中国文化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在现代汉语中展开新一轮的现象学还原,让汉语回归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本质。

文章图片4

胡塞尔的哲学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他最初的兴趣是逻辑学和数学,后来发展了早期的现象学,这种现象学主要关注的是知识论,再后来深入到为哲学和科学奠定普遍基础的现象学观念,最后他进入这样一个阶段,这时生活世界成了他的现象学的更突出的主题。

胡塞尔毕生都想使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他认为,哲学研究不是经验知识,而是使得经验知识得以可能的条件。就这一点可以说,胡塞尔和康德如出一辙他们都在做着认识论上的努力,尝试着回答,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判断是如何做出来的。构成的以及发生的。然而,虽然胡塞尔宣称自己和康德有着相同的雄心,但在胡塞尔看来,对绝对可靠的条件的诉求就是对普遍的善的追求,因此,胡塞尔不仅停留在纯粹逻辑的层面,停留在知识的绝对基础的层面,也必须同时解决生活世界的意义问题。因此他认为,并不能像康德那样通过演绎的方法把意义划分到不同的领域来达到论证的目的,而通过回溯地追踪,才是先验现象学的基本任务和方法,是意识现象学的起源,从各种对象出发回问主体生活和一个主体对此对象之意识的行为构成,这是从一开始就由某些主导意向所决定的,这些主导意向当然,当时反思意识尚未达到这一步,还不会以清晰的思想和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

文章图片5

胡塞尔的这一思想可以归纳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心理主义的阶段,其代表作是《算术哲学:心理和逻辑的研究》,在这一阶段中,他追随布伦塔诺,试图用心理规律来解释数学和逻辑的规律。

第二阶段是批判心理主义阶段,认为心理主义是类似柏拉图实在论的本质观,他批判了这种观念并提出了,描述心理学的方法,即本质还原的现象学方法,其代表作是《逻辑研究》。

第三阶段是先验观念论的现象学阶段,他转向了认识论问题,把现象学方法发展成为研究认识可能条件的先验还原方法,主要‬代表作《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和《笛卡尔式的沉思》等书,它们提出了现象学还原和先验自我对认识的构造作用。

第四阶段,他转向了历史与生活世界的讨论。对自己的理性主义倾向做了自我反省批评,把现象归结为生活世界,而不是自我的。创造物,其代表作是《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总结起来,从立场上来说,胡塞尔的思想经历了经验论的存在与意识的统一观,到不明确的柏拉终式的实在论立场,再到先验论的存在与意识的统一观,最后是晚年对生活世界的历史主义看法。从方法上来说,经历了从心理主义方法到本质还原现象学方法,再到先验还原的方法。

文章图片6

不论西方人还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人,都有人类所具有的共性。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基本上就是人生观,中国人即使关心世界的起源和构成问题,如太初有无、阴阳二气、五行终始,也是围绕人生来谈的,脱不开天人合一的惯性。

比如,就连最强调阶级斗争的毛委员都承认,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同理,各个民族、各个不同的文化也都有共同的美、共同的善、共同的真。

在当今地球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了西方人所发明的现代科学技术,这已经是一个共同真的不争的事实。共同美则是文学艺术在不同民族和文化间传播的前提,只是往往被某些偏执狂以宗教的理由刻意抹杀了而已。

国人由于缺乏宗教信仰,在这方面反而能够很大方地敞开门户接受外来影响,只要不闭关锁国,这种影响是挡不住的。至于共同善因为直接涉及到国家和民族,情况比较复杂一点,但至少口头上,国人现在也承认西方自由法治这些普遍价值是人类的核心价值。

文章图片7

而所谓现象学还原,正是要把这些人类普遍的价值落实到我们直接的生活体验,以检视我们几千年来是如何对待这些真善美价值的。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